[長津湖] 是誰將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日、篡改為12月24日?
12月17日,俄羅斯武裝力量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叁防部隊)司令基裡洛夫中將在莫斯科遭遇爆炸身亡。
隨後,百度網站馬上對基裡洛夫的介紹頁變成黑白色,它要沉痛悼念。
幾個月前,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遇刺身亡的時候, 百度竟然也迅速地將關於哈尼亞的詞條進行了黑白處理,這種罕見的情感表達,無疑讓這則新聞的呈現方式變得與眾不同。
本來用黑白表示悲傷,用來襯托生者對亡者的懷念,所以默哀日、災難日,紀念日,哀悼日等網站都會變成黑白色。
百度,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它的每壹個動作都可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本來應該技術中立,現在看來,百度的悲傷與哀悼跑得有點遠。
既然叁觀不正,就必然會有作惡的時候。莆田系在百度瘋狂割韭菜的日子過去沒有幾天。現在又有新的惡行。

比如:篡改歷史。
有網友偶然發現百度居然篡改了長津湖戰役結束的日子。

上網壹搜,果然如此。

近來年每當聖誕節臨近,中國互聯網上總會掀起壹場關於“過不過聖誕節”的爭論。最近兩年,可能是《長津湖》電影的影響,壹種新的聲音又加入了這場爭吵:將聖誕節與“紀念長津湖戰役”綁定, 他們的理由可能是,平安夜是12月24日,長津湖戰役勝利日也是12月24日,中國人的平安是“因為”長津湖戰役而來,所以中國人不應該過平安夜、聖誕節,而更應該在12月24日這壹天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長津湖戰役、紀念志願軍烈士雲雲……
這些爭論的背後,是壹個耐人尋味的篡改:2019年後,百度百科等網絡平台悄然將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從1950年12月13日改為1950年12月24日。
壹段歷史的關鍵節點,他們竟然就這麼雲淡風輕地改動了。
於是這幾年壹到聖誕節前夕,“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而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的日子,勿忘先烈!” 這類缺乏邏輯關系的話就開始全網到處飛,盲從者眾多,令人無語。
長津湖戰役是朝鮮戰爭中最為慘烈的壹場戰役,從1950年11月27日開始,到12月13日結束,持續了兩周左右。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志願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數萬人因戰斗、饑寒甚至凍死而犧牲。
然而,近年來,百度等網站突然將這場戰役的結束時間改為12月24日,即聖誕節的前夜。媒體也人雲亦雲。如此修改,不僅與事實不符,無端加劇“意識形態的對立”,而且也是對英勇犧牲的志願軍戰士的不敬。
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投入了第9兵團的近15萬人。由於裝備落後、後勤困難和極端嚴寒的天氣,導致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根據公開數據,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的減員約為 5.2萬人,包括陣亡、負傷、失蹤和非戰斗減員。

參加長津湖戰役的聯合國軍約3萬多人,他們在這場戰役中也遭受重大損失。根據美國官方記錄,聯合國軍在長津湖戰役中的總減員約為 1.5萬人。
盡管歷史早已明確長津湖戰役的時間為1950年11月27日—12月13日。
美國媒體曾對前美軍陸戰1師的壹位指揮官進行過采訪,在采訪過程中,這位前指揮官提到長津湖戰役時說:“志願軍150000人在640公裡的戰場上,發動了壹場**持續兩周**的大屠殺”。這段話可以從側面證實戰役時長。
有人將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篡改為1950年12月24日,無非就是要抵制聖誕節。
12月24日是聖誕節前的平安夜,平安夜在西方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戰役結束時間與聖誕節聯系,大概是試圖制造壹種“文化對抗”的象征意義,以進壹步強化民族主義情緒,並推動和呼應近年來網絡上掀起的“抵制聖誕節”浪潮。這種做法表面上看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但實際上篡改歷史節點不僅無助於真正的歷史教育,反而容易模糊真實的歷史記憶。
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有著明確的史料依據。試圖通過篡改時間節點來制造所謂的“文化意象”,既無法增強戰役的歷史地位,也會削弱公眾對宣傳內容的信任。尊重歷史真相,是對所有參與者、尤其是付出生命代價的志願軍最基本的敬意。
長津湖戰役很偉大,值得中國人民永遠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我們將世代緬懷,而且對他們的緬懷決非局限在12月24日這壹天。但是,用長津湖戰役的勝利來壓制平安夜,挑起對立情緒,制造族群對立就很有問題了。
戰爭的殘酷不僅在於勝負,更在於代價。志願軍的犧牲並不是難以避免,無數鮮活生命在極端條件下的凋零也是壹場需要反思的悲劇。
篡改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的人並不懂應該如何紀念,蒼白的口號和符號化的宣傳,不如還原歷史真相,不如守護歷史的真實, 那才是是對犧牲者最深切的緬懷; 那才是是對未來最負責任的擔當。(作者:1細雨中的呼喊)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隨後,百度網站馬上對基裡洛夫的介紹頁變成黑白色,它要沉痛悼念。
幾個月前,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遇刺身亡的時候, 百度竟然也迅速地將關於哈尼亞的詞條進行了黑白處理,這種罕見的情感表達,無疑讓這則新聞的呈現方式變得與眾不同。
本來用黑白表示悲傷,用來襯托生者對亡者的懷念,所以默哀日、災難日,紀念日,哀悼日等網站都會變成黑白色。
百度,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它的每壹個動作都可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本來應該技術中立,現在看來,百度的悲傷與哀悼跑得有點遠。
既然叁觀不正,就必然會有作惡的時候。莆田系在百度瘋狂割韭菜的日子過去沒有幾天。現在又有新的惡行。

比如:篡改歷史。
有網友偶然發現百度居然篡改了長津湖戰役結束的日子。

上網壹搜,果然如此。

近來年每當聖誕節臨近,中國互聯網上總會掀起壹場關於“過不過聖誕節”的爭論。最近兩年,可能是《長津湖》電影的影響,壹種新的聲音又加入了這場爭吵:將聖誕節與“紀念長津湖戰役”綁定, 他們的理由可能是,平安夜是12月24日,長津湖戰役勝利日也是12月24日,中國人的平安是“因為”長津湖戰役而來,所以中國人不應該過平安夜、聖誕節,而更應該在12月24日這壹天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長津湖戰役、紀念志願軍烈士雲雲……
這些爭論的背後,是壹個耐人尋味的篡改:2019年後,百度百科等網絡平台悄然將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從1950年12月13日改為1950年12月24日。
壹段歷史的關鍵節點,他們竟然就這麼雲淡風輕地改動了。
於是這幾年壹到聖誕節前夕,“12月24日不是平安夜,而是長津湖戰役勝利的日子,勿忘先烈!” 這類缺乏邏輯關系的話就開始全網到處飛,盲從者眾多,令人無語。
長津湖戰役是朝鮮戰爭中最為慘烈的壹場戰役,從1950年11月27日開始,到12月13日結束,持續了兩周左右。在這場戰役中,中國志願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數萬人因戰斗、饑寒甚至凍死而犧牲。
然而,近年來,百度等網站突然將這場戰役的結束時間改為12月24日,即聖誕節的前夜。媒體也人雲亦雲。如此修改,不僅與事實不符,無端加劇“意識形態的對立”,而且也是對英勇犧牲的志願軍戰士的不敬。
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投入了第9兵團的近15萬人。由於裝備落後、後勤困難和極端嚴寒的天氣,導致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根據公開數據,志願軍在長津湖戰役中的減員約為 5.2萬人,包括陣亡、負傷、失蹤和非戰斗減員。

參加長津湖戰役的聯合國軍約3萬多人,他們在這場戰役中也遭受重大損失。根據美國官方記錄,聯合國軍在長津湖戰役中的總減員約為 1.5萬人。
盡管歷史早已明確長津湖戰役的時間為1950年11月27日—12月13日。
美國媒體曾對前美軍陸戰1師的壹位指揮官進行過采訪,在采訪過程中,這位前指揮官提到長津湖戰役時說:“志願軍150000人在640公裡的戰場上,發動了壹場**持續兩周**的大屠殺”。這段話可以從側面證實戰役時長。
有人將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篡改為1950年12月24日,無非就是要抵制聖誕節。
12月24日是聖誕節前的平安夜,平安夜在西方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將戰役結束時間與聖誕節聯系,大概是試圖制造壹種“文化對抗”的象征意義,以進壹步強化民族主義情緒,並推動和呼應近年來網絡上掀起的“抵制聖誕節”浪潮。這種做法表面上看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但實際上篡改歷史節點不僅無助於真正的歷史教育,反而容易模糊真實的歷史記憶。
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有著明確的史料依據。試圖通過篡改時間節點來制造所謂的“文化意象”,既無法增強戰役的歷史地位,也會削弱公眾對宣傳內容的信任。尊重歷史真相,是對所有參與者、尤其是付出生命代價的志願軍最基本的敬意。
長津湖戰役很偉大,值得中國人民永遠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我們將世代緬懷,而且對他們的緬懷決非局限在12月24日這壹天。但是,用長津湖戰役的勝利來壓制平安夜,挑起對立情緒,制造族群對立就很有問題了。
戰爭的殘酷不僅在於勝負,更在於代價。志願軍的犧牲並不是難以避免,無數鮮活生命在極端條件下的凋零也是壹場需要反思的悲劇。
篡改長津湖戰役的結束時間的人並不懂應該如何紀念,蒼白的口號和符號化的宣傳,不如還原歷史真相,不如守護歷史的真實, 那才是是對犧牲者最深切的緬懷; 那才是是對未來最負責任的擔當。(作者:1細雨中的呼喊)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