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电影上个十年的嘴替,过时在哪里?

灰狼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历数了香港电影90年代以来的历任银幕嘴替()。但我想补充的一点是:这些嘴替们也各自代表着各自时代港片的想象力。

黄子华是2020年代的嘴替,这个时代的想象力,体现为我所定义的「丧类型」,体现为丧的情绪笼罩下的某种社会性的群体积极,体现为在各个角落观察、发现和重新连接(rewiring)的行动力。

甄子丹是2010年代的嘴替,但只是三大嘴替之一,他和另外两位嘴替郭富城、古天乐一样,都体现为西装革履的型男公务员形象,供职于香港社会的信誉机构:香港警队与廉政公署(ICAC)。



2010年代的想象力,体现为那些高度地缘政治性(高度紧张甚至逼近窒息)的警匪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郭富城的《寒战》系列、古天乐的《反贪风暴》系列以及甄子丹的《怒火·重案》。

这种想象力并未随着某些现实事件戛然而止,但确实已经告一段落,其标志不止是黄子华和「丧类型」的崛起,还有这种想象力自身的告别战:在2021年,《反贪风暴5》及《怒火·重案》的同步出现,尤其是陆志廉这个角色的死亡,宣告了2010年代想象力的完结。



《反贪风暴5》(2021)

我不否认这种想象力会随时重启,甄子丹最新的《误判》就是一例,他的角色也从警察转向了律政司检控官。


但《误判》无论如何都还停留在2010年代想象力当中,除了甄子丹仍然扮演前述的西装革履的公务员形象之外,更在于这部电影的深层主题:香港的安全。

借助于一场栽赃性的误判及其无罪辩护,《误判》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对过往某些事件的态度,且再次强调了官方意义上的「港人团结」。

在2010年代的想象力中,所谓的危险是四面八方的、渗透性的,而围绕应对的态度,这类影片的想象中总会产生一种决然的分裂,一种可以称之为「决断主义」(decisionism)的分裂。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内地"暴走团"杀入香港!沿路播大声音乐 途人侧目 香港失陷!内地暴走团现身西九 网民:丢人丢到香港
    突传噩耗!香港知名演员离世五年外界不知情... 香港最大宗加密货币骗案 首引打击洗钱例控16人
    香港、台湾冻结"太子集团"资产:总值超35亿元 香港着名男星再婚娶小19岁妻子,猝死在拍戏现场
    香港亚视辉煌时期的经典武侠剧,你看过几部? 兔死狗烹?香港政界进入大范围人事变更
    杨凡导演靓丽登台,香港修复佳作惊喜呈现! 深扒香港最后一位"黑帮"大佬 看他传奇一生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