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2024年末的快乐,又是一部演唱会电影给的
可以说,在电影院看演唱会,对于歌迷,能重温现场带来的情绪价值;对于当代牛马,是释放压力的情绪出口;对于传统电影受众,这也能成为让他们直观感受线下演出魅力的切口。有了这样一次体验满分的观影,说不定就能开启他们今后常驻演唱会现场的大门。
而以上所有情绪价值的基础,自然还是要建立在内容本身上。张杰的演唱会电影极为重视大银幕的完整观感,以科幻片的概念包装了整场演出。与此同时,1.2亿天价引入的德国音响设备,将演唱会电影品质直接拉升了一个层级。
据说,这次演唱会电影混用了多种拍摄系统和9种不同型号的摄影机,一共设置了31个机位,3组导播台,录制团队达到120多人。斯坦尼康老师是特意从好莱坞请来的一线摄像师 Karsten,监视器前另外一位是2014年欧歌赛的总导演 Per。
演唱会电影还极其依赖明星个人的票房号召力,从这点上,张杰的国民度也足以让他成为内地华语乐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硬糖君此前盘点演出市场售票情况时就发现,张杰是内地歌手里绝对的大头部,巡演频次高、场子大,但票始终抢手。很少有80后歌手出道二十年,人气就没降过。在短视频平台,张杰亦有很多首歌的使用人次过百万,可以说是核心粉丝和路人盘无短板。
这也就不难理解张杰演唱会电影超预期的票房成绩。在错过演唱会、抱憾不已的歌迷那里,有机会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场演出,简直就是新世纪的福音,且“每一场都是内场”;对于看过现场、意犹未尽的歌迷,这可是治愈演唱会戒断反应的良药,说不定观影时还能看到自己的银幕首秀;而面向寻求解压、爱好K歌的路人观众,这绝对是以超高性价比享受豪华包厢的超值体验。
从霉霉到张杰,演唱会电影已经next level了
说来这已经是内地跨年档连续两年上映演唱会电影。去年有“霉霉”泰勒·斯威夫特,今年有张杰。除了电影院里的气氛再次犹如过年,更好的消息在于,演唱会电影正在渐渐突破粉丝圈层,俘获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
演唱会电影这一类型的鼻祖,最早可追溯到1944年,是一部名叫《音乐冒险》的电影。演唱会电影在分类上接近纪录片,所以咱们国家对它的普遍分类是纪录片。但它在内容形式上又更接近舞台艺术,所以国外对其分类归属于音乐片。
演唱会电影在欧美市场的运作已较为成熟。IMDB上记录的演唱会电影有112部,最有名的自然是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电影《就是这样》(This is it)。该片于2009年在全球上映,拿下了2.6亿美金的票房。

或许是受到这部电影的启发,从2010年开始,市场出现了很多港台歌手的演唱会电影。比如五月天的《五月天追梦》、王力宏的《火力全开》、邓紫棋的《一路逆风》等。
但由于当时的内地电影市场刚刚热起来,所以这一阶段的演唱会电影,破千万票房就够粉丝敲锣打鼓地宣传了。
演唱会电影真正在内地电影市场获得极强的存在感,就是从2023年开始。跨年档上映的“霉霉”演唱会电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不仅在全球大卖,打破《就是这样》(This is it)纪录,成为全球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演唱会电影,在中国内地也实现了1亿多人民币的票房。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延伸阅读 | Mor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