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恐袭案] 第一批逃去大理的人,已经去昆明了

孩子的学校被朋友说像「霍格沃茨」。


对于拖家带口的中产家庭而言,昆明是更够得着、呆得住、留得下的地方。

即便对大理家长们来说,昆明也是更能接住大人和小孩的地方。在大理创新学校长大的孩子,一到小学四五年级,便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回户籍所在地公立学校、出国(以清迈、马尔他为主)、去海南的国际学校、去昆明,是大理创新学校家庭的几大选择。

对于师偃和妻子来说,女儿「不去公立」是他们的共识。师偃很清楚,在创新学校长大的孩子,在知识储备、应试水平上,难以和公立小学的孩子竞争,对女儿来说压力会很大。

考虑到双方父母和两人的生意事业,师偃和妻子也否定了出国的想法。海南的国际学校他们也去试过,但女儿没有考上。还有好些家长,比如郑霄红,则是被海南夏天40度的高温劝退,「不离开云南」成为郑霄红在女儿择校一事上找到的平衡,不能为了陪读而牺牲自己的生活。

和郑霄红一样,师偃一家考察后,也来了昆明的国际学校。它和女儿在大理所受的教育衔接得最好,也有更系统的学科体系。这所国际学校也接收了好些大理创新学校的孩子,校长总结他们的共性是:自驱力强、有探索欲、情绪稳定,因此很乐意接收。

国际学校的费用也不低,一年10万元,在昆明是最贵的。但在大理家长们眼中,这比一线城市便宜了很多。即便如此,大部分家庭都是一方在昆明陪读、生活,另一方在一线城市工作挣钱,以负担孩子的学费。综合种种条件,来昆明,是大理家长们在孩子求学和过生活上找到的最佳平衡。



「为过日子而诞生的城」

云南人喜欢管自己叫「家乡宝」,但凡过得下去,都不想离开家乡,在这里生活惯了的旅居者也一样。最初,很多人是被云南的云影天光「攫住」,获得了疗愈。就像多年前在西南联大求过学的沈从文所写的那样,「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风,两种原料经过一番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唯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后来,让人离不开的还有这里相对舒缓的节奏、烟火日常。作家于坚在他的书《昆明记》里评价昆明:「这是一个为过日子而诞生的城。」他笔下的昆明市民,人生的三件大事是「烤太阳、吃茶、冲壳子(聊天)」,「在这无比缓慢的城市,人们有的是时间来把生活精雕细刻,而置那气喘吁吁的叫做『时代』的列车于不顾。懒散,慢吞吞,无疾而终」。


对许多初到昆明的一线城市人来说,昆明的便宜和美好都让他们惊喜。

比如房租低廉。苏青住在滇池附近、女儿学校旁边,四室一厅精装修,月租5000块,比苏青在北京的房子便宜了一半,面积和装修程度却好了不只一倍。

但这样的租金在昆明已属较高水准。师偃一家在呈贡租的170平米四居室,一个月租金是1800元。高万贯和妻子花1500元在呈贡租了一套三居室。在北京,他们花两倍的价格,住过十多平方米的合租房,不要说阳台,能有窗户就不错了;还住过4800元的独立一居室,三十多平方米的步梯老房子,算条件不错的。而如今,1500元就住上了140平方米的电梯房,大大提升了幸福感。

交通和饮食的成本也让人感慨。我已听许多来自北上广的朋友感叹昆明打车的便宜,比如8公里的路程花了15块,15公里花了22块……此外,昆明的地铁公交以及满大街的共享电单车,也让昆明的公共出行很方便。

这一切,都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便利、现代化的人们需要的,成本却比一线城市低了很多。与此同时,昆明又能提供一线城市日渐稀少的生活感,比如丰富鲜活的菜市场、物美价廉的鲜花市场。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昆明机动车撞人事件:致两死九伤 肇事司机被捕 2死9伤 警方通报"昆明机动车撞人事件"
    昆明电梯冲顶致业主身亡调查报告:维保造假... 昆明一对夫妻吃见手青中毒,在医院过"520"
    昆明一商贸城失火多家商铺被毁,当地消防回应 清末云南:一百多年前的昆明老照片,很沧桑也很美
    车站免费充电插座几米高 昆明铁路局:正调查 昆明一商铺凌晨起火致8人死亡,原因仍在调查
    昆明一工厂发生较大窒息事故致3死,11人受处罚 第一批"逃去"大理的人,如今已经去昆明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淮.能.三.箸] 2024-12-18 17:45
    写得太引人入胜了,谢谢!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