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为什么是一家游戏社区拍了《流浪地球2》纪录片?
一年后,即视GSENSE又制作了讲述精酿文化和爱好者的《都在酒里》。这个6集纪录片也被郭思文视作团队的重要节点之一,「我们基本把前几年在纪录片制作模式、探索和组织内容方面的经验都用在了这个纪录片上」。
这也是机核第一个出圈的视频内容, 不少人因此入坑精酿,机核也顺势得到一批转化而来的用户。时隔一两年还有爱好者评论道,自己看片后开了家精酿啤酒馆。有些听电台为主的机核用户,则是在其他视频平台看到《都在酒里》后,发现机核也有视频产品。

伴随着这些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即视GSENSE的内容方向和特征也越发清晰:基于媒体出身的访谈能力、对垂类兴趣圈层的关注和人群塑造,以及对特定文化的梳理、理解和呈现。
一次特别的表达
2021年5月的一个下午,机核CEO赵夏接到了郭帆导演工作室制片人的一个电话,内容有关《流浪地球2》纪录片的拍摄。
虽然只是获得了一个提案机会,但郭思文从赵夏同步这个消息时的感叹号数量就已经感受到了兴奋,「看到后我们也都跳起来了,那可是《流浪地球》,是刘慈欣老师的原着,是我们喜欢的科幻,简直是一个梦幻项目。」
即视GSENSE之前并没有拍摄电影幕后和长片的经验,准备提案时,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进行纪录片方向规划。首先想到的就是借助社区之前一系列科幻节目的积累,将科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融入幕后故事。
在机核专注于游戏内容的早期,科幻元素就已经在《辐射》等经典游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2017年的《异形》系列节目开始,机核则进一步展开了对科幻内容的高频输出。2019年《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时,机核也自发制作了三期播客节目。
过去几年间,机核还与国内着名科幻学者进行专题交流,制作科幻新浪潮专题系列节目,以及推出中国科幻口述史、科幻电影发展史等大量内容。
侵染其中的郭思文感叹道,「可能其他专注于影视幕后的纪录片团队没有我们这方面的经验和积累。」

而后来与主创们见面时聊到各自生发出对科幻的兴趣起点时,他更是获得了一种确认感,「大家一起聊科幻、聊游戏和电影,发现从小看的东西都一样,迅速消除了距离感」。
其次,考虑到科幻电影的制作非常挑战工业化能力,场景、道具、世界观架构等方面都很复杂,是「所有类型的金字塔塔尖」,而《流浪地球》团队就恰好具备工业化探索的精神,团队便决定纪录片也要呈现出这个层面。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