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和他"捡"来的700多个孩子....

流浪少年


喻辉,安徽人,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的他,小时候身体很弱。12岁那年,母亲不惜卖血只为换条黑鱼给他补身体。深受触动的喻辉再也无心学习,满脑子想着挣钱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他瞒着父母偷偷扒上了南下的火车。然而闯荡的难度远超喻辉的想象,不仅挣钱成了奢望,连生存都变得危机重重。“我曾经被逼着去偷东西,不去就打。有一次,十几个孩子打我,用搓刀指着我说‘信不信我捅死你’。我第一次觉得,我离死亡那么近。”

忍着疼痛和饥饿,喻辉一路流浪至杭州。在杭州火车站外,王万林成了他流浪4个月以来,第一次主动和他搭话的人。“我在垃圾桶翻东西吃,王爸爸正好送一个流浪儿童上火车回家。他对我说‘小朋友,这个东西不可以吃的。’ 那是第一次有人用普通话很温柔地跟我讲话。”王万林把喻辉带回了家,在他养好伤后,又辗转为他找到了父母。



第一次见到王爸爸时,

喻辉才到他的肩膀这么高

“固执”的父亲

原以为缘分至此便会终结,然而一个月后,喻辉又收到了王万林的来信。他并不是来求回报的,只是想知道喻辉过得好不好,有没有继续上学。得知喻辉辍学去砖厂打工,王万林极力反对。他向喻辉父母建议,如果老家没有出路,可以把孩子送回杭州,自己继续照顾。

就这样,喻辉再次回到了杭州。一心想挣钱改变家庭的他,当时并不能理解王爸爸的良苦用心。“他叫我去读书,我觉得这会影响我挣钱。我们农村的孩子出来为了啥?想挣很多钱,改变家里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次争吵很严重,老爷子没理我,我也很倔,在西湖的长凳上睡了一个晚上。早上回去的时候,老爷子就坐在客厅里,一晚上没睡,眼睛很明显熬红了。他没有怪我,而是说‘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了你一个晚上。’我特别内疚。”

在王万林的坚持下,喻辉读了技校,又上了夜校,直到19岁才离开王万林,去了上海工作。他一路打拼,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为父母建起了全村唯一的一幢二层小楼,改善了家人的生活。

但他始终对王爸爸心怀感激:“我今天有的一切都是王爸爸给予的。如果说老爷子当年没有把我收留回家,没有在岔路口给我拉上一个正确的道路,我能有今天吗?我能有现在的收获吗?”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