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 中國今年靜悄悄的萬聖節與被關停的外語頻道

今年的萬聖節上海靜悄悄。網上稍稍搜索壹下,基本上是去年的內容——去年的上海萬聖節,算得上是壹個有意味的文化事件,它承包了彼時網絡上幾乎所有的笑點,比如在所有的自媒體中出鏡的安陵容、直播中的向太、說撇了嘴的李佳琦、垂眉喪目的乙方、“相約1998”的那英和王菲


更重要的是,它第壹次大規模地實現了萬聖節的本土化,將萬聖節過成了中國年輕人的萬梗節。沒有什麼南瓜燈、鬼斗篷,有的是各種作妖搞怪、出其不意的歡樂創意。

但即使是這樣,還有人不放心。

網絡消息顯示,在去年壹度成為上海知名景點、位於巨鹿路的“FOUND158”下沉式廣場已被黃色柵欄團團包圍,本應出現的各種“奇裝異服”,在身著黃背心的保安人員的“勸導”下銷聲匿跡,就連財神爺的裝扮者也被“遣返”。

說實話,對此我感到非常不理解。對平庸生活的壹種反抗而已,年輕人為數不多的釋放情緒的節日而已,有必要如此緊張、如臨大敵麼?

不知道跟上海的“禁止”有沒有關系,今年的萬梗節大本營,移師到了杭州。

2024年萬聖節前的最後壹個周末,很多年輕人直奔西湖邊。可以不扮鬼,但不能不扮“梗”。什麼刀螂組合、陽光玫瑰和巨峰葡萄……遍地抽象梗,想起了有人說過的壹句話:不是精神病院住不起,而是萬聖節更有性價比。

放壹組照片大家感受壹下。

平日在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壓抑自我的年輕人,在這壹刻好像才真正活了過來。

杭州的萬梗節,出現啥問題了麼?我反倒覺得對這個城市來說,萬梗節是壹個加分項。

再說回上海。

說實話,上海是壹座我非常喜歡的城市。同事馬驥遠和他的叔叔、上海作家馬尚龍在合著的新書《上海秩序 深圳氣質》裡寫道,上海人的形成是釀酒式的,經過了時間的發酵與沉澱。我認同這種說法。江南文化與世界文明在這裡交匯、激蕩,形成了富有能見度的上海品格。

去年秋天我第壹次到上海——慚愧——隨手在街頭拍了幾張照片,其中壹家餐館的“反畫餅文學日報”,其實就有點萬梗節的意味。

所以,對這座城市的這壹次表現,我是比較失望的。

關於上海,除了驅離萬聖節,另壹件令我感慨的事是,最近看到壹篇文章,標題叫《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關停唯壹的外語頻道》。文章說,上海外語頻道疑似被關了。

上海外語頻道開播於2008年,就是舉世矚目奧運盛會舉辦的那壹年,開播的壹個重要目的是服務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舉辦的又壹次大型國際盛事。

那些年,中國盛事、喜事不斷,占據了國際舞台的中央,中外互動頻繁,國際賓朋盈門。上海外語頻道的開播,用當時官方的話來說就是:

“體現出上海作為壹個國際性大都市所應有的開放意識和服務意識。”


而今,它疑似被關,其中壹個原因是,上海的老外在減少,觀眾流失了。從2020年開始,上海市統計局不再單獨提供在滬外國常住人口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外企撤離,以及其他壹些不方便說的原因,很多老外離開了上海,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或者去了別的地方。

疑關外語頻道與禁止“奇裝異服”,彼此間有什麼隱秘關聯嗎?

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只是,再過些天,聖誕就要來了。

不知道到時會不會有抵制聖誕的聲音。近些年,我們不斷看到,壹些地方出台禁令,不允許商家懸掛聖誕飾物、進行聖誕促銷,乃至規定須清理沿街與聖誕有關的櫥窗貼畫等。總之,要對聖誕來壹場“堅壁清野”。

我想說,對待聖誕的態度、聖誕節日氛圍的有無,也可以成為壹個地方的文明發育程度的觀察與衡量指標。要知道,在這樣壹個強調開放的時代,對壹個城市來說,驅逐洋節並不是壹種榮光。

我還想說,哪個地方對世界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你就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肉身與夢想安放到哪個地方去。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修改於2024年11月01日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萬聖節前讓10歲兒子獨自回家 美國母親遭警察銬走… 恐怖:BC萬聖節糖果中發現剃須刀片
    上海嚴控萬聖節 在英中國青年大使館外"變裝"聲援 伊萬卡參加萬聖節活動變身女牛仔,陪兒子"要糖"
    華人憤怒刷屏:萬錦大媽掃蕩街區狂薅萬聖節糖果  (1條評論) 限制萬聖節裝扮,是哪座城市最心虛?
    金剛狼親吻死侍,若昂-內維斯和女友在巴黎壹起過萬聖節 蜘蛛俠+女超人,卡塞米羅曬壹家肆口萬聖節裝扮
    過萬聖節!安東內拉曬和梅西合照:兩人壹身休閒裝,開心比POSE 全家COSPLAY!卡塞米羅在萬聖節扮演蜘蛛俠,妻子則穿上超人衣服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