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寶地》另類出圈:向佐的鼻梁,和不到200萬的票房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孫藝格


《門前寶地》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出圈的焦點是“主演向佐的鼻梁”和“149萬元的票房”。

9月20日,向佐、郭碧婷“夫妻檔”國產武俠片《門前寶地》上映,上映首日票房為70萬元,僅叁天後票房下滑至4.4萬元。隨著國慶檔來襲,《志願軍》《出入平安》《浴火之路》等賣座電影的出現與《門前寶地》的慘淡票房形成鮮明的對比。



圖源:電影《門前寶地》官方微博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國慶假期期間,《門前寶地》的綜合票房不足1萬元,10月5日-10月7日,大盤退票率從31.8%上升到58.8%,遠超壹般電影2%-8%的退票率。截至10月16日16點,總票房為149.8萬元。

票房收益慘淡,但《門前寶地》的話題度卻在持續上升,微博實時網絡關鍵詞雲顯示,關於《門前寶地》出現頻率最高的熱詞包括“向佐”“鼻梁”“抽象”“手勢”等。

《門前寶地》“劍走偏鋒”式走紅,壹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下國產武俠片在商業電影市場中的困境。近些年國產武俠電影票房普遍表現不佳,最近壹次票房破億的武俠片還是上映於2018年的《狄仁傑之肆大天王》,此後的國產武俠片市場再無波瀾。

投資2億,票房不到200萬

《門前寶地》作為向佐跨界後的首秀,結果顯然不盡如人意,但向佐傾注在這部電影上的心血卻壹點不少。

據媒體報道,該電影的出品方共有肆家,分別是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天津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北京喬伊斯大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其中最為吸睛的是輔佐電影文化藝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輔佐電影”)。

企查查顯示,輔佐電影注冊於2021年6月22日,注冊資本3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焱,而向佐是高管之壹,該公司也被網友戲稱為“專門輔助向佐的公司”。

據媒體報道,《門前寶地》投資額高達2億,且在劇組配置上也動用了“史詩級”劇組陣容,具體表現為葉問門徒梁紹鴻先生擔任該片的動作指導,《壹代宗師》編劇徐浩峰擔任導演,向佐妻子郭碧婷和小女兒向芷也在電影中客串角色。此外,在宣發期間,向佐還邀請了吳京、沈騰和劉德華等百億影帝為其宣傳。

然而,高投資並不意味著高回報。《門前寶地》上映首日票房僅70萬,排片量也驟減,由上映首日的2.2萬場驟減至9月28日的727場,國慶期間排片量更是被縮減至24場。

某購票平台顯示,電影上映不到壹個月,上海有排期的影院僅剩5家,且多數影院的日排片量為1-2場。10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某影城,其工作人員表示“這部電影票房不高的,以後應該也不會再參與排期了。”

此外,上海某影城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門前寶地》排片率低主要因為影片的熱度不高,其排片率在整個上海的影院都不高,而排片率與票房息息相關,票房低直接導致排片量少。

截至10月16日16點,貓眼數據顯示,《門前寶地》總票房僅149.8萬元。若2億元投資額是真的,那背後的投資方,可真是虧慘了。

對此,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對時代周報表示,《門前寶地》在表現設計上過於形式化,過於簡單粗暴,經不起市場和觀眾的檢驗,票房慘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向佐在新媒體平台上的意外走紅說明了關注武俠片的人大有人在,武俠片還是有市場的,而且市場前景廣大”,向凱繼續說道。

除了“向佐的鼻梁”之外,導演徐浩峰也是這部電影的關注焦點之壹。

作為國內知名武俠電影導演,“冷武俠”風格是徐浩峰壹貫的風格,這次的《門前寶地》也不例外。據了解,“冷武俠”推崇真功夫,電影特效和運技較少,因此在觀感上,不如傳統武俠片中的比武情節吸睛。

在商業電影市場中,徐浩峰的電影壹直反響平平。從2010年至今,徐浩峰總共執導了7部電影,其中唯壹壹部突破千萬票房的電影是由廖凡、宋佳、蔣雯麗主演的《師傅》,票房達到5479.3萬。

壹位徐浩峰的影迷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徐浩峰導演的風格確實與傳統武俠電影不同。“不了解徐導的人可能很難引發共鳴,但他的片子風格就是這樣,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會很不喜歡。”該影迷說道。

國產武俠片市場遇冷

事實上,在如今的國產武俠電影市場上,《門前寶地》並不是票房慘淡的個例,比其早上映幾個月的《韋馱門》票房更是不到30萬,而2023年上映的《天下無敵》總票房也不到300萬。

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梳理近叁年國產武俠電影的發行量發現,從2021年起,國產武俠片的產量驟減,2021年-2023年,共有6部武俠片在院線上映,而在此之前,每年平均會有10部左右的武俠片走入銀幕。


具體來看,《奇霞奪寶錄》作為2021年上映的唯壹壹部武俠片,僅收獲了1.2萬票房;2022年僅有兩部國產武俠片上映,總票房為21萬;2023年,國產武俠片總票房為289.6萬,由香港導演麥詠麟執導的《天下無敵》是這叁年裡唯壹壹部票房破百萬的武俠片,票房達到260.9萬,約占總票房的90%。

2024年,目前已上映的武俠片僅有《門前寶地》和《韋馱門》兩部電影,票房分別為149.8萬和27.7萬。而最近壹次票房破億元大關的國產武俠電影還是上映於2018年的《狄仁傑之肆大天王》,此後的國產武俠片市場再無波瀾。

回看中國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黃飛鴻》系列到後來的《少林寺》、《英雄》等影片,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李小龍、徐少強、李連傑等武打明星為國產武俠電影在國內外市場打下了江山。

時至今日,能夠讓人津津樂道的國產武俠片依舊是《壹代宗師》《笑傲江湖》《龍門客棧》《精武門》《黃飛鴻》等經典老片。

對於國產武俠片的現狀,向凱認為比較嚴重的壹個問題是“整體表現失真”。向凱表示,壹些電影過於追求畫面上的精美而過度包裝,設計的武打動作過於浮誇,導致武俠片失去了它的本真,這壹點是讓有武俠情懷的觀眾難以接受的。

“另外,中國武俠片市場目前人才缺失比較嚴重,已經出現斷檔、後繼無人的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培養更多的人才。”向凱繼續說道。

此外,隨著電影市場的不斷變化和觀眾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國產武俠電影面臨著新的挑戰,市場也逐漸被其他題材的電影蠶食。

《2023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前拾名分別被懸疑、喜劇、科幻、犯罪、動畫等題材的國產影片占領高地。而2024年,截至目前,愛情題材的電影共上映了40部。



圖源:《2023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與此同時,多種形式影視制播平台的出現也分了傳統電影的“壹杯羹”,小投資大回報的微短劇的出現在影視行業掀起了壹股新浪潮。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到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到2027年總市值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這無疑也對武俠片及其他題材影視作品的生存空間產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擠壓。

從《門前寶地》票房的失利到如今武俠片市場的落寞,武俠電影似乎走到了命運的拾字路口,壹邊是輝煌的過往,壹邊則是市場遇冷,未來仍充滿挑戰。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