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一周年 暴力的"潘多拉魔盒"何时关闭?

以色列第146预备师此前在以北部地区演练已久


在7月对身处伊朗境内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实施暗杀之后,以色列方面多次表态称,将对伊朗对其实施的导弹袭击采取报复行动,誓言要让“对手”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色列这种强硬的表态在过去一年当中一以贯之。在9月27日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台上,面对纷纷离席的多国代表,内塔尼亚胡强调不会停止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并表示将不顾美法等国支持的临时停火协议,继续打击黎巴嫩,“中东没有任何地方是以色列的长臂无法触及的”。

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空军出动战机袭击了黎巴嫩真主党总部,炸死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大演讲时,多个国家代表离席表示抗议

令人担忧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以色列国内支持对黎巴嫩和伊朗采取军事打击的民众人数有所增加,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以色列人支持对黎巴嫩南部进行长期的军事占领。

此前内塔尼亚胡及其领导的利库德集团面对国内数以万计的民众每周举行大规模游行、要求尽快达成加沙停火和人员交换协议仍不愿做出妥协,支持率一度持续下降,但如今其支持率却因正在黎巴嫩开展的地面军事行动而不断攀升。

国际社会:冲突双方分歧巨大 斡旋努力始终未见成果

冲突爆发以来,埃及、卡塔尔等国一直试图斡旋,联合国高级官员也曾多次到访加沙,但在去年11月促成巴以短暂停火、部分遭扣押人员获释后,多轮谈判再无实质进展。

以色列和哈马斯反而仍不断向对方提出新的条件,特别是在“费城走廊”问题上不断拉扯,以色列希望战后在加沙地带,特别是加沙南部与埃及接壤的“费城走廊”保留军事存在,而哈马斯和埃及都坚决反对这一要求,长期的僵持使得谈判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过去一年以色列频繁发生反战游行,显示冲突加剧以国内政治对立

美国:一面阻挠停火一面大笔军援 “双标”政策凸显虚伪本质

冲突后的一年中,美国高官频繁访问中东地区,仅国务卿布林肯就十次到访,但都成果寥寥。究其原因,是美国维系中东霸权的诉求和权力资源有限的矛盾困境。

美国一方面为以色列提供持续不断的系统性支持,并在联合国层面不断为停火止战制造障碍,美国总统拜登(专题)就曾一再表示,美方完全支持以色列的“自卫”行动;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多次增兵中东对反以力量进行威慑,企图避免冲突升级为地区性战争,但又对以色列扩大军事行动置若罔闻。

就在冲突一周年之际,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访问以色列。在外界看来,这一访问很有可能在为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报复行动做准备。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