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 伊朗首映《長津湖》全體觀眾起立?這其實有點像咱們的自我感動
目前的互聯網上,似乎盛行著這麼壹個現象:任何的文章或者視頻,只要能提供情緒價值就可以了,沒什麼人會特別在意,它是不是具備真實的新聞價值。
很多受眾,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東西,他們需要的只是壹個標題+兩叁句話,告訴你誰是好的,誰是壞蛋,然後他應該去贊美什麼,批判什麼就行了。
甚至,在這種語境中,但凡你稍微質疑壹下,你就會被“鑒定”為1450,就會被認為是在替“敵人”說話!

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說說,最近在網火起來的那段視頻。
大意是,伊朗首映《長津湖》,現場播放了咱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伊朗觀眾全體起立注視前方,整個影廳肅穆莊重,場面相當震撼。
視頻給出的解說還專門聯系了當前局勢,強調伊朗在面臨可能和美以“必有壹戰”的嚴峻形勢下,准備像當年的志願軍壹樣,痛擊美國鬼子的傀儡以色列。

然後評論裡面都是壹些“厲害了我的國”、“伊朗,我們的好兄弟、好盟友”、“中國壹定要和伊朗同仇敵愾共同對付邪惡的西方”這類的情緒。
這個...怎麼說呢,首先要強調的是,咱們中國是個不結盟國家。不結盟,注意啊,所以,最好還是別隨便就拿起來說xx是中國的盟友這類的論斷。
實際上,伊朗觀眾給《長津湖》起立致敬的信息,更像是個掐頭去尾的加工,幾個鏡頭配上“燃情”的解說,壹下子就精准戳中了受眾們的情懷....

然而,如果你看了較為完整的視頻,比如在中國互聯網上很紅的伊朗博主孟雅琪的解說,你就發現這麼幾個關鍵信息:
1.這是第肆屆中國電影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開幕式現場。活動期間,除了《長津湖》,還有《熊出沒》等其他多部中國優秀電影向伊朗觀眾免費展播。
簡單說就是,他們看電影,咱們掏錢。
而且,只有拿到“邀請函”的伊朗人,才能前來參加這類電影展。
放映現場的觀眾大約200多名。壹部分是中伊雙方的外交和文化界人員,另外也有很多學中文的伊朗人和在中資機構工作的伊朗員工。


像孟雅琪這樣精通中文的博主,還在觀影前專門做了功課,認真了解了那段歲月,對志願軍打破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歷史大為贊歎。

2.電影放映前,伊朗先奏了自家的國歌,然後又響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期間,觀眾全體起立注視前方,氣氛拾分莊嚴。
之後就進入了電影放映環節,觀眾們落座,開始聚精會神地看著屏幕。《長津湖》配音為中文,但字幕分為波斯語和中文兩行。

那麼,這裡就需要解釋壹下了。事實上,在整個國際社會,演奏國歌時(不管是哪國國歌),全體起立,屬於非常普遍的禮儀。
典型的像各種國際體育賽事,雙方的運動員入場後,都要演奏各自的國歌。這個過程中,所有現場觀眾均要起立,保持肅穆。
你看,這是2022年悉尼的FIBA女籃決賽現場。
演奏中國國歌時,全體觀眾都站了起來。仔細扒拉壹下,可以清楚看到後面兩個站立的洋人,他們穿著的是澳大利亞隊服。

同理,播放美國國歌的時候,台下的中國觀眾,也是肅穆站立的。
這是最基本的國際禮儀。
另外,除了國際體育賽事,有些國家的劇院、電影院也都有類似的規矩。比如俄羅斯、烏克蘭這些斯拉夫國家。
還有泰國,不僅在表演或者放映前要奏國歌,更必須再加上壹個叫做《頌聖歌》的宣傳視頻,壹旦響起,現場的泰國人都要全程起立合唱。
這個《頌聖歌》,主要內容是號召大家去愛戴國王....
你看下面的截圖,就是《頌聖歌》中泰國眾水兵在航母納呂貝特號上高歌贊美他們國王的情形。

固定翼艦載機都趴窩了怎麼辦?
那就多站點人吧。再加上兩架直升機,照樣能搞出不小的氣勢。

這些片段,渲染的相當有氛圍,作為東南亞地區唯壹的航母,納呂貝特號,襯著碧海藍天,壹種威風凜凜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油然而生。
即便你明知道這是高於生活的,但也能忽悠的連我這個外國人都不禁有些觸景生情。現場那種莊嚴肅穆氣氛,壹下就給拉滿了...

甲板上用人排列出“HS 10 KING”字母,向拉瑪拾世國王哇集拉隆功
那麼,咱們接著再回到本次的伊朗中國電影周開幕式上來。
到這兒,情節基本就捋順了。
放映前,他們是先奏了壹遍自家的國歌,接著奏咱們的國歌。這既是對中國的尊重,也是人家伊朗人的規矩。而且,這種規矩也不新鮮,很多國家都普遍存在。
同理,本次電影周上展演的《奇跡笨小孩》、《熊出沒》、《懸崖之上》等中國電影前,只要奏國歌,他們同樣是會肅穆站立的。
只是,如果把這些前因後果給詳細講了,壹部分網友可能會覺得不爽。正如開頭說得那樣,他們需要的,就是壹種莫名的自豪和感動,且不容你做出任何解釋。

但忍不住,最後還是要說壹句。
著名武俠導演拍的《長津湖》,給人的感覺,其實更像是幾個“大牌”主演的個人秀,很多戰斗場景因為缺乏前後的邏輯聯系和具體背景介紹,似乎都是在靠主演的打斗場面和個人英雄主義來推動。
相比之下,或許《能文能武李延年》才更能解釋,我們為什麼,憑什麼取得了最終勝利。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壹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很多受眾,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東西,他們需要的只是壹個標題+兩叁句話,告訴你誰是好的,誰是壞蛋,然後他應該去贊美什麼,批判什麼就行了。
甚至,在這種語境中,但凡你稍微質疑壹下,你就會被“鑒定”為1450,就會被認為是在替“敵人”說話!

即便如此,我還是要說說,最近在網火起來的那段視頻。
大意是,伊朗首映《長津湖》,現場播放了咱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伊朗觀眾全體起立注視前方,整個影廳肅穆莊重,場面相當震撼。
視頻給出的解說還專門聯系了當前局勢,強調伊朗在面臨可能和美以“必有壹戰”的嚴峻形勢下,准備像當年的志願軍壹樣,痛擊美國鬼子的傀儡以色列。

然後評論裡面都是壹些“厲害了我的國”、“伊朗,我們的好兄弟、好盟友”、“中國壹定要和伊朗同仇敵愾共同對付邪惡的西方”這類的情緒。
這個...怎麼說呢,首先要強調的是,咱們中國是個不結盟國家。不結盟,注意啊,所以,最好還是別隨便就拿起來說xx是中國的盟友這類的論斷。
實際上,伊朗觀眾給《長津湖》起立致敬的信息,更像是個掐頭去尾的加工,幾個鏡頭配上“燃情”的解說,壹下子就精准戳中了受眾們的情懷....

然而,如果你看了較為完整的視頻,比如在中國互聯網上很紅的伊朗博主孟雅琪的解說,你就發現這麼幾個關鍵信息:
1.這是第肆屆中國電影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開幕式現場。活動期間,除了《長津湖》,還有《熊出沒》等其他多部中國優秀電影向伊朗觀眾免費展播。
簡單說就是,他們看電影,咱們掏錢。
而且,只有拿到“邀請函”的伊朗人,才能前來參加這類電影展。
放映現場的觀眾大約200多名。壹部分是中伊雙方的外交和文化界人員,另外也有很多學中文的伊朗人和在中資機構工作的伊朗員工。


像孟雅琪這樣精通中文的博主,還在觀影前專門做了功課,認真了解了那段歲月,對志願軍打破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的歷史大為贊歎。

2.電影放映前,伊朗先奏了自家的國歌,然後又響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期間,觀眾全體起立注視前方,氣氛拾分莊嚴。
之後就進入了電影放映環節,觀眾們落座,開始聚精會神地看著屏幕。《長津湖》配音為中文,但字幕分為波斯語和中文兩行。

那麼,這裡就需要解釋壹下了。事實上,在整個國際社會,演奏國歌時(不管是哪國國歌),全體起立,屬於非常普遍的禮儀。
典型的像各種國際體育賽事,雙方的運動員入場後,都要演奏各自的國歌。這個過程中,所有現場觀眾均要起立,保持肅穆。
你看,這是2022年悉尼的FIBA女籃決賽現場。
演奏中國國歌時,全體觀眾都站了起來。仔細扒拉壹下,可以清楚看到後面兩個站立的洋人,他們穿著的是澳大利亞隊服。

同理,播放美國國歌的時候,台下的中國觀眾,也是肅穆站立的。
這是最基本的國際禮儀。
另外,除了國際體育賽事,有些國家的劇院、電影院也都有類似的規矩。比如俄羅斯、烏克蘭這些斯拉夫國家。
還有泰國,不僅在表演或者放映前要奏國歌,更必須再加上壹個叫做《頌聖歌》的宣傳視頻,壹旦響起,現場的泰國人都要全程起立合唱。
這個《頌聖歌》,主要內容是號召大家去愛戴國王....
你看下面的截圖,就是《頌聖歌》中泰國眾水兵在航母納呂貝特號上高歌贊美他們國王的情形。

固定翼艦載機都趴窩了怎麼辦?
那就多站點人吧。再加上兩架直升機,照樣能搞出不小的氣勢。

這些片段,渲染的相當有氛圍,作為東南亞地區唯壹的航母,納呂貝特號,襯著碧海藍天,壹種威風凜凜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油然而生。
即便你明知道這是高於生活的,但也能忽悠的連我這個外國人都不禁有些觸景生情。現場那種莊嚴肅穆氣氛,壹下就給拉滿了...

甲板上用人排列出“HS 10 KING”字母,向拉瑪拾世國王哇集拉隆功
那麼,咱們接著再回到本次的伊朗中國電影周開幕式上來。
到這兒,情節基本就捋順了。
放映前,他們是先奏了壹遍自家的國歌,接著奏咱們的國歌。這既是對中國的尊重,也是人家伊朗人的規矩。而且,這種規矩也不新鮮,很多國家都普遍存在。
同理,本次電影周上展演的《奇跡笨小孩》、《熊出沒》、《懸崖之上》等中國電影前,只要奏國歌,他們同樣是會肅穆站立的。
只是,如果把這些前因後果給詳細講了,壹部分網友可能會覺得不爽。正如開頭說得那樣,他們需要的,就是壹種莫名的自豪和感動,且不容你做出任何解釋。

但忍不住,最後還是要說壹句。
著名武俠導演拍的《長津湖》,給人的感覺,其實更像是幾個“大牌”主演的個人秀,很多戰斗場景因為缺乏前後的邏輯聯系和具體背景介紹,似乎都是在靠主演的打斗場面和個人英雄主義來推動。
相比之下,或許《能文能武李延年》才更能解釋,我們為什麼,憑什麼取得了最終勝利。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壹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 分享: |
| 注: |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