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是时候算算经济账了

在历史上,中东局势与全球经济挂钩是有先例的。只要两河流域战火连天,全球油价、股价、物价、供应链也会跟着上蹿下跳。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以色列美国全力支援下反败为胜后,阿拉伯国家集体表达愤怒,先是大幅提升原油价格,后来又进行石油禁运,促使西方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当时,国际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猛涨到12美元,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下降了近20%。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后,国际油价又在一年内从20美元上涨到40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美元严重贬值,英、法、意、西德纷纷宣布汇率与美元脱钩,以黄金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土崩瓦解。国际金价也从1973年的每盎司64美元暴涨到1980年的665美元。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伊朗南端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而每天通过该海峡的原油有1700多万桶,约占全球石油供应量的20%以上。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话,对于全球石油供应链将是个沉重打击,全球物价随之起飞是可以预期的,就连路边快餐店里的一碗卤肉饭可能也得跟着涨价。



2019年4月30日,伊朗士兵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

“只要冲突不波及到波斯湾地区,也就是说以色列同伊朗没有大打出手,我估计世界油价基本上能保持稳定。”国际问题学者、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向潮新闻记者强调,当前世界经济整体疲软,对能源的需求并不强烈,石油供大于求。“沙特增加产能的积极性一直不足,他们也希望油价能保持在每桶七八十美元,低了他们赔本,高了会抑制碳氢能源消费,也非产油国所愿。再加上新能源革命的影响,应该能有效抑制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的势头。”

马晓霖分析认为,伊朗石油产能排世界第七,最高能达到每天450万桶。但该国长期受到美国制裁,日产量也就在150万到200万桶,其中很多是对欧洲出口的,美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必须考虑到,冬天即将来临,世界高纬度地区逐步进入供暖高峰期,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进一步旺盛。如果伊朗的石油天然气设施遭到摧毁、短期无望恢复的话,可能就会推高国际油气价格。”

对于我国,战火背后影响几何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原油进口5.08亿吨,对外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依然达到71.2%。如果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的“世界油田”陷入战火硝烟,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影响。

当然,我们必须冷静地认识到,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首当其冲的是风口浪尖上的伊朗。马晓霖表示:“随着以色列与伊朗直接冲突风险加大,伊朗的一些港口、机场、石油设施都有遭受以军打击的风险,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以及项目的安全都值得我们担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