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之后中国皮草养殖场有什么毛病
色情报员:大疫之后(上)中国皮草养殖场有什么毛病
入秋后,节气小雪进入倒数,中国皮草养殖户又将迎来忙碌的打皮季节,巴望这一季的毛皮挣得好价钱。不过,科学家却先打了皮草界一记耳光,因为皮草养殖场有如病毒的温床。https://t.co/PCZrYC4K2A pic.twitter.com/E7b244l8bq—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2, 2024
入秋后,节气小雪进入倒数,中国皮草养殖户又将迎来忙碌的打皮季节,巴望这一季的毛皮挣得好价钱。不过,科学家却先打了皮草界一记耳光,因为皮草养殖场有如病毒的温床。
今年9月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一篇中国皮草养殖场的病毒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2021年至2024年间死亡的461个动物样本,大多数动物来自皮草养殖场,但有些作为肉用或用于传统医学,并有49只来自野外动物。研究团队检测出125种病毒,其中有36种新病毒,以及39种具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病毒,而且有11种病毒曾经感染过人类。
毛皮动物催生下一场流行病?
这项研究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所等中国科研团队和国际科学家合作,专家示警,皮草养殖场可能是下一波流行病的途径之一。“皮草养殖场可以成为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病毒传播的桥梁。”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家Edward Holmes说,“流行病就是这样发生的。”
多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短期顾问、台湾流行病学专家何美乡博士表示,这个研究的动物样本大部分是有症状死亡的,研究人员分析肺部、肠道等组织,回溯找出病原,例如有几个样本显示养殖场域有肺炎流行,所以这说明了有些病原体对养殖动物也是会致病的,比较令人忧心的是,这次研究发现多个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从新兴感染症的角度来看,现在全球面对的两个最大的威胁就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
“文章里也提到中国养殖场有些状况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管控。”何美乡点出疫病通报缺口和潜在风险,“养殖场的动物密度非常高,只要有病毒进去,很快就会在里面传播,当然也就容易感染给人。”

中国研究团队在皮草养殖场发现多种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两者也是新兴感染症的头号假想敌。(国际人道协会提供)
水貂与貉子是高风险宿主
水貂与貉子是中国皮草养殖场最大宗的毛皮动物,根据中国皮革协会的最新统计,2023年水貂取皮数量为388万张,貉取皮量为318万张。这数字可叫人捏把冷汗,因为这项研究发现水貂与貉携带最多高风险的病毒,貉的身上检出的病毒多达10个,水貂体内还发现了诺罗病毒,甚至出现类似HKU5的冠状病毒。
何美乡指出,HKU5是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野生动物的病原体会传染给人类,通常透过养殖的动物,这是一个通则,一来因为养殖场域的密度高,再者跟人类比较接近,所以看起来HKU5已经走出跨物种的第一步了,这是一个警讯。
水貂和貉子成为多种病毒的易感宿主,何美乡认为,这些动物可能在演化过程中跟其他野生动物有关联,所以牠们会共用一些受体,病毒能够进入体内细胞,加上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很难不互相传播。新冠疫情期间,丹麦发现水貂的病毒量非常高,所以当时就扑杀了非常多水貂。
中国皮草养殖场养出“新病毒库”,国际人道协会(HSI)中国政策专家、美国休士顿大学市中心分校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Peter Li直言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不仅是中国的皮草养殖场,近年丹麦、芬兰等皮草产地也发现了一些疾病,这些皮草养殖场面积很大,而且位在空旷的地方,病毒可能透过飞鸟的粪便等分泌物传散出去。尤其是候鸟,迁徙途中牠可能吃到虫子、小动物,或是吃到死的蝙蝠,从云南飞到东北,也很难说不会起到传播的作用,鸟类的迁徙不可能避免,但是皮草动物的养殖是可以逐渐淘汰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专栏 | #绿入秋后,节气小雪进入倒数,中国皮草养殖户又将迎来忙碌的打皮季节,巴望这一季的毛皮挣得好价钱。不过,科学家却先打了皮草界一记耳光,因为皮草养殖场有如病毒的温床。https://t.co/PCZrYC4K2A pic.twitter.com/E7b244l8bq—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October 2, 2024
入秋后,节气小雪进入倒数,中国皮草养殖户又将迎来忙碌的打皮季节,巴望这一季的毛皮挣得好价钱。不过,科学家却先打了皮草界一记耳光,因为皮草养殖场有如病毒的温床。
今年9月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一篇中国皮草养殖场的病毒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2021年至2024年间死亡的461个动物样本,大多数动物来自皮草养殖场,但有些作为肉用或用于传统医学,并有49只来自野外动物。研究团队检测出125种病毒,其中有36种新病毒,以及39种具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病毒,而且有11种病毒曾经感染过人类。
毛皮动物催生下一场流行病?
这项研究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所等中国科研团队和国际科学家合作,专家示警,皮草养殖场可能是下一波流行病的途径之一。“皮草养殖场可以成为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病毒传播的桥梁。”参与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家Edward Holmes说,“流行病就是这样发生的。”
多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短期顾问、台湾流行病学专家何美乡博士表示,这个研究的动物样本大部分是有症状死亡的,研究人员分析肺部、肠道等组织,回溯找出病原,例如有几个样本显示养殖场域有肺炎流行,所以这说明了有些病原体对养殖动物也是会致病的,比较令人忧心的是,这次研究发现多个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从新兴感染症的角度来看,现在全球面对的两个最大的威胁就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
“文章里也提到中国养殖场有些状况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管控。”何美乡点出疫病通报缺口和潜在风险,“养殖场的动物密度非常高,只要有病毒进去,很快就会在里面传播,当然也就容易感染给人。”

中国研究团队在皮草养殖场发现多种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两者也是新兴感染症的头号假想敌。(国际人道协会提供)
水貂与貉子是高风险宿主
水貂与貉子是中国皮草养殖场最大宗的毛皮动物,根据中国皮革协会的最新统计,2023年水貂取皮数量为388万张,貉取皮量为318万张。这数字可叫人捏把冷汗,因为这项研究发现水貂与貉携带最多高风险的病毒,貉的身上检出的病毒多达10个,水貂体内还发现了诺罗病毒,甚至出现类似HKU5的冠状病毒。
何美乡指出,HKU5是在蝙蝠身上发现的冠状病毒,野生动物的病原体会传染给人类,通常透过养殖的动物,这是一个通则,一来因为养殖场域的密度高,再者跟人类比较接近,所以看起来HKU5已经走出跨物种的第一步了,这是一个警讯。
水貂和貉子成为多种病毒的易感宿主,何美乡认为,这些动物可能在演化过程中跟其他野生动物有关联,所以牠们会共用一些受体,病毒能够进入体内细胞,加上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很难不互相传播。新冠疫情期间,丹麦发现水貂的病毒量非常高,所以当时就扑杀了非常多水貂。
中国皮草养殖场养出“新病毒库”,国际人道协会(HSI)中国政策专家、美国休士顿大学市中心分校社会科学院助理教授Peter Li直言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不仅是中国的皮草养殖场,近年丹麦、芬兰等皮草产地也发现了一些疾病,这些皮草养殖场面积很大,而且位在空旷的地方,病毒可能透过飞鸟的粪便等分泌物传散出去。尤其是候鸟,迁徙途中牠可能吃到虫子、小动物,或是吃到死的蝙蝠,从云南飞到东北,也很难说不会起到传播的作用,鸟类的迁徙不可能避免,但是皮草动物的养殖是可以逐渐淘汰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