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反思计划生育:3亿农民工的未来,由谁来养老?
随着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未来10年增至3亿人,高龄劳动人数预计也将激增。
3亿人口的老人,这几乎是美国全国的人口总和,对农民工群体而言,未来他们将直面养老压力。

在所有的退休群体中,按照退休金的待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群体月均养老金高达6000元,他们是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组成。
第二类群体月均养老金在3000元左右,他们是企业职工。
最后一类则是农民工群体,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金最低,由于很多没有缴纳社保,月均养老金都在一百多元,全国唯一一个农村老人养老金上千元的城市,则是在上海。
这三类人的退休生活由于养老金的不同,差异也越来越分化。
对农民工而言,一个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显然于事无补,退而不休也是他们的常态。
随着这几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这部分农民工群体已经体会到了就业的举步维艰。他们其中一部分人选择返乡,部分人则继续留在城市做着低薪工作,这是他们试着拯救自己的一种方式。
毕竟,没人愿意成为孩子的负担。
今年3月,针对农民群体的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增加了20元,至123元,但这一增幅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001%。
靠着123元的养老金,他们显然难以生活。
不靠退休金,他们应该靠什么?靠家庭吗?
如果按照传统过去几千年来的习俗,靠家庭养老一直都是农业社会的基本机构;但随着我国开始迈入商业化社会,养老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让人没有后顾之忧。
但当这部分忧虑重新显现的时候,对农民工群体来说,依靠儿女养老,似乎也不现实。
这一代60后70后开始老去,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他们大多都只生育了一个子女,但今天的经济压力面前,仅仅只有1个子女,对子女自己来说,压力也是巨大的。
在上有老、下有小,以及巨大的育儿结婚成本面前,仅仅靠一个孩子养老,也并不现实。
按照2021年的中国收入年鉴来看,我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高达数十亿人,哪怕是在2024年的今天,月入上万依然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当年轻人赚不到足够的钱过活时,养老问题也随之变得困难起来。

引入市场经济四十多年,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都是非常薄弱的。
首先他们并没有五险一金,尽管他们为我国城市化进程贡献了足够的力量,但却缺乏对应的社会保障配套体系,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连劳务合同都没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