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前的中国——2023的十个瞬间

57岁的秦刚去年10月“二十大”入选中央委员,12月任外交部长,今年“两会”破格被提拔为国务委员;但他今年6月失踪,7月被免职,其外长职务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兼任。目前传出秦刚涉婚外情及涉谍等丑闻,还有其它消息源指秦刚因外交部内斗而出事。


65岁的李尚福早前传出卷入涉贪案,自8月29日后没有公开露面。但国防部长一职空缺,极不正常。在李“失踪”几周前,火箭军高层被一锅端,而李出身于火箭军前身——二炮部队。据传中央军委的一些将领、干部也正在接受调查。权威消息来源透露,习近平整肃火箭军与预言有关, “习近平真的相信预言,很怕死。预言里有拿着弓箭射的图片,他认为跟火箭是对应的,所以他把火箭军都撤了,抓起来。这是主要原因。”习也行踪诡异,频频隐身。

瞬间6:《崇祯:勤政的亡国君》 一书全面下架,封面设计及推广语被指影射习近平

10月16日,网传一部历史著作《崇祯:勤政的亡国君》遭全面下架。发行方称书籍下架原因为“印刷问题”。据网友查证,该书是2016年出版的《崇祯往事:明帝国的最后图景》一书的更名重印,两书内容一致,前一版本发行后未出现问题。下架的一个可信的解释是“再版新书的标题及封面设计被指影射习近平”,遭遇了新时代的“文字狱”。例如,《崇祯:勤政的亡国君》的封面推广语写道“勤政的亡国君昏招连连步步错,越是‘勤政’越亡国”、“看懂崇祯皇帝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并且还加入了“上吊绳”元素设计。去年10月13日的“四通桥事件”,一名抗议者公开称党魁为“独裁国贼”。在舆论场中,党魁日益成为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一些类似文革的场景荒唐重现。12月14日,习近平到广西来宾市视察,期间他随意用5根手指轻握一根甘蔗。想不到这根甘蔗因而爆红,吸引数百人排队想要拍照留念,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跟这根甘蔗合照要付费20元人民币,甘蔗表面已经被摸到光滑变色。

瞬间5:杭州亚运会上吴艳妮与对手队友号码组成“8964”,照片遭封杀

9月30日,中国选手吴艳妮在杭州亚运会首秀时(女子100米栏预赛第二组),她站上了第9跑道,所佩戴的号牌是“9”,赛后她与第8道的韩国选手JO Eunju相拥,两人组成了“89”。10月1日,亚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后,中国选手林雨薇与吴艳妮互相拥抱。由于两人的腰牌各为“6”和“4”,因此出现了“64”。

10月2日,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发文祝贺,多张照片中也一度出现“64”照片,但随后消失。相关照片在中国媒体下架,网民转的照片也都被删除,只留下两人比赛或是拉背角度的拥抱照。有评论指,在当局全面封杀下,六四这个整整一代中国人的记忆完全被抹杀,这次两个运动员的拥抱有所谓的“六四联想”,以致惊动当局必须封杀,只能说中共的执政合法性真是非常虚弱。




瞬间4:官方暂停发布青年失业率“十不青年”流行

在青年失业率中国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之际,8月15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在记者会上宣布,由于调查统计工作的“健全优化”,自今年8月起将不再发布这一数据。根据公开信息,今年1—6月各月分别为17.3%、18.1%、19.6%、20.4%、20.8%和21.3%。但据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研究,若将约1600万名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视为失业,中国3月实际青年失业率最高上看46.5%。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低迷,职场竞争激烈,政府管控严厉,年轻人极度沮丧。2021年,“躺平”、“摆烂”成中国年轻人流行语。2023年4月,又开始流行“四不青年”——不找对象、不结婚、不买房、不要孩子;没几个月,发展为“十不青年”——不献血、不捐款、不结婚、不生小孩、不买房、不买彩票、不入股市、不买基金、不扶老人、不感动。这每一个“不”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例如,“不献血”是因为近期上海一名女子在西藏阿里遇到车祸后,逼迫当地公务员为其捐血,献血者甚至可能像胡鑫宇一样被掠夺器官“被自杀”;“不捐款”是担心钱给了郭美美之流,“不扶老人”是担心被碰瓷讹诈;“不要孩子”是在上海封城期间,有年轻人面对着警察的威胁绝望喊出“这是我们最后一代”,等等。“十不青年”代表着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绝望。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