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那些隐秘武器与修炼秘籍

蚊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血吸昆虫,历来被人们视为夏季的讨厌鬼,但其背后隐藏的健康威胁则远超过人们的认知。蚊子是多种重要疾病的传播者,称其为“死亡之翼”绝非夸张。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其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均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例子。


这些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和患病人数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安全。为了提高人们对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的意识,每年8月20日被定为“世界蚊子日”(World Mosquito Day)。就在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下蚊子是如何成为人类的“一生之敌”的。

疟疾:最古老的蚊媒疾病

疟疾无疑是蚊媒传染疾病中对人类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在许多疟疾疫情严重的国家,它是导致人们患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典型的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寒战、乏力、呕吐和头痛。如果未能及时治疗,病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黄疸、脾肿大、贫血、癫痫甚至死亡。全球疟疾的死亡率为0.3%~2.2%,而严重疟疾死亡率能达到30%。

疟疾的影响之广和之深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问题。估计每年有2亿的疟疾病例,其中有数十万人死亡[1]。更令人震惊的是,历史学家推测,自人类出现以来,疟疾可能已经导致了约60亿人的死亡[2]。

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古老的文献记载,从中国到美索不达米亚,从埃及到印度,疟疾席卷过各大文明。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生活在沼泽地区的人们经常发烧和脾脏肿大。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呼吸了沼泽中产生的“瘴气”所致,疟疾“malaria”一词即来源于“mala”(坏)+“aria”(空气)。

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们才开始对这种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880年,阿方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医生在疟疾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生物体——疟原虫(图1)。他观察到这种生物不仅能够移动,还会在宿主体内繁殖,最终导致疟疾的发病。自此,人类开始了与疟疾的科学斗争。



图1. 阿方斯·拉韦朗绘制的疟原虫[3]。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疟原虫的传播机制一度令科学家们困惑。尽管人们已知蚊子能传播丝虫病这种寄生虫,但疟原虫的具体传播者仍是个谜。罗纳德·罗斯(Ronald Ross),一个驻印度的军医,在疟疾高发地区对数千只蚊子进行了检查,但未能发现疟原虫的踪迹。


然而,当他尝试将疟疾患者的血液喂给不同种类的蚊子时,他在某种按蚊体内发现了疟原虫的孢子(sporozoites)。1899年,罗斯成功利用感染了间日疟原虫的按蚊,感染了他的医学生儿子及一名志愿者,从而确证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4]。后来,他把自己发现疟原虫孢子的那天——1897年8月20日——称为“蚊子日”。现在这一天被作为“世界蚊子日”,人们将永远铭记罗斯的贡献。

人们也发现疟疾只能由蚊子传播,而直到1957年,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才被完全理解。当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人类后,其唾液腺内的疟原虫子孢子会随着唾液一起进入人体。随后子孢子通过血液循环迅速转移到肝脏中,感染肝细胞,并在那里成熟、繁殖。

此阶段视为潜伏期,且无任何临床症状。一旦疟原虫完成增殖复制,大量裂殖子(merozoites)从感染的肝细胞中释放并入侵红细胞,此时感染者会开始产生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5]。

目前使用的两种关键抗疟药物来源于两种重要的植物:青蒿属植物的青蒿素和金鸡纳属植物的奎宁,奎宁与青蒿素是当今最有效的抗疟药物。至此,人类探索疟原虫的故事终于基本完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