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 从央视女神到全网消失 柴静只用了

柴静和家人
彼时的柴静,青春活泼,文艺范儿十足。这档节目堪称为她量身定做。“今夜音乐响起的时候,浮生已过千山路。”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夜色温柔》从湘江两岸出发,成为当时大学校园的深夜必修节目。但初涉职场的柴静,似乎还有更远大的梦想。1998年,在主持《新青年》期间,柴静通过特招身份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进修,专业是电视编辑。这段学习经历,对她今后的新闻采访、节目制作都有极大影响。2000年前后,央视计划吸纳新鲜血液,为深度报道栏目《东方时空》招募主持人。柴静从一众青年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加盟《东方时空》,成为当红“台柱”白岩松的左右搭档。

《东方时空》时期的白岩松
从这时起,柴静甜美知性的形象,开始出现在观众家中的电视荧幕上。而进入央视第一年,柴静也遇到了她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贵人——陈虻。当时的陈虻,是《东方时空》的制片人,央视知名出品人。他面试柴静,问对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让你来做新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柴静的回答简单坚定:“我关心新闻中的人。”这样一句看似简洁的回答,却深深地打动了陈虻。之后,柴静被顺利选入《东方时空》栏目组,开启了她为期13年的央视生涯。

陈虻
但真正让亿万观众记住她的媒体形象,则要等到2003年。那年,“非典”弥漫全国,柴静主动请缨,担任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为了解到更真实的现场情况,柴静深入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交谈,为央视和社会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出去采访前,白岩松给这位小几岁的妹妹交待了两句:“今天送走你,是为了你明天能更好的回来,你会是中国最棒的主持人之一,但现在还不是,需要磨练。”SARS疫情之后,柴静勇敢坚定、亲近民众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当年年底,柴静被评为“2003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正式迈入一线记者行列。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