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恳请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
决策,是需要信息支撑的。我作为一个外乡人、吃瓜群众,所能掌握的信息,当然不能比人家决策部门多;我所能考量的角度,当然不能比人家更全面。
我对于嘉兴的情感,不可能比本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更深;我固然希望嘉兴好,但别人生于嘉兴、长于嘉兴、工作奋斗在嘉兴,当然更希望嘉兴好。
疏不间亲。我敬爱金庸先生,但嘉兴当地人无疑更敬爱金庸先生,毕竟这是本乡本土走出去的文化巨擘。
无疑的,金庸图书馆如果保留,需要耗费一定成本。学校已经搬迁,金庸图书馆的归属成为问题,假如留下来,未来还需要长期的维护、管理、开发。
有句话叫“三分建、七分管”,长期保留当然是个麻烦事。
更重要的,图书馆位于城市非常黄金的地段,占用了很有经济价值的地块资源,如果留着不拆,无疑影响下一步的使用开发。
这中间,当然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是重大的利益——声明下,我这里所谓“利益”并不是仅指个人利益、企业利益,这个利益也包括公共利益。
将心比心,我甚至可以站在当地领导的角度想:你们口口声声说金庸图书馆意义重大,来讲情怀,可是难道情怀成了你们的,最后成本成了我们当地的,影响收入、影响发展就成了我们当地的?
况且嘉兴也确实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名人众多,多到可能都顾不过来、管不过来,这个情况也可以想象。
一句话概括:拆,肯定有拆的原因和利好。
五
然而从一个金庸迷不成熟的看法来说,不拆,有不拆的好处。
嘉兴的发展思路,是很先进的,一直提倡和践行“规划先行、文化先导”。市委市政府可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
这些年来,当地努力打造红色文化, 打造运河文化,打造国际范的江南名城,对此哪怕我这个外乡人都有耳闻。
嘉兴听说还启动了“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不出意外今年应该也是收获之年、验收之年。
这一切的一切,无非都是希望用“文化”的招牌,让发展更前瞻、更高远。毕竟,没有文化的发展,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
在我这个“外人”看来,金庸先生和嘉兴的情谊,是得天独厚的的文化资源。金庸图书馆,是不可复制的文化的地标。全国只有这样一个以“金庸”命名的图书馆,再无分店,香港也没有,杭州也没有。澳门倒是有一个类似的,但那是展示性质的,不是真正的功能完全的图书馆。
那么在决定金庸图书馆命运的时候,是否也可以践行“文化先导”?
嘉兴,是在城市规划上出高手、出经验的发达地区,不是老少边穷。冒昧地想,对于这一个165亩的地块,就真的容不这个占地7亩的文化地标?
一个简单的道理,拆掉了,那就永远没有了。先拆了真的,再重新改假的,这是不少地方都走过的弯路,类似的痛心事例已太多。
和各位介绍一个情况: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打造武侠文化地标,结合文学传承来做事,看能不能“金庸”一把。
远了的不论,就说最近的事,同在浙江的衢州,也是和金庸先生很有渊源的,最近衢州常山的“锦韵桃花节”,办得非常热闹的,据我了解就设想过讲桃花岛的故事。
深圳的宝安,是高端制造业非常强的地区,当地的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正在升级改造,也在反复思考怎么引入文化,包括金庸武侠文化,让园区提档。他们区里为此连轴开会,反复考察论证。
说个搞笑的,萧峰还搞出了一个跳崖处呢: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