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树葬 一朵花一张船票便是送别
一些群众难以接受
设施服务有待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提供生态安葬,已经成为多家殡葬服务公司的常规业务。
秋叶网顾问(负责殡葬形式介绍、接待事宜)刘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树葬、花坛葬会保留已逝亲属的骨灰,即把骨灰装入降解坛后,直接埋在土壤里面。
一家提供海葬业务的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殡葬公司接受委托后,会派专车接送家人和逝者的骨灰,负责安排出海的船、悼念和抛撒仪式、鲜花等。
那么,生态葬的价格怎么样?
刘先生告诉记者,根据陵园的区域位置以及生态葬的具体规格,生态葬的服务价格也不一样。以北京地区为例,普通树葬的价格是单人16800元,花坛葬的价格是双人65800元。海葬价格相对较低,在1万元左右。
在某殡葬网站页面上,一些陵园详细介绍了生态葬的相关信息。比如,灵山宝塔陵园的生态树葬19800元起,该陵园的草坪葬显示已售罄。有的生态葬根据面积大小收费,如永宁陵园,同样是坐东朝西、地处缓坡、双穴位花岗岩材质的树葬,2平方米(记者注:骨灰所占面积只有极小一部分,其他区域为树木或花草)的22800元起,4平方米的则45800元起。
选择生态殡葬后,如何在清明时节祭奠已逝亲属呢?
据刘先生介绍,树葬、花坛葬等埋葬骨灰的地方会放一个扇面铜牌,也可以立一面小碑,将逝者的名字刻在上面。
据上述提供海葬业务的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海葬的祭奠,可以为亲人在网上建立祭奠堂,也可以使用亲人照片在家中祭奠。
但也有不少群众目前还接受不了生态安葬。
长期居住在河南省漯河市农村地区的刘女士今年75岁,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没有听说过生态安葬,而且村子里很多人仍坚持传统观念,亲属秉持“入土为安”的想法,没听说过谁家用生态安葬的方式。在农村,家里有老人去世,子女们都要张罗着守灵、出殡,如果抛弃这些“老传统”,选择生态安葬,“是要被村里说闲话的”。
在北京市一家事业单位担任中层职务的林璋(化名)是一名“70后”,他同样不能接受假如父母去世后选择生态安葬,“如果我父母以后选择海葬,老家的人会怎么看我?他们会觉得我不孝顺”。而且,如果老家的亲戚来祭拜,没有墓碑,也没有地方祭拜。
还有群众认为,生态葬就是随便葬、“薄葬”。
对此,郭林分析称,当前,造成群众这种认知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地区的节地生态安葬的设施质量与服务不佳,同时并未与殡葬习俗进行充分有机结合而缺乏人文性。
郭林认为,在节地生态安葬方面,现有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重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轻殡葬人文和习俗的特点,不利于节地生态安葬在群众中的有效推广。
此外,根据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创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8-2022)》(以下简称殡葬绿皮书),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殡葬法”。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7月发布,实施26年来,殡葬立法理念、立法环境、立法条件、治理对象和执法手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条例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殡葬改革的需要,也无法应对殡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郭林认为,节地生态安葬即是《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和殡葬政策改革所涉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一,但仍缺乏法律法规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修订殡葬管理法规
提供依据保障改革
2016年2月,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海葬、树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地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等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
根据《指导意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着力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例如,在火葬区,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和骨灰立体安葬等方式,倡导选择节地型墓位和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区,倡导选择节地型遗体墓位以及遗体深埋、不留坟头或以树代碑。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