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宏大叙事 究竟拧巴在哪儿?

就拿流浪地球这个故事举例,让地球“力大砖飞”,推出太阳系这个点子,乍看上去似乎是符合现有物理学理论的,但如果真正实施起来,因为这个计划体量太大了,太大就意味着一定会出现无数的小问题干扰这个计划的执行。而一旦某个小问题出了差池,整个计划就会彻底崩溃。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越是过大的计划越是难以走到最后的。


对大计划的过度迷信,是苏联时代因机械宇宙观而陷入的一种对理性过度自信的迷失——即认为一切计划都能像钟表一样,只要计算精确就万事OK。所以在计划在苏联人那里具有崇高的权威性。但问题恰恰在于,历史已经证明苏联的那种“计划控”是注定要流产的——因为变化总比计划快。



于是这就牵扯到了第三个问题——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点子,是不是有民族性的,是不是如一些人所言,“只有东方民族”、甚至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想得出来?

如果你的科幻阅读量稍微多一点,你就会发现不是的。大刘的“大计划式科幻小说”与其说是中国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时一种异化的苏式科幻。

刘慈欣显然非常喜欢苏联科幻小说。于是他的作品非常强烈的前苏联科幻、科普作品的影响。

其实你去翻翻苏联时代很多不太成功的科幻作品、甚至科普小说(《路边野餐》等少数精品除外),他们的小说中也经常是豪气万千的提出很多大计划、要改天换日、目标是星辰大海的。而二三流作品中的很多人物,也多是性格模糊,只是一个标签,一个群体只用一种声音发声的。




但区别在于,苏联这类科幻小说的基调,总体上还是肯定全人类(或者说人民)作为一个集体的智慧,并赞扬普通人的伟大的。

所以我们说,当年的苏联科幻,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

简单说,苏联人是真的相信,地球离了谁都转,他们真的虔诚的相信是人民这个集体在创造历史,和那历史的必然性。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马丽加盟《流浪地球3》影迷炸锅:要搞成明星秀?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现存超85万家影视企业
    《流浪地球3》发布AI问答应用WEi 可提升剧组创作效率 《流浪地球3》正式开机!中国科幻标杆续写新篇章
    为什么是一家游戏社区拍了《流浪地球2》纪录片? 上海第一高楼被冰封 网惊:妥妥的《流浪地球》(图)
    流浪地球2落选奥斯卡 无缘国际影片  (1条评论) 票房40.29亿元!《流浪地球2》角逐奥斯卡
    流浪地球的粉丝 为何容不下满江红?  (1条评论) 电影杀猪盘:5万投资“流浪地球”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