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 北大硕士隐居深山 富豪同学探望哭

北大硕士隐居深山11年,富豪同学驱车探望,见后大哭:要钱和我说


世俗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对于王青松与张梅来说,他们就是想要出去的人。

曾几何时,两人都是恢复高考之后的天子骄子、北大高材生,毕业后更是北大拿着高薪的教师。

但是在1998年和2000年,两人却前后作出了告别世俗、隐居山中的决定。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销声匿迹11年,夫妻俩人却又在2011年向外界释放出想要回归世俗生活的信号,到底怎么回事?寒门贵子

故事的男主角是王青松,1957年生于洛阳新安县。

家在农民家庭,所以王青松从小就知道,要想过更好的生活,只能靠自己努力。

由于成绩非常优秀,而且拥有着远比别人更厉害的记忆能力,1974年王青松被破格调到了信阳地委做了一名机要员。

机要员的工作就是要熟记大量的人事信息,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王青松竟然可以一天把500多个电话号码倒背如流。

这让他在单位工作非常得心应手,颇得领导的信赖。



1979年,国家恢复高考,王青松成为了那一届的高考生,并且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国政系录取。

北大的国政系,绝大多数毕业后都会考编迈入从政道路。

但是王青松并不想走这条路。

他天性好自由,也因为贫穷的家世对世俗奢华的生活充满希冀。

所以在1983年本科毕业那一年,他又考取了北大法律系研究生。

当时国内商业气息焕发勃勃生机,有非常多的企业需要专业人才提供法律援助,王青松认为,这会是自己很好的一条淘金道路。

但是,就在硕士毕业那一年,一场意外之喜突然打乱了他的计划,使得他放弃了走律师赚钱这条路。

当时国内非常流行养生热,有非常多赶时髦的有钱人推崇气功、练武与膳食养生。

凑巧年轻时的王青松师从老家的一位气功师傅,这让他看到了赚钱的新门路。

为了使自己成为养生课的资深讲师,1986年王青松留在了北大任教,并很快凭借自己的声望与扎实的讲课功底,办起了养生课堂。



养生课堂不是公益的,以盈利为目的。

虽然学费高昂,但还是从全国各地吸引了非常多的学生赶来交钱听课。

风口总会过去。

养生热的风潮平息后,养生课带来的盈利也越来越少,王青松只能再次回归课堂,规规矩矩地当起一名大学教师。

两年开办养生课堂的经历,除了挖到第一桶金之外,王青松可谓收益良多。

不仅让自己对哲学焕发出浓厚兴趣,更认识了后来自己的灵魂伴侣张梅。

养生课停办之后,王青松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哲学上,并尝试考取汤一介的哲学博士研究生。

尽管王青松考试的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汤一介教授却认为:

王青松此前因为开办养生课争议太多,并且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过多,很难在哲学领域有高的成就,所以直接拒绝了王青松成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



与此同时,妻子张梅的工作同样难见起色,夫妻俩尝试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渐渐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王青松一生要强,从小到大几乎没有遇到过不顺心的事,导致他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闷与惆怅中。走进大山

1995年,王青松与张梅来到河北与北京交界的山脉度假。

没想到,山村静谧与世俗无争的生活,很快令夫妻俩再也无法割舍,遂在这里租了十几亩地,还租下一座房子,一到节假日就到这里居住。

一边是世俗生活无尽的压力,另一边则是疗愈的山村田园生活。

在试住没多久后,两人便作出了彻底与世俗告别,隐居山林的打算。

1998年,张梅突然从北大离职,离开人们的视野,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就在周围的同学与同事还没有反应过来时,2000年王青松也从北大离职消失了。



对于王青松与张梅的消失,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状况,根本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干什么。

隐居后,王青松拿着此前开养生课赚的钱,一口气承包了当地2500亩土地。

对于这些土地,王青松有自己的规划。

挑一处环境好的地方,首先建一幢供自己与妻子居住的房子。

此外,还要有几十亩拿来种植瓜果蔬菜和其他卖钱的农作物。

剩下的大片土地,他打算拿来种果树或其他林木。

他要把这片地方,打造成自己与妻子的世外桃源。

为了追求纯粹的原生态与别具一格,王青松亲自动手设计并烧制建房子所需要的泥砖与青瓦,然后和工人们一块一块按照图纸垒上去。

房子的旁边,他留下了40多亩的肥水田。王青松在这些田里种植满足日常食物所需的蔬菜和粮食。

比如,玉米、水稻、高粱、白菜、番茄、南瓜、番茄和地瓜,一应俱全。

有了粮食蔬菜,还要有牲畜,王青松与妻子又在离家不远的小山坡,圈起了一个十几亩的小农场,里面养了牛羊、鸡鸭。



后来由于需要运输东西,也养了驮运粮食和货物的骡子。

张梅喜欢在家门口用石磨磨粮食,所以又有了一头毛驴。

每天夫妻俩人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听着远处农场传来的牛羊哞鸣,看着家里的柴门犬吠,渐渐让他们忘记了世俗的生活与纷纷扰扰。

为了让自己的隐居生活不受外界的打扰,夫妻俩人谢绝外界的一切拜访。

哪怕是亲人没有得到他们的允许,也不能轻易踏进这一片“方外之地”。

为了追求绝对自然的环境,夫妻俩人甚至不使用任何有化学与电子污染的产品,像电视、手机,洗发水、洗洁精都不用。

为了满足日常洗涤与卫生需求,张梅会从山上找来皂荚,然后发泡后用来洗衣服或者洗头发。

牙膏也不用,而是用草木灰磨碎,然后做成浆糊状态直接当牙膏用。



山里的粮食在农忙时丰收了,王青松一个人干不过来,也会从外面找几个工人过来。

对于工人,王青松有着自己的条件:

1、不允许他们在山里吸烟或带入电子与化学产品;

2、不管饭,因为夫妻俩做不了适合工人吃的食物;

3、工人必须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出去;

4、不管住;

5、不允许任何人接近他家的房子,因为外人的气味会污染家里的环境。

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很多不熟的人大多不愿意来,来的都是当地与他们夫妻熟稔的乡里乡亲。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对夫妻虽然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是本质上心肠还是非常热的。

山里种的瓜果蔬菜或者农作物吃不完,平日里夫妻俩可没少往山里的百姓那里送。

所以愿意到王青松农场打短工的,大多是不在意条件与工资、知根知底的人。



后来,夫妻俩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小宇。

孩子出生后,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家庭一下变得热闹了起来。

两人的父母来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但夫妻俩从来不让老人们进屋子,而是在家门口的石凳子上坐。

原来长久与外人隔绝的生活已经让张梅养成了一种习惯:

呼吸纯天然空气。

一旦家里混入外人的气味,张梅闻起来都会荤腥得难以呼吸。

为了方便小宇晚上念书写字,王青松破天荒从外面买来了第一个电子产品——太阳能蓄电板。

平日里这块蓄电板晒一天太阳,就可以维持一家人好几天照明用电所需。

看着小宇健健康康地长大,夫妻二人别提有多开心了。

一到晚上一家人围着吃饭其乐融融的样子,更加让夫妻二人打定了一辈子生老于斯的信念。一切为了孩子

但随着小宇慢慢长大,一个令夫妻二人无比困扰的问题马上出现了。

孩子需要接受教育,更需要接受社会与科学的教育才行。



每当在家里抬头看到天上的飞机,外面工人带来的新鲜玩意儿时,小宇总会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围着妈妈寻根问底。

“妈妈,天上飞的大家伙是什么?”

“妈妈,为什么山外的人和我们不一样?”

“妈妈,我听工人叔叔说山外有学校,学校是什么?”


“妈妈,山外面是怎样的?也和我们一样吗?”

……同样的问题,小宇也不止一次追着爸爸问了个遍。

每次夫妻俩每次都会耐心地给孩子解释,天上的是飞机,学校是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

但久而久之随着孩子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夫妻俩却越发惴惴不安起来。

孩子总要长大,也总要接受教育,认识外面的世界。

山里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美好,可王青松与张梅觉得,这或许并不是小宇该有的人生。

他们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活,却没有权力剥夺小宇受教育的机会,更不能自私地阻碍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孩子是两人最爱的人,想想若干年后他只能在山里放羊种地,做一个山野小子,夫妻俩越发觉得后怕。

于是,为了小宇,夫妻俩首次打算回归世俗的生活。

2011年3月19日,曾经北大毕业的新华社记者唐师曾,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听到电话那头是自己失联十几年的老同学王青松,唐师曾激动不已。

唐师曾与王青松是大学室友,同学里就属二人关系最好。

此次决定走出大山回归世俗,王青松第一个便邀请唐师曾进山作客,顺便帮他出谋划策。

唐师曾按照王青松给的地址,一路驱车近百公里,又抄小道走了好几公里,这才来到王青松的农场。



此时王青松正在家门口的石桌上,摆好了候客茶。(茶叶是山里自种自炒的苦丁茶)

见到自己挂念十几年的老同学时,唐师曾几乎惊呆了。

曾经的王青松西装革履,一副文化人的绅士装扮。

眼前的人却蓬头垢面,皮肤粗糙而黝黑,穿的衣服也补丁重重。

再看看当年气质出众的白美人张梅,如今俨然一副山村农妇的模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土气”。

但是,唐师曾注意到,他们的眼睛焕发出的光芒依旧闪烁,连笑容都那么真诚。

这让他一瞬间明白了,老同学当年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

王青松告诉唐师曾,自己想让小宇接受外面的教育,但是自己隐居十几年,一时半会还不知道如何适应外面的生活,也担心小宇一下接触外面的生活会不适应。



与此同时,王青松还表示,自己当初积攒的钱,如今几乎花销殆尽,而小宇回归世俗方方面面都需要钱,自己这几年写了一本作品《新桃花源》,希望唐智曾可以帮自己联系出版社发表。

唐师曾回去后,王青松与张梅要回归世俗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许多人都跑来向唐师曾打听两人的情况。



其中有一名当初与王青松关系相当不错的富商,想方设法地从唐师曾那里弄到了王青松的地址,并驱车几百公里来到了山里。

见到王青松那一刻,这名富商一下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一下抱住王青松说:

“你们本可以过上人人艳羡的生活,为什么要吃这种苦。你们如果需要钱,需要多少和我说,我给!”

后来唐师曾与王青松打听两人重聚的情况,王青松表示自己婉拒了他的帮助。

“从他当时说的话与神态,我看得出来,他正在身处高位的崩溃边缘。”

王青松看来,自己相比这位同学简直好太多了。虽然不富裕,但是内心却富足,没有他那么多的压力与忧虑,这就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2011年下半年,王青松与张梅开始面对外界的生活。

虽然一家人仍旧生活在山里,过着以往隐居的山间农牧日子,但是却不再抵触外界的新鲜事物与人。

家里仍旧不让外人进来,但是有了电视和更多小宇爱看的书籍。



与此同时,夫妻俩也给小宇在山下请了一位老师给他蒙学,准备长大些后再让他回归社会到学校学习。

山里这一家三口的生活,从此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3月,唐师曾向外界透露,如今小宇已经是高中生了。

他现在已经在北京的公办高中寄宿学习,正在老师与父母的悉心教育与关怀下健康成长,不必担心小宇的成长会出现状况。

据悉,如今王青松与张梅仍旧活在山里,但是与外界的交流明显多了起来。

他不仅搞文学创作,还搞了一个对外农产品合作社,种植的大量粮食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往外销。

因为知道他们家的农产品是绝对的绿色无污染,所以他们的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对于一家人的未来,王青松与张梅充满了信心,坦言他们已经在隐居与世俗之间,找到了一条平衡的道路。

参考资料:《洛阳籍北大教师王青松,遁入深山当隐士》——洛阳网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一个家庭最大悲哀:父母向孩子借运 中国家庭主妇46岁学画画 泼辣生猛  (2条评论)
    周国平告诉父母:不规划孩子的一生 南航空姐发内衣照 无节制欲望可怕
    有这16种行为 意味着你不尊重自己 缺爱的人,身上会有这4个异常表现
    秀才爆火 中老年女性被嫌弃的一生 家有两声叫不是好征兆 是哪两声呢
    豆瓣8.7 《芭比》觉醒就不会再回头 美国华人妈妈正在批量制造谷爱凌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