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四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金庸

张家明:县城少年的江湖启蒙


我最早读金庸小说是初一的时候,离家去 70 公里外的县城上中学,才读到了第一本金庸小说,《笑傲江湖》。

在这之前,我读过不少 " 戊戟 " 写的武侠小说,如《黑豹传奇》《黑鹰传奇》《武林传奇》等。这是岭南乡间颇为流行的一个小说家,文笔一般,学识更是平庸。因此,读到金庸小说之后,那种感受是革命性的,无论是对文学启蒙还是对情感体验而言,金庸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的价值观。

我永远记得那年在课堂上偷偷读《笑傲江湖》的时光,语文老师在上面用沉闷的语调讲解着乏味无趣的课文,而我彻底在沉浸金庸武侠小说中,仿佛周围都是五岳剑派的刀光剑影。

我还记得读到曲洋与刘正风慨然自尽一章时,他们笑傲江湖的友情、古典悲剧一般的结局,让当年那个县城少年多少体会到了什么叫 " 壮怀激烈 "。

" 今后纵然世上再有曲洋,不见得又有刘正风,有刘正风,不见得又有曲洋。就算又有曲洋、刘正风一般的人物,二人又未必生于同时,相遇结交!"

《难念的经》里的这句歌词,"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说的不就是这样的江湖情义吗?

但此时此刻听起来,"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何曾不是给金庸先生挽歌。



图源:电视剧版《笑傲江湖》剧照




曹徙南:梦里刀光剑影

我开始接触接触金庸,还得感谢张纪中。塞外、天山、江南、中原,张纪中的金庸剧构成了我对于江湖最早的认知。2014 年到广州念大学,才知道这边人人都说还是港版金庸剧好看,我人在屋檐下不敢造次,只能在心里小声嘀咕,棚里搭的景也能算江湖吗?

奈何电视剧拍得慢呀,张大胡子几年才能拍完一部金庸,我等不了。那时候上小学,也认得些字了,就去找原着看。可是新华书店里一套老三联的正版《天龙八部》就能差不多用掉一张大团结,又用塑料皮封得严严实实的,哪里买得起。只能去路边小书摊借着看,一天五毛钱。虽然心疼钱,但还是舍不得囫囵吞枣,把在小学门口吃辣条、喝冰袋、抠奖的钱都省下来,就为了给金庸凑份子钱。

连着看了大半个月,零花钱不够用了。还好我妈当时开了个电子商品店,我讨来了一个旧的 mp3,说是为了学英语。偷偷把金庸小说都下载进去了,mp3 屏幕多小啊,一次只能看十来个字。我就这么躲在被子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一部部把金庸看完了。

还记得《雪山飞狐》的最后,胡斐和苗人凤在雪山上决战," 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故事在胡斐这最后一刀上戛然而止。当时还以为是盗版电子书质量问题,气得做了一夜怪梦,梦里刀光剑影,也不知道这一刀劈还是没劈。第二天早早起来,狠下心拿着压箱底的钱去新华书店买了正版的《雪山飞狐》,翻到最后一页,忍不住大笑起来。看完金庸全集,才知道他老人家已经封笔了,90 后运气好,赶上了武侠时代最后的几声余响。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7月26日追剧日历,金庸武侠剧《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今日开播 你无比追忆的蔡澜、金庸们,其实水平不算高
    被围攻光明顶?伊朗驻中使馆突发金庸明教祷文 90年代台湾十大经典武侠剧,古龙剧上榜三部,金庸剧占据前二
    为何没有人翻拍金庸《连城诀》(图 大作家金庸评价:青霞的美无人可匹敌
    金庸取名最常用的一个字!现实中很少人会用 她是行走的"春药",金庸为她中毒
    金庸笔下的"五大恶妇"!第一名不可饶恕 金庸爱而不得 周恩来敬酒 她21岁嫁银行职员退隐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黃礽耀 sfiawong 2022-10-31 11:13
    我亦曾写过讚嘆金庸的成就,包括文章,甚至诗歌!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