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 几千元的智能健身镜 败给抖音直播
这名健身up主曾花费13000元购买了一面Mirror健身镜,这款健身镜主打“一平米隐形家庭健身房”的概念,能够为用户提供拳击、瑜伽、力量等适合在家中锻炼的健身项目。此外,该款健身镜还能够实现即时交互、显示心率、根据算法提供个人训练计划等。
虽然功能看起来很丰富,但并不是很实用。这名健身up主表示,AI算法远不如真实私人教练人性化,所谓的定制个人计划,只是根据之前的训练历史记录推荐类似的课程,尽管摄像头能够捕捉用户动作并给予提示,但缺乏针对性的纠正与指导,使用者很难意识到问题所在。
“智能健身镜听起来高端,其实更像是一块在健身时能看到自己的大屏幕,甚至它作为镜子而言也不是很好用,镜面太暗了。”他如是总结说。
在小红书上搜索智能健身镜,能出现2万篇笔记,不过其中有不少是吐槽被收了智商税的。一个名为“一支小尾巴”的网友称,“偷懒却花了冤枉钱,健身镜是自己买过的最不实用的东西。”花大几千买回家,目前放在家里吃灰,课程太小儿科了,还不如跟着keep、刘畊宏练。这位网友建议,真想健身的话,还是去健身房靠谱,虽然也花钱,但是真有效果。
健身爱好者蔡雅说,她家的FITURE健身镜排在家电闲置率第一的位置,当时是朋友当生日礼物送给她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她减肥,没想到送来一年多,她几乎没用过。
“当时为了摆放这个镜子,我和老公还吵了一架,感觉放哪都不好,不能对着床,对着门,还得要求有一片空地,最后放在了餐桌边上。”蔡雅说,好不容易安置好后,打开用了一下傻眼了,里面的课程如果不交年费压根没办法用,最后她把这个镜子低价挂在闲鱼卖了。
《财经天下》周刊在闲鱼上搜健身镜,发现有不少人在低价转让FITURE、Mirror、小度添添等品牌的健身镜。给出的转让理由普遍是:“懒人冲动消费,几乎没用过,低价转让。”
争相入局分一杯羹
智能健身镜已有几年发展史,鼻祖是美国健身镜品牌Mirror。Mirror于2018年打造了全球首款高科技健身镜,与“高科技”对应的是,智能健身镜的售价也很“高”,价格几乎近万元。除了为镜子本身买单,使用者每月还需花费250元左右的内容服务费,才能观看镜子里的健身视频。
尽管价格高昂,但Mirror智能健身镜甫一问市,便引起了消费者与资本方的关注,甚至被《TIME》称为“2018年度最佳发明之一”。2020年,知名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花5亿美元收购了Mirror,这也是其有史以来的第一笔收购。
Mirror火了后,国内的企业闻风而动,成立于2019年的FITURE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FITURE直接对标国外智能健身镜品牌Mirror、Tonal和Tempo,在成立两年内连续获得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4亿美元,投资方十分豪华,集结了包括君联、红杉、腾讯等14家机构,去年4月投后估值飙升至15亿美元。
FITURE延续了Mirror的风格,价格同样高昂,尊享版魔镜售价高达7800元。一个月后,国内掀起了智能健身镜的跟风浪潮,不少品牌紧随其后推出健身镜产品。2021年5月19日,跑步机品牌亿健发布健身镜;同月智能运动平台咕咚与乐刻先后推出健身镜,十天内有三款健身镜问世。
就连科技公司也来分一杯羹。百度发布添添智能健身镜,华为(专题)申请健身品牌“为鉴”的商标注册,不久后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健身镜也许将问世。此外,小米、科大讯飞、海尔等大公司也有入局健身镜行业的传闻。
短短几个月,国内相继涌现了十余个健身镜品牌,百镜大战一触即发。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智能健身镜领域已有10余家企业产生超20起融资,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十亿元不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虽然功能看起来很丰富,但并不是很实用。这名健身up主表示,AI算法远不如真实私人教练人性化,所谓的定制个人计划,只是根据之前的训练历史记录推荐类似的课程,尽管摄像头能够捕捉用户动作并给予提示,但缺乏针对性的纠正与指导,使用者很难意识到问题所在。
“智能健身镜听起来高端,其实更像是一块在健身时能看到自己的大屏幕,甚至它作为镜子而言也不是很好用,镜面太暗了。”他如是总结说。
在小红书上搜索智能健身镜,能出现2万篇笔记,不过其中有不少是吐槽被收了智商税的。一个名为“一支小尾巴”的网友称,“偷懒却花了冤枉钱,健身镜是自己买过的最不实用的东西。”花大几千买回家,目前放在家里吃灰,课程太小儿科了,还不如跟着keep、刘畊宏练。这位网友建议,真想健身的话,还是去健身房靠谱,虽然也花钱,但是真有效果。
健身爱好者蔡雅说,她家的FITURE健身镜排在家电闲置率第一的位置,当时是朋友当生日礼物送给她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她减肥,没想到送来一年多,她几乎没用过。
“当时为了摆放这个镜子,我和老公还吵了一架,感觉放哪都不好,不能对着床,对着门,还得要求有一片空地,最后放在了餐桌边上。”蔡雅说,好不容易安置好后,打开用了一下傻眼了,里面的课程如果不交年费压根没办法用,最后她把这个镜子低价挂在闲鱼卖了。
《财经天下》周刊在闲鱼上搜健身镜,发现有不少人在低价转让FITURE、Mirror、小度添添等品牌的健身镜。给出的转让理由普遍是:“懒人冲动消费,几乎没用过,低价转让。”
争相入局分一杯羹
智能健身镜已有几年发展史,鼻祖是美国健身镜品牌Mirror。Mirror于2018年打造了全球首款高科技健身镜,与“高科技”对应的是,智能健身镜的售价也很“高”,价格几乎近万元。除了为镜子本身买单,使用者每月还需花费250元左右的内容服务费,才能观看镜子里的健身视频。
尽管价格高昂,但Mirror智能健身镜甫一问市,便引起了消费者与资本方的关注,甚至被《TIME》称为“2018年度最佳发明之一”。2020年,知名运动服饰品牌Lululemon花5亿美元收购了Mirror,这也是其有史以来的第一笔收购。
Mirror火了后,国内的企业闻风而动,成立于2019年的FITURE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FITURE直接对标国外智能健身镜品牌Mirror、Tonal和Tempo,在成立两年内连续获得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4亿美元,投资方十分豪华,集结了包括君联、红杉、腾讯等14家机构,去年4月投后估值飙升至15亿美元。
FITURE延续了Mirror的风格,价格同样高昂,尊享版魔镜售价高达7800元。一个月后,国内掀起了智能健身镜的跟风浪潮,不少品牌紧随其后推出健身镜产品。2021年5月19日,跑步机品牌亿健发布健身镜;同月智能运动平台咕咚与乐刻先后推出健身镜,十天内有三款健身镜问世。
就连科技公司也来分一杯羹。百度发布添添智能健身镜,华为(专题)申请健身品牌“为鉴”的商标注册,不久后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健身镜也许将问世。此外,小米、科大讯飞、海尔等大公司也有入局健身镜行业的传闻。
短短几个月,国内相继涌现了十余个健身镜品牌,百镜大战一触即发。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智能健身镜领域已有10余家企业产生超20起融资,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十亿元不等。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