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到生死存亡关头?背后国家现分歧

  第二条基本原理,就是国际关系历史上18、19世纪的所谓“强权即公理”。国家实力是采取行动之前最大的筹码。这个实力必须是可控可支配的实力。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面对俄罗斯时,无法单独制衡和挑战,因此它采取了倒向西方的战略。但是就像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的那样,为什么拿破仑死的时候这根手指不会感到疼,因为那根手指不是拿破仑的。


  

  泽连斯基视察利西昌斯克

  无论美、德、法有多少军队,这个实力并不是乌克兰的。乌克兰总统发表演说时,经常给人一种他已经是地球酋长的感觉,美国法国德国似乎有义务也必须按照乌克兰总统的意愿投放自己的资源。这种情况非常出名的就是,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处理跟美国关系的一重考量。简单来说就是你家的钱我来帮你花,这种事情在国际社会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个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些所谓的老牌西方国家,都是有自己的一套利益驱动公式和机制的,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仅仅靠营造出来的道义感召力或者舆论场上的声势,就获得超然的影响力,这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并不具备任何可实现性。

  如果一个国家将自家的核心利益建立在这种愿景之上,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并将持续证明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仅仅是写文章做分析,这不失为一家之言,其实也不会对国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国家领导人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改革建立在西方的善良上,历史已经证明过,苏联因此而解体。


  而乌克兰不管基于何种原因,认为西方国家应该按照乌克兰的时间表和需求向其无节制地提供资源,从而打赢一场与俄罗斯的战争的话,这至少会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当然,目前这个案例还处在演变发展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但就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出现的概率还属于学理规范意义上的小概率事件。

  按照大概率的方向去发展和统计,我们可能又将见证一幕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基于一系列错误决策的耦合而形成的悲剧性命运可能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并可能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应该加以认真全面细致地观察,从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使得正行走在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行稳致远,奔向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