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 一个意大利人在中国的四十年

  ▲上海,1982


  此后他还捕捉了许多商铺橱窗里展示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比如一些蜡制的葡萄和文艺复兴风格的水果油画(上海当时根本买不到水果)、放置五大件模型的家具店、一男一女既在私家车里也在车外的PS照、写着英文的雀巢咖啡手绘广告(当然那时市面上没有咖啡)。

  

  ▲厦门,1983

  要是不考虑这些时代因素,这厚重的包含了190张照片的大开本影集,可能很快也就翻完了。在老安的镜头里,你找不到愁苦的大眼睛与过分强烈的表情,乍看之下似乎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稍稍放慢速度,你就会发现里面遍布的中西起初碰撞的符号,而这些记录的眼光绝非沉闷宏大的国际叙事,不过是日常而细小的顽童视角——

  一张长板凳上方挂了两幅人文花鸟画,中间却摆了尊维纳斯半身雕塑;上海租界的洋房变成了礼堂,有人不明所以坐在了原有的壁炉里面;普通的售票处经过布置,挂上了珠帘,平添园林式的情趣。

  1980年代没有隐私概念,大街上就能轻易发现人们的生活痕迹与审美喜好。那时去外面住招待所,房门都没法锁,到点了,服务员旁若无人地进来打扫卫生、整理床被。有一回老安继续装睡,被服务员紧紧地裹在被窝里面。他毫无所谓,不觉得被惊扰,除了爬出来稍费点劲,反而觉得是在过着有组织的集体生活,心里很温暖。

  他也时常拍摄人群的聚集,“就像中国天天发生的那样,不知为什么聚集——各有各的完美布局。茶楼、牌房、啤酒屋,那些刚刚准许打扮的年轻人幸福地坐着。”那时自然也没有人提“肖像权”,在他拍于苏州茶馆的一张出现虚影的群像照里,十来个人齐刷刷望向镜头,除了两个人晃了晃,其余的人在成像的几秒种内都岿然未动。有的透过厨房的窗户斜睨,有的一手握杯一手握拳,表情淡定。往细了看,能发现柱梁挂的木牌上写着“饮茶就坐,每杯一人”,还能看到各人拎的不同款式的皮包……

  


  ▲苏州,1982

  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铮看过后感慨,“照片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报道性质,情节丰富,另一种则是像老安这样,可能并不志在把事情讲清楚,而是想要把现实的气氛定格下来,把生活的趣味端出来。拍摄者要给大家看的是活生生的氛围中的人的状态。”

  “我置身中国的时代巨变,感到得心应手”

  每当听到类似的评价,老安总是谦虚地表示,“现实已经足够精彩,个人风格微不足道。”他不喜欢用变焦镜头,也不爱用广角,更青睐接近肉眼的视觉效果——纵然有特定的拍摄取舍,他仍将这些照片得以问世的根源归功于机遇和偶然,“我觉得我的中国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好时机,都赶上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