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因他天翻地覆 这巨婴如何

  如此之俄国,岂能安分守己?就算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下能消停一时,但迟早还是要出手的。


  俾斯麦领导的德国在普法战争获得大胜

  从德国看,它的最大敌人是法国。尽管在普法战争后,抢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重要工业区,并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孤立了法国,但是德国仍顾虑俄法结成同盟。

  因为俄国不想在自己的西边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它的这个心思,在1875年的德法危机时暴露无遗。因为德国对法国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因俄国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也让德国看明白了,在法国问题上俄国的底线。

  而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英国主要对手不是德、法,而是俄国。因为在中东、伊朗、黑海、地中海所有利益上英俄都有冲突。所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手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起,搞了一个“反俄大合唱”,使俄国不得不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利益,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目标也落了空。

  总之,弄明白了俄国、英国和自己,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艺术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俾斯麦为新生德国布下的外交牌局。

  

  退休后的俾斯麦在私人庄园骑马

  ▌巨婴威廉二世

  到了1888年,好大喜功而自卑的威廉二世成功上位。他是一个被公认没有正确成熟心态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一国之主。从此新生德国的梦魇开始了。

  威廉二世先是在1890年把德国的建筑师、领航者75岁的俾斯麦赶回了家。其实这也预示着德国从此开始,俾斯麦的牌局已经走到头了,往后的牌怎么打要由威廉二世来决定。此举当然也引起了欧洲国家警觉。

  此时最不安的是俄国。因为当时俄国和德国先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快要到期了。而在东亚俄国和日本剑拔弩张,因此极想延长《再保险条约》六年,以解除后顾之忧。


  

  从左至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英皇乔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

  但是威廉二世听了亲信的意见,认为俄法政体、意识形态迥异没有结盟的可能。这样,牵制法国就用不着俄国了。基于此,德国对俄国的示好并没放在心上,而去接近英国,想与英国结盟。

  即便如此,俄国仍未死心,最后建议恢复曾经的“三皇同盟”,并以让一个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亚国王为条件,示好德国和奥匈,进而换取政治妥协。

  然而,此时的威廉二世不但不顾俄国的示好,还居然在跟俄国没有彻底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就告诉铁杆盟友奥匈帝国,德国已与俄国没有关系了,以后咱们要加强合作。这严重背离了俾斯麦当年跟奥匈帝国、俄国缔结“三皇同盟”的初衷。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