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共存vs你死我活 中国的闭关
中国抗疫措施是否继续以社区封闭为手段、感染清零为目标?中国新一轮疫情引发“如何对待这一病毒”的讨论。

面对各种变种的出现,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还能奉行多久?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7月29日在微博上表示,“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
他认为,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至于怎样共存,张文宏写道,“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他认为,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最新一轮疫情是在中国国内疫苗施打已超过17亿剂的背景下发生,这一点与一年半前毫无疫苗、也缺乏对新冠病毒认知的情况有很大变化,然而,抗疫措施仍然以社区封闭为手段、感染清零为目标。民间发问,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呢?张文宏的文章是寻求摆脱国内防疫困境的一种解答。

南京7月20日出现疫情后进行了多次全员测试
零容忍难持续,百密必有一疏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经济学家陈希支持张文宏的观点,他日前对美联社表示,:“我不认为‘零容忍’可以持续。即使你能封锁中国的所有地区,人们仍然可能会死亡,而且更多人可能是因为饥饿或失去工作而死亡。”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中国因为疫情封锁大部分地区,切断了总共6000万人口的交通要道。中国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但这也造成中国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直到北京在2020年3月允许商业和国内旅行恢复后才逐渐好转。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中8月6日在《财新网》撰文指出,面对快速传播的德尔塔病毒,即便是严格的国际旅行限制措施也难以完全阻止它突破国家疆界的封锁。“百密必有一疏,而病毒只要抓到这样一次机会,就可以迅速传播形成燎原之势。”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119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面对各种变种的出现,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还能奉行多久?
(德国之声中文网)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7月29日在微博上表示,“南京疫情促使全国经受压力测试,为未来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思考”。
他认为,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至于怎样共存,张文宏写道,“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他认为,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最新一轮疫情是在中国国内疫苗施打已超过17亿剂的背景下发生,这一点与一年半前毫无疫苗、也缺乏对新冠病毒认知的情况有很大变化,然而,抗疫措施仍然以社区封闭为手段、感染清零为目标。民间发问,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呢?张文宏的文章是寻求摆脱国内防疫困境的一种解答。

南京7月20日出现疫情后进行了多次全员测试
零容忍难持续,百密必有一疏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经济学家陈希支持张文宏的观点,他日前对美联社表示,:“我不认为‘零容忍’可以持续。即使你能封锁中国的所有地区,人们仍然可能会死亡,而且更多人可能是因为饥饿或失去工作而死亡。”
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中国因为疫情封锁大部分地区,切断了总共6000万人口的交通要道。中国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但这也造成中国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萎缩,直到北京在2020年3月允许商业和国内旅行恢复后才逐渐好转。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中8月6日在《财新网》撰文指出,面对快速传播的德尔塔病毒,即便是严格的国际旅行限制措施也难以完全阻止它突破国家疆界的封锁。“百密必有一疏,而病毒只要抓到这样一次机会,就可以迅速传播形成燎原之势。”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