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破冰之旅

  


  2019年年初上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让无数影迷“回味无穷”。一些关于前沿技术的思辨也不断从优秀的科幻影视作品中诞生,引导影视作品科技创新走上康庄大道。

  我国有学者指出,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这让我们感到自己很自由、成功地征服了自然。可问题是,我们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当人类运用现代的技术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控制的时候,它同时意味着人对自己也进行了完全的征服和控制。现代人经常谈的所谓异化状态,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成了机器的工具,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要进行什么样的科技创新,这个关于方向的问题有时是通过科幻文艺特别是影视作品在社会中放大,进而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和探讨,指引未来的创新方向。

  有人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科学与影视融合必要性调查,接受调查的551名“95后”学生中,有90.3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将科学顾问引入相关影视剧组,以提升科学内容在艺术表达过程中的准确性。在调查中, 《阿凡达》《生活大爆炸》等好莱坞制作的影视作品以及《动物世界》等我国优秀科普节目,成为这些“95后”大学生心目中印象深刻的科学传播与影视融合的典范。

  2019年以来,科学元素在我国文艺影视作品中不断丰富,我国优秀的科学文艺影视作品特别是自编自导的科幻大片已经具备土壤。

  2019年以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科技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许多科技前沿成果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通过影视这种大众文艺形式将科学普及门槛降低,能最直观地将科学形象、科学知识等传递给大众,让他们看到更多富有科学精神的影视文化产品。

  2019年,“破冰之旅”已经展开。《流浪地球》等的成功无疑给科幻电影打了一剂“强心针”。科幻电影中越来越多出现中国面孔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会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既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也“与世界各国拥有共同的未来”。中国能够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国着名科幻和科普作家刘兴诗曾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列举了我国古代能够展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动人故事,他认为,在未来创作中,需要组织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和电影人一起策划创作剧本,才能创作出科学文艺影视的精品力作。(林 颐)

  图为《流浪地球》宣传海报

  来源: 科技日报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马丽加盟《流浪地球3》影迷炸锅:要搞成明星秀?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现存超85万家影视企业
    《流浪地球3》发布AI问答应用WEi 可提升剧组创作效率 《流浪地球3》正式开机!中国科幻标杆续写新篇章
    为什么是一家游戏社区拍了《流浪地球2》纪录片? 上海第一高楼被冰封 网惊:妥妥的《流浪地球》(图)
    流浪地球2落选奥斯卡 无缘国际影片  (1条评论) 票房40.29亿元!《流浪地球2》角逐奥斯卡
    流浪地球的粉丝 为何容不下满江红?  (1条评论) 电影杀猪盘:5万投资“流浪地球”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