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金庸武侠有位低调高手从不用第2招
金庸先生用笔塑造了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也塑造了很多身在江湖的“侠客”。金庸的武侠作品中,主角往往都深陷武林纷争,树欲止而风不静,他们不得已会经历一场场血战。通过这些激动人心的大战,金庸笔下的主角可以扬名立万,威震江湖。
《天龙八部》中,乔峰独战聚贤庄,一碗碗“绝交酒”喝出了男儿的悲凉;《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小有成就,他在一个滂沱的雨夜一剑刺瞎了15位高手的眼睛;《神雕侠侣》中,郭靖战死襄阳,舍生成仁,成为金庸笔下独一无二的“侠之大者”。金庸武侠中,主角是低调不起来的,他们注定要在江湖上叱咤风云。但除了主角之外,金庸武侠中还有不少行事低调而且实力强悍的高手。

出手虽然不多,但从来不用第二招
在金庸的每部武侠作品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武功冠绝天下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一定是书中的主角,也有可能是一个出场次数不多的配角。咱们拿《天龙八部》举个例子,《天龙八部》中有三位主角,乔峰、段誉、虚竹。但《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却是少林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扫地僧。乔峰一招用了十成力的“飞龙在天”,居然破不了扫地僧的护身气墙。
扫地僧的武功几乎已经摸到了金庸武侠的天花板,但他也到不了“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的境界。扫地僧虽然可以一招制服慕容博,一招击退鸠摩智,但在乔峰、萧远山父子的联手下,扫地僧接连用了3招才化解掉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金庸笔下还有这样的人物?有,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祖师,张三丰。

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虽然段誉、张无忌、杨过等人带着先天的“主角光环”,他们总能在掉下悬崖后捡到武功秘籍,总能年纪轻轻就有绝顶高手的内力,但他们的“武学境界”并不高。“武学境界”并不单单指武功高低,还包括能否开创出绝世武功。金庸笔下的主角们,除了杨过开创出“黯然销魂掌”之外,似乎没有哪位开创出了绝世武功。
而《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他的武学境界就在主角张无忌之上。张三丰被刚相偷袭后,张无忌在武当山上帮助张三丰疗伤,也同时向张三丰请教武功。几个月下来,张无忌的武功又有不少精进,他对张三丰的评价是“深不可测,惊为天人”。像张三丰这种“既练武又修仙”的角色,金庸很难正面刻画他的武功到底有多强。

低调高手
像张三丰这样的高手,金庸不能给他安排过多的出手次数,不然就很难控制一部武侠小说的战力体系。金庸写了张无忌对张三丰的评价是“深不可测,惊为天人”,此外金庸还说张三丰的武功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境界。既然已经把老张捧到了这个高度,那应该怎样体现这四个词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张三丰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他无论打谁,都是一招制胜。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一共出手三次,每次都是一招制敌。张三丰第一次出手,是在武当山上。当时鹤笔翁挟持着张无忌,张三丰在十几丈之外,他宛如瞬移般一招按住了鹤笔翁。我们很难想象鹤笔翁当时的心情,他应该觉得眼前的张三丰已经强得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畴。鹤笔翁也算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一流高手,可他在张三丰面前不仅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逃命的机会也没有。

张三丰第二次出手,是他带着张无忌包围少林后回武当的路上,他在船上遇到追杀常遇春的蒙古武士。为救常遇春,张三丰出手了。原着描写如下:“张三丰袍袖挥动,众番僧但觉疾风扑面,人人气息闭塞,半晌不能呼吸,袍袖一停,众人面色惨白,齐声惊呼,争先恐后的跃回大船,急划而去。”张三丰打这些武士,他知道对手武功不咋地,张三丰是手下留情了的,只挥了挥袖子,就让他们喘不上来气。
张三丰第三次出手,是他在武当山上被刚相偷袭。刚相,也就是“空相”。为了偷袭张三丰,刚相下了很大功夫。当时武当宋远桥、俞莲舟等人迟迟不归,刚相又带来了空性的头颅,张三丰心乱如麻。他俯身搀扶号啕大哭的刚相时,被刚相一掌打中要害。但张三丰反手一掌,就拍死了刚相,他的反应堪称卓绝。张三丰这三次出手,都没有用第二招,而且也没用任何招式。

低调高手——张三丰
金庸武侠中,越是武功高强的配角,行事做人就越低调。扫地僧很低调,风清扬很低调,张三丰也很低调。相比之下,南海鳄神岳老三、大轮明王鸠摩智等人就不低调。《倚天屠龙记》中,江湖上的风起云涌张三丰几乎都没参与。张三丰没有去抢屠龙刀,他也没有帮助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更没有参加屠狮大会教训周芷若。
张三丰一直在闭关练武,他安安稳稳的待在武当山上钻研武学。咱们从他那仅有的三次出手就能看出来,其中有两次发生在武当山上。如果不是为了给张无忌疗伤,张三丰不一定会下山。当然了,如果张三丰参与了这些江湖上的大事,也就没有张无忌什么事了。如果张三丰带着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哪怕阳顶天在世,他也顶不住张三丰啊。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天龙八部》中,乔峰独战聚贤庄,一碗碗“绝交酒”喝出了男儿的悲凉;《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小有成就,他在一个滂沱的雨夜一剑刺瞎了15位高手的眼睛;《神雕侠侣》中,郭靖战死襄阳,舍生成仁,成为金庸笔下独一无二的“侠之大者”。金庸武侠中,主角是低调不起来的,他们注定要在江湖上叱咤风云。但除了主角之外,金庸武侠中还有不少行事低调而且实力强悍的高手。
出手虽然不多,但从来不用第二招
在金庸的每部武侠作品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武功冠绝天下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一定是书中的主角,也有可能是一个出场次数不多的配角。咱们拿《天龙八部》举个例子,《天龙八部》中有三位主角,乔峰、段誉、虚竹。但《天龙八部》中武功最强的却是少林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扫地僧。乔峰一招用了十成力的“飞龙在天”,居然破不了扫地僧的护身气墙。
扫地僧的武功几乎已经摸到了金庸武侠的天花板,但他也到不了“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的境界。扫地僧虽然可以一招制服慕容博,一招击退鸠摩智,但在乔峰、萧远山父子的联手下,扫地僧接连用了3招才化解掉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金庸笔下还有这样的人物?有,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祖师,张三丰。
武当开山祖师——张三丰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虽然段誉、张无忌、杨过等人带着先天的“主角光环”,他们总能在掉下悬崖后捡到武功秘籍,总能年纪轻轻就有绝顶高手的内力,但他们的“武学境界”并不高。“武学境界”并不单单指武功高低,还包括能否开创出绝世武功。金庸笔下的主角们,除了杨过开创出“黯然销魂掌”之外,似乎没有哪位开创出了绝世武功。
而《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他的武学境界就在主角张无忌之上。张三丰被刚相偷袭后,张无忌在武当山上帮助张三丰疗伤,也同时向张三丰请教武功。几个月下来,张无忌的武功又有不少精进,他对张三丰的评价是“深不可测,惊为天人”。像张三丰这种“既练武又修仙”的角色,金庸很难正面刻画他的武功到底有多强。
低调高手
像张三丰这样的高手,金庸不能给他安排过多的出手次数,不然就很难控制一部武侠小说的战力体系。金庸写了张无忌对张三丰的评价是“深不可测,惊为天人”,此外金庸还说张三丰的武功到了“从心所欲、无不如意”的境界。既然已经把老张捧到了这个高度,那应该怎样体现这四个词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张三丰出手从来不用第二招,他无论打谁,都是一招制胜。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一共出手三次,每次都是一招制敌。张三丰第一次出手,是在武当山上。当时鹤笔翁挟持着张无忌,张三丰在十几丈之外,他宛如瞬移般一招按住了鹤笔翁。我们很难想象鹤笔翁当时的心情,他应该觉得眼前的张三丰已经强得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范畴。鹤笔翁也算是《倚天屠龙记》中的一流高手,可他在张三丰面前不仅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逃命的机会也没有。
张三丰第二次出手,是他带着张无忌包围少林后回武当的路上,他在船上遇到追杀常遇春的蒙古武士。为救常遇春,张三丰出手了。原着描写如下:“张三丰袍袖挥动,众番僧但觉疾风扑面,人人气息闭塞,半晌不能呼吸,袍袖一停,众人面色惨白,齐声惊呼,争先恐后的跃回大船,急划而去。”张三丰打这些武士,他知道对手武功不咋地,张三丰是手下留情了的,只挥了挥袖子,就让他们喘不上来气。
张三丰第三次出手,是他在武当山上被刚相偷袭。刚相,也就是“空相”。为了偷袭张三丰,刚相下了很大功夫。当时武当宋远桥、俞莲舟等人迟迟不归,刚相又带来了空性的头颅,张三丰心乱如麻。他俯身搀扶号啕大哭的刚相时,被刚相一掌打中要害。但张三丰反手一掌,就拍死了刚相,他的反应堪称卓绝。张三丰这三次出手,都没有用第二招,而且也没用任何招式。
低调高手——张三丰
金庸武侠中,越是武功高强的配角,行事做人就越低调。扫地僧很低调,风清扬很低调,张三丰也很低调。相比之下,南海鳄神岳老三、大轮明王鸠摩智等人就不低调。《倚天屠龙记》中,江湖上的风起云涌张三丰几乎都没参与。张三丰没有去抢屠龙刀,他也没有帮助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更没有参加屠狮大会教训周芷若。
张三丰一直在闭关练武,他安安稳稳的待在武当山上钻研武学。咱们从他那仅有的三次出手就能看出来,其中有两次发生在武当山上。如果不是为了给张无忌疗伤,张三丰不一定会下山。当然了,如果张三丰参与了这些江湖上的大事,也就没有张无忌什么事了。如果张三丰带着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哪怕阳顶天在世,他也顶不住张三丰啊。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