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修行 不要轻易的交白卷
1
胡歌在《朗读者》第二期节目时,为大家探寻“生命”这个话题。
董卿问:2006年8月29号发生的那件事情,你还愿意回忆吗?
胡歌说:有一段时间特别不愿意提及那段事情,因为那个车祸失去了好朋友,也背负了很多。
但现在经常思考,因为刚好12年了,是一个轮回,正如《琅琊榜》梅长苏所说:既然活下来了,就不能白白活着。
猝不及防的车祸,助理张冕不幸去世,前后历经几次大的手术,一百多针在脸和脖子上,这对一个演员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励志的是,胡歌一年后走了出来,重新登上舞台,眼睛上的那些伤疤,告诉我们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残酷。
经历了苦难,活下来的意义是什么?胡歌说,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望,他一直在寻找,他在云南昭通以张冕的名字建了一所学校,这是他能做的。
胡歌说: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多少在苦难中砥砺前行的人,也曾彷徨、迷茫、委屈、孤独,但依然选择不断走在一条探索的道路上,毕竟生命本身的存在,不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吗?
人生为什么要经历苦难,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2
彩云刚结婚不到半年,五十多岁的父亲查出了癌症,还是末期。
开始的时候,彩云想现在的医疗技术发展这么快,抱着希望,于是两年的时间,西医,中医,偏方,彩云能想到的,对治疗有作用的,都去尝试,可父亲还是走了。
从小到大,父亲是心底里最疼爱她的人,是那个可以让她随时依偎的大山,可是,曾经的温暖还历历在目,父亲却再也没了温度,彩云心里的大山轰然倒塌。
彩云不能理解,常常发呆,我的爸爸如此善良、如此优秀,为什么要罹患癌症呢?
于是她想父亲,想的睡不着觉,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独自驱车几百里到父亲的墓地上一次又一次,有时哭泣,有时诉说,就是感觉仿佛父亲还在一样。
她自己不知道,其实这是轻微抑郁症的表现,常常的,眼神游离,目光呆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想着怎么才能见到父亲。
在一次返程,把车停在家门口附近之后,彩云吃了一瓶安眠药,她以为这样自己就可以见到父亲了。
彩云不省人事后,老公终于找到她的车,将玻璃砸烂,送往医院,捡回一条命。
醒来后,看到憔悴的母亲红肿的双眼,爱人焦急不安的脸庞,才发现自己这段日子里怎么这么任性呢?答应了父亲要好好照顾母亲的啊,如果再让母亲失去女儿,自己该是多么不孝?
还有爱人刚与自己结婚不久父亲就生病了,却也只是默默的医院家里来回奔波,出钱出力,没有怨言,看着家人,彩云嚎啕大哭····
之后的日子里,治疗抑郁症,持续了一年多,才好起来。现在的彩云,每次想父亲的时候,她会把家人的照片拿出来,一一告诉父亲自己升职了,孩子会跑了,母亲去学跳舞了~~
彩云说:这才是父亲希望看到的,家人都好好的在一起。活着真好,沐浴在阳光下,感受和风细雨,即便大雨滂沱,即使情绪糟糕透顶,再也不会轻生了。
看着面前的彩云,宁静又淡然,仿佛那些痛只是别人的故事。我终于理解了那句:那些让你难过的事情,那些让你哭过的苦难,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
3
有人说,读懂了余华的《活着》,你就读懂了人生,读懂了中国。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可谓是命运多舛。前半生靠着祖业吃喝嫖赌,花花公子一个。因为赌博,家产败光,一家人从高高在上的“地主老爷”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贫农”。福贵的爹,被气死了;怀着二胎的媳妇,被老岳父接走了。
后半生,命运似乎很少眷顾他。福贵狠下苦力,只能勉强糊口度日。幸好媳妇带着儿子回归,可是不巧福贵又被抓去当壮丁,经历战争,成了共产党的俘虏,三年后辗转回家时母亲已去世,闺女发高烧成了哑女。
苦难远远没有结束。儿子十三岁那年因救人被抽血死了;闺女生孩子失血过多死在手术台上;媳妇得了“不动症”相继去世;
女婿工作时意外被两块水泥板夹死;含辛茹苦带大外孙到7岁,却因吃多豆子撑死;最后的最后只有一只老牛陪他在夕阳下回忆种种过往。
福贵的一生,生活里难得的温情一次次被死亡碾压的支离破碎。
局外人看来,甚至我也这么认为:福贵寻死好像比活着简单千万倍,因为苦难太深太沉,可福贵还是选择了活着,即使最后只有一只老牛陪伴。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就像余华所说:“活着”两个字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不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短短两个字,给予了人生最简短的总结,也赋予了人生最大的勇气。
借由福贵的一生,我们读懂了大时代背景下多灾多难的中国,懂得了苦难是生命的常态,也就更能感受生命的柔情和力量。
不管经历多少苦难,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意义。
4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经典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开篇所言。
作者说:”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会释怀,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没错,人这一辈子,唯一确定能够发生的事就是死亡。对于那些经历痛苦赢得胜利的人,最终选择的是积极的面对苦难,解决问题。
因《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毕业七年之后,我那罕见的短暂婚姻走到了尽头,自己又失业了。一个单身母亲,沦落到当代英国最为贫困的境地,只不过还没到无家可归的程度而已。无论按照什么标准来看,我都是我所知道的最大的失败。我最大的恐惧终于成为现实,而我却因此获得了自由,我还活着,还有我深爱的女儿,我还有一架老式打字机和一个宏大的文学梦想。这片顽固的低谷成为我脚下坚定的基石,在此之上,我重筑了自己的人生。”
黑暗的尽头在哪里?在那一点一星的希望里,尽管渺茫。罗琳做到了,很多人做到了。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经历苦难?这实在是一个深邃的问题。或许是这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己。也或许一直在寻找的路上~
不管怎样,好好活着,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直面问题。不论人生经历多少苦难,请记住“这也将过去”。
就像电影《无问西东》最后所说:“愿你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
向前走,终有一天,所有负担都将变成礼物,所受过的苦都将照亮前方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