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没讲透的 结合三体更明白
7.假如飞船漂流太空
把命运寄希望于掷硬币,总归冒了太多险。
假如火种计划成功呢?
也许面临的是章北海的结局。
章北海在准备自杀前几秒被杀死了。
飞船上的资源太少,供给不了5000人的航行,只能有1艘存在。
章北海很快就明白了问题。
4艘战舰,每1艘都明白了。
漫长的黑暗,漫长的孤寂。
星舰地球究竟要驶向何方?
渐渐的,星舰地球开始弥漫不安的氛围。有人疯了,有人自杀。
只有1艘飞船能存在,要么等着别人自杀,要么等着自己被攻击。
先动手的战舰集合了其它3艘战舰的资源,为牺牲的人类在宇宙中办了葬礼。
这是文明生存必经的痛楚。
资源总是有限,生存必须掠夺。步入了宇宙黑暗森林的新人类,很快就学会了黑暗法则。
假如火种计划真的成功,他们面临的可能是宇宙中无尽的寻找、有限资源之间的争抢、心理上的孤独与认同,这样延续下来的人类文明,还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的味道吗?
这恐怕也就是驱动刘培强做出最后选择的原因。8.什么是希望
还记得我第3点提出的问题吗。
人类,有时候制造无序,带来痛苦与不可预测。
应该相信,还是放弃?
《流浪地球》电影是一个相信的故事。
《三体》却是一个放弃的故事。
我某种程度上理解为什么《三体》电影拍不下去。要拍《三体》太难了,《三体》是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有人相信人类,有人放弃人类,外星人的威胁表面下,是人类之间的博弈。
假如都像“三体”人一样,思维完全透明没有隐瞒。
也许人类最初就不会残忍无耻的迫害叶文洁的父亲,三体危机根本不会爆发。
但是以人类的科技发展程度,也不会有为人类争取生存时间的面壁计划,“计谋”的力量在星际博弈中无法成功。
遗憾的是,《流浪地球》居然创作于《三体》之前。
从作品成功度来讲,当然《三体》更成功,但从“希望”的角度来讲,《流浪地球》更显得美好。
《流浪地球》用人类所有的勇气、智慧、无畏,对抗了巨大的木星。
我们扛着去流浪的地球,不再是狭隘人性斗争的结果,而是象征“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地球是一个缺点多多、优点也多多的,人类不忍放弃的家。
如果没有这个家,没有这些扰动的无序,没有这些生动的碰撞,人类就像是“水滴”里面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分子,威力无比,却了无生趣。
明明《流浪地球》成功拯救了地球,为什么还会让有些人感到丧呢?
因为《流浪地球》的设定让人感到无望。
明天太阳会升起,春天花朵会开,海洋里巨鲸徜徉,厨房里有饭菜香。
这是多么寻常的地球与人生,却居然有一天会不存在。
我们带着地球去流浪,去2500年后的未卜,中间几百代人看见的全是电子屏模拟的绿树蓝天。
多么无望。
如果问我:“希望是什么?”
我会说:“地球永生”。
不想要等到2500年后才看见地球表面冰雪融化后的美丽模样。
你认为是什么?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