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没讲透的 结合三体更明白

  1 就想毁灭地球的刘慈欣


  《流浪地球》在此之前并不是作家刘慈欣最着名的小说。

  让刘慈欣在科幻领域封神的作品是《三体》系列,2015年8月,《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刘慈欣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

  《三体》电影先拍难产,《流浪地球》却打响中国“硬科幻”的第一枪,让刘慈欣和他的科幻世界走进了春节期间的千家万户。

  有意思的是,透过《流浪地球》,我看见了与《三体》世界的某种联结。

  看见这一点后,我善意的脑补刘慈欣可能发现自己在《三体》中批判人性、毁灭地球太残酷了,试图用《流浪地球》缓和一下自己和人类的关系。

  后来看了一下这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发现《流浪地球》创作于2000年,《三体》创作于2006-2010年。

  原来不是握手言和,而是对世界有了更灰暗的描写。即使6年前,地球被折腾得去流浪了也不够,6年后,地球还是需要毁灭。2.为什么地球要流浪

  《流浪地球》的威胁是太阳系变得不再宜居,人类决定带着地球去流浪。

  可是为什么不直接坐着飞船去寻找宜居星球,而是负重整个地球去找呢?

  一定不是资源和能力的问题。

  电影里人类都消耗全球资源搭建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和几千座赤道转向机了,有这个资源和时间,多大的宇宙飞船应该都能建出来了吧。

  影片减掉了飞船派与地球派的分歧。

  人类不是未曾有过坐飞船离开的想法,只不过是“地球派”占了主流。

  但是飞船派的力量依然存在。

  在刘启、朵朵找到李一一时,李一一第一反应就是持刀劫持朵朵。

  刘启安慰他“我们不是叛军”,说明叛军是存在的。

  面临重大问题,分歧永远存在。可为什么《流浪地球》的飞船派没有占据主流呢?可以看看《三体》中的情况。

  《三体》中,人类的威胁来自生活在三个恒星之中,文明一次次覆灭又一次次站起的地外文明“三体”。获知地球坐标后,三体人将在400年后到达地球。

  面临高级文明,人类之中有支持三体降落的叛军“ETO”(地球三体组织);反对三体的人类之中也有逃亡主义和抵抗主义多个派别。

  

  ETO标志

  然而逃亡主义并不是所有人类都能承担得起的出路,逃亡只可能是少数人的逃亡。

  “逃亡主义”的思潮引发了人类之间的仇视与混乱。

  在“毁灭”这样的平等面前,如何还能容得下不平等?

  就像《三体》引用的《浮城》的故事:当整个城市就要沉到海里时,有一群人挨家挨户搜缴救生圈,集中起来毁掉,为的是既然不能都活那就谁也不要活。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小女孩儿,把那些人领到一家门口兴奋地说:“他们家还有!”

  为了维护地球世界的稳定,“对付逃亡要像对付ETO一样狠,谁造诺亚方舟就用导弹把谁打下来”(三体2)。

  《三体》没办法容忍逃亡主义,《流浪地球》也只能带着地球流浪。3.人类值得拯救吗?

  地球海啸爆发,温度骤降,人们只好抽签进入地下城生存。

  抽签的方式引发了某些政府的不满,但已经好过坐飞船逃离地球,至少在2075年王磊的口中,地球上还生存着35亿人口。

  虽然平民的物资水平已经赶不上过去,但是地下城中还保留着许多过去的元素。

  有串店,有偷窃,有兔女郎,有舞狮,有朱自清的《春》,有电子屏里逼真的蓝天绿树。

  地球的危机并没有让人类变得沉闷而机械。

  可人是什么?

  人是适应性极强的,顽强又忘性的生物。

  杭州被岩浆灌城前,打砸抢劫倾刻发生。CN171-11救援队牺牲了好几条人命赶过去拯救的,是一座化为废墟的死城,没有一条活口。

  Moss发表最后演说后,北京地下城三区,也陷入混乱而无序。反而是地痞头子大声的喊着“别抢了,都得死!”

  可以理解《流浪地球》的平民们是因为失去希望而陷入无序。

  大刘在之后创作的《三体》中,对人性的揭露更加残酷和频繁。

  叶文洁因为目睹父亲被残忍迫害、母亲无情背叛揭露父亲而对人性失望,回应了“三体”信号,引发三体危机;

  面壁者罗辑在三体的武器“水滴”下救下所有人类,一瞬间因为全人类的崇拜变成拥有至高权利的“执剑人”,不久后又因为人类的怀疑与失望而被审判唾弃,最后成为孤独的地球“守墓人”,默默死去。

  一个人类还好说。

  一群人类,就是一群无序的集合。

  这一群无序的集合,扰动着无序的可能。

  应该选择相信还是放弃?4.即将被撕裂的地球

  流浪的地球接近木星的洛希极限。

  地球自身的速度太慢,如果完全依靠重聚变技术,达到地球想要的速度可能需要烧掉地球一半的地壳。人类冒险利用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质量差异,通过“引力弹弓”令地球无消耗地改变方向提升速度。

  地球想要借助木星的力量就需要靠近木星,而木星自身的质量太庞大,离它越近,木星的引力就越大。

  到达“洛希极限”后,地球就有被木星撕裂,完全被木星吞没的风险。

  1994年,我们就观测到一颗彗星因为突破木星的洛希极限,被撕裂,坠入木星的案例。

  木星的流体洛希极限是10.3万公里,刚体洛希极限是7.44万公里。

  电影中,姥爷、刘启、朵朵在济宁监狱时,地球刚好突破木星的流体洛希极限。地球上的大气和液体开始被木星抽走,不稳定的地壳发生移位,造成地震、火山喷发、板块位移。

  全球的行星发动机陷入瘫痪,一旦陷入瘫痪,地球将不再拥有自己的动力,只能被动被木星拉近。

  而到达刚体洛希极限后,地球上坚硬的岩石将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将被彻底解体。

  也就是说,当点燃所有发动机也不能拯救地球后,地球面临的就是被撕碎的命运,没有一个人可以生存。

  Moss计算出这一结果,领航员空间站全部休眠,“流浪地球”计划更名为“火种”计划。

  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受精卵、DNA图谱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火种”。

  放弃地球并不是Moss的叛逃,而是地面联合政府与所有理性智慧的Plan B。

  刘培强在宇宙中目睹着地球与木星之间那一缕蓝白色烟雾。

  他最后一次试图联络地面。

  

  刘培强

  5.刘培强的B面

  《三体》中也有一个人在宇宙的远处看着人类的命运。

  他叫“章北海”。

  他是一名坚定而果敢的军人,面临着与刘培强相似的场景,却做出完全相反的抉择。

  章北海就是我透过《流浪地球》看到的刘培强的B面。

  章北海出生于军人世家。

  在ETO(地球三体组织)眼里,他是一名“表现极端顽固的抵抗主义者和胜利主义者”。

  他本来是一名海军,三体危机爆发后,成为第一批的太空军。为了避免未来失败主义在军队中的蔓延,章北海提出“增援未来”计划。章北海和一批具备当代军事经验、信念坚定的军人通过冷冻去到未来,用于指导未来的政工思想工作。

  章北海苏醒后,人类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太空舰队。

  所有人都坚信三体不会是太空舰队的对手。“增援未来”的初衷显得多余,胜利的情绪在太空与地面飘荡,章北海成为了“自由选择”号飞船的舰长。

  与此同时,三体派来形似“水滴”的探测器,太空舰队准备拦截。但是按照几大舰队之前达成的协议,为了避免某个舰队独自出舰拦截水滴,享受政治荣誉,所有舰队必须回港集结,由专门委员会监督拦截工作。

  所有船队向集结方向出发,水滴假装被轻而易举地拦截了。

  章北海却控制飞船,向远离水滴的方向下命令“自然选择,前进四”。

  比起刘培强的“前进三”,“前进四”是更快的速度。

  章北海带领自然选择号和三架追捕他们的远离了太空舰队。“叛逃”的飞船目睹水滴用原始的“撞击”方式,在半个小时内击毁了所有的太空舰队。

  庞大的、幻想能与三体做最后决战的太空舰队,如同烟花一般消逝在宇宙深处。

  章北海其实是一名坚定的逃亡主义者。很早很早之前,他就明白,被封死基础理论(三体1)的人类在三体人面前将不堪一击。

  就好像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古代的骑兵与弓弩,根本无法和现代力量抗衡。(三体2)

  他所有的筹备,提出“增援未来”计划,杀死反对恒星际飞船的领导,掌握自然选择号操作办法,都是为了确保在末日来临之前,能有一支人类逃亡出来,延续人类的文明。

  他所率领的星舰叫作“星舰地球”。6.一枚硬币

  胜利率都很渺茫。

  章北海的地球,宜居温暖,他坚定的去流浪。

  刘培强的地球,即将毁灭,他坚定的不去流浪。

  两个人就这样朝着两边猛然转头。

  是什么样的引力让你转头?

  不是木星,是牵挂。

  姥爷死在上海后,刘启和王磊分开。

  朵朵哭着喊“爷爷”,王磊咬着牙要带火石去杭州。

  杭州有什么?杭州不止有行星发动机,也有地下城。周倩不想因为火石再死人,开枪毁了火石,王磊飙着眼泪说:“我老婆孩子都白死了!”

  王磊的老婆孩子也在杭州,这就是他豁出性命要去救杭州的原因。

  我的任务是拯救地球,我的家人也是地球里的芸芸众生。

  章北海的至亲都已经不在,他是一个纯粹而坚定的军人。他的牵挂是人类,是未来的胜利。

  而刘培强不行,他的儿子在苏拉威西,在差点要被木星撕碎的地球极限。

  说到底,刘培强这个人也很普通。

  他架着飞船去木星时,就是在为所有人类的命运掷下一枚硬币。


  这枚硬币其实掷得有些自私。

  如果失败了,所有的人类文明希望与地球一起覆灭,永堕木星;而我们看到的电影,只是恰好掷中的正面。

  

  刘培强与儿子

  7.假如飞船漂流太空

  把命运寄希望于掷硬币,总归冒了太多险。

  假如火种计划成功呢?

  也许面临的是章北海的结局。

  章北海在准备自杀前几秒被杀死了。

  飞船上的资源太少,供给不了5000人的航行,只能有1艘存在。

  章北海很快就明白了问题。

  4艘战舰,每1艘都明白了。

  漫长的黑暗,漫长的孤寂。

  星舰地球究竟要驶向何方?

  渐渐的,星舰地球开始弥漫不安的氛围。有人疯了,有人自杀。

  只有1艘飞船能存在,要么等着别人自杀,要么等着自己被攻击。

  先动手的战舰集合了其它3艘战舰的资源,为牺牲的人类在宇宙中办了葬礼。

  这是文明生存必经的痛楚。

  资源总是有限,生存必须掠夺。步入了宇宙黑暗森林的新人类,很快就学会了黑暗法则。

  假如火种计划真的成功,他们面临的可能是宇宙中无尽的寻找、有限资源之间的争抢、心理上的孤独与认同,这样延续下来的人类文明,还是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的味道吗?

  这恐怕也就是驱动刘培强做出最后选择的原因。8.什么是希望

  还记得我第3点提出的问题吗。

  人类,有时候制造无序,带来痛苦与不可预测。

  应该相信,还是放弃?

  《流浪地球》电影是一个相信的故事。

  《三体》却是一个放弃的故事。

  我某种程度上理解为什么《三体》电影拍不下去。要拍《三体》太难了,《三体》是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有人相信人类,有人放弃人类,外星人的威胁表面下,是人类之间的博弈。

  假如都像“三体”人一样,思维完全透明没有隐瞒。

  也许人类最初就不会残忍无耻的迫害叶文洁的父亲,三体危机根本不会爆发。

  但是以人类的科技发展程度,也不会有为人类争取生存时间的面壁计划,“计谋”的力量在星际博弈中无法成功。

  遗憾的是,《流浪地球》居然创作于《三体》之前。

  从作品成功度来讲,当然《三体》更成功,但从“希望”的角度来讲,《流浪地球》更显得美好。

  《流浪地球》用人类所有的勇气、智慧、无畏,对抗了巨大的木星。

  我们扛着去流浪的地球,不再是狭隘人性斗争的结果,而是象征“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

  地球是一个缺点多多、优点也多多的,人类不忍放弃的家。

  如果没有这个家,没有这些扰动的无序,没有这些生动的碰撞,人类就像是“水滴”里面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分子,威力无比,却了无生趣。

  明明《流浪地球》成功拯救了地球,为什么还会让有些人感到丧呢?

  因为《流浪地球》的设定让人感到无望。

  明天太阳会升起,春天花朵会开,海洋里巨鲸徜徉,厨房里有饭菜香。

  这是多么寻常的地球与人生,却居然有一天会不存在。

  我们带着地球去流浪,去2500年后的未卜,中间几百代人看见的全是电子屏模拟的绿树蓝天。

  多么无望。

  如果问我:“希望是什么?”

  我会说:“地球永生”。

  不想要等到2500年后才看见地球表面冰雪融化后的美丽模样。

  你认为是什么?

  

  如果喜欢我的影评,请关注我~~公众号:贺兰说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马丽加盟《流浪地球3》影迷炸锅:要搞成明星秀? 《流浪地球3》官宣开机引发网友热议 我国现存超85万家影视企业
    《流浪地球3》发布AI问答应用WEi 可提升剧组创作效率 《流浪地球3》正式开机!中国科幻标杆续写新篇章
    为什么是一家游戏社区拍了《流浪地球2》纪录片? 上海第一高楼被冰封 网惊:妥妥的《流浪地球》(图)
    流浪地球2落选奥斯卡 无缘国际影片  (1条评论) 票房40.29亿元!《流浪地球2》角逐奥斯卡
    流浪地球的粉丝 为何容不下满江红?  (1条评论) 电影杀猪盘:5万投资“流浪地球”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