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 令奥巴马最头疼的大富翁 在加捞钱

双方对峙,是非难辨
2011年冬季,埃德蒙顿杂志记者Karen Kleiss写了一篇关于科氏工业集团在阿尔伯塔省雇佣一名说客的故事。故事阐述了阿尔伯塔省能源巨头的真实身份,正是美国亿万富翁Charles Koch与David Koch兄弟 (科氏兄弟,Charles现年80岁,David现年76岁)。
该报道登出后,科氏工业集团没有任何人出面回应Kleiss提出的问题。然而,在网站kochfacts.Com(科氏事实)上这篇文章被抨击为“倾向性报导”,并声称这只是人云亦云的党派政治言论和对事实的扭曲。科氏工业集团的代表总结说,这只是一篇博客或者推特上的边角评论文章,并没有登上具有客观事实的新闻版面。
对于Kleiss的文章,唯一没有逐字逐段受到争议的说法就是“美国能源巨头的拥有者是两个强大的亿万富翁,他们是茶党(Tea Party)的支持者,同时也是抵制应对全球变暖的倡导者”。
这次的抨击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杂志社的首席主编觉得非常有必要写一个长篇文章来扞卫她手下记者的工作。而公司得到的是报纸上进一步的肆意抨击。与此同时,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一篇路透社的报道上,该报道名为“Keystone XL石油管道的批准会使科氏兄弟成为最大赢家”,文章详细说明了科氏工业集团在加拿大的私有财产,讲述了Keystone XL石油管道建好后科氏兄弟将会怎样从中受益。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记者David Sassoon ,主要负责撰写与环境气候内幕有关的文章,曾在获得普利特奖的网站上发表过很多作品。这篇路透社的文章最终引来了科氏集团公关部门的强烈反击,该公司指责 Sassoon作为一个“环境活动家”向大众发布了“谎言”,而路透社却支持这样的信息传播。
科氏工业集团甚至在脸书和谷歌上刊登Sassoon的照片,并在标题上注明“David Sassoon的欺骗”。再一次,路透社编辑部不得不进行干预,以一长篇文章扞卫本社记者的尊严。这样的攻击持续了几个月,如今Kleiss和 Sassoon都拒绝就这件事情发表任何言论。
一直以来,科氏工业集团对媒体的抨击并不稀奇,在他们的网站KochFacts上曾经抨击过《纽约时报》、《纽约客》、《琼斯母亲》、《华盛顿邮报》以及《彭博商业周刊》。
今年一月份出版的一本新书又把科氏兄弟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本书名为《暗钱》(Dark Money),作者是资深研究员与《纽约客》着名撰稿人Jane Mayer。书中重述了现代保守运动的兴起,描述了少数富有的捐款者利用“权钱交易”,通过组织活动干预政治,以谋得有利政策。作者揭露了科氏工业集团创始人Fred Koch,即科氏兄弟的父亲,曾帮助纳粹德国建立第三大炼油厂,这个项目还受到了希特勒本人的批准。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Dark Money”,美国政治上这个词用来形容个人、企业或组织向非盈利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并且把这些钱用于影响政治选举结果,而这些组织并不会揭露他们捐款人的身份。
当然,由于这本新书涉及到很多敏感问题,有看不惯或是不喜欢作者的人肯定会站出来抨击Mayer,不过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科氏王国,富可敌国
科氏工业集团是美国第二大私人公司。2011年时,科氏兄弟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并列第六,两人的身家均达到423亿美元。根据2015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显示,兄弟俩仍然保持并列第六,身家均达到了429亿美元。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