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能源专家:还是继续打仗吧

乌克兰能源专家安东·尼尔曼:川普的28点和平计划刚一公布,笔者就立即找到了报道原文并仔细品读了计划的细节,但与很多乌克兰人或愤怒、或欢欣鼓舞的心情相比,笔者倒是非常平静。


在了解过情况后,笔者也暂时没有对“28点计划”作任何评价,因为明智的做法是等待欧盟官方和基辅当局的声明。就如同2025年俄乌之间的数次谈判和“停火”一样,这份在外界(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看来非常有利于俄罗斯的“和平计划”,几乎一定会遭到欧盟及基辅当局的反对,只有看到他们的说法,这份“和平计划”的执行才能有一个确切的前景。

如今,这两方已经有了官方表态,因此现在可以结合公开来源信息与已在“上层圈子”流传且经一定证实的非公开信息,对目前已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时至今日可以明确的是,那份此前以泄露形式出现、包含28个要点的“和平计划”文件,其结构与核心要义确实与川普与普京所达成的“原始共识”一致。所谓的“原始共识”,就是普京与川普在安克雷奇会晤基础上达成的关于俄乌和平的一致看法。正因如此,目前外界关于“28点计划”实际上是“美俄交易”的猜测并不完全只是猜测,更多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

之后,由于这份文件“非常亲俄”,基辅当局和欧洲提出要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于“28点计划”的会谈倡议,并在会上对“28点计划”进行了删改,将其删改成了“19点计划”。无论是欧盟还是乌克兰,都在会上宣称“28点计划”目前还不能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导,并宣布只有在他们自己愿意将该文件作为后续谈判基础后,“28点计划”才能真正生效。这个表态实际上至关重要,却被许多人刻意忽视,因为“形式上接受计划”与在实际政治中落实条款是完全不同的,而关键矛盾也正由此显现。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谈判过程伴随着一场大规模的舆论战:亲民主党和欧盟的西方自由派媒体在构建这样一种叙事:川普团队向基辅当局施压、要求其接受并执行该计划,这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

按照这一逻辑,乌克兰所谓“失败”的责任将直接归咎于川普,如果川普及其团队采取强硬立场,西方的大西洋主义势力就会试图把乌克兰议题打造成美军从阿富汗撤军事件的翻版,即一场精心编排的关于失败与受挫的叙事,以此削弱民众对现任美国政府的信任,从而限制川普在对乌问题上的行动空间,并借所谓的“投降”叙事,将乌克兰“妥协”的一切后果全部归因于川普。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尽管看似矛盾,但对基辅当局而言,目前提出的和平条款比未来局势恶化后的条款肯定是更为有利的。而对白宫来说,该计划为其走出僵局、与俄罗斯达成妥协提供了契机,这可以向美国选民证明共和党有能力主导国际事务,并在外交领域取得成果。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我们便能理解为何反川普的西方自由派媒体和大西洋主义者要竭尽全力阻挠计划的落实:反川普媒体和欧洲的心里话从来不是“为乌克兰好”“为和平好”,而是“阻止川普和共和党获利,阻止停战”,否则他们没有理由阻挠这么一份实际上对乌克兰还算有利(局势在恶化,乌克兰已经不可能再获得一份比这更有利的和平计划)的文件。

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谈判的阻力从来不是“和平计划的内容不合理”。合理的和平计划已经存在,且基辅当局事实上已同意将其作为后续行动的基础,谈判进程已经启动,情况看起来一片大好。

但是,与各方较为平静的官方表态不同,舆论场目前成为了各方争夺事态解读权的战场,这至少能表明,基辅当局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如今的核心问题不仅在于文件内容,更在于谁能成功将自身对这一进程意义及后果的理解,强加于未来任何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框架之上。

文件的整体框架已基本成型,几乎无法更改(川普的表态及内部消息均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在这一框架内,有几个关键条款势必会成为各方冲突的焦点,成为谈判的最大障碍,这正是基辅当局和欧洲认为“不公平”的地方,也是媒体、大西洋主义炒作的地方。

乌克兰媒体在瑞士日内瓦会谈结束后发布的一则夜间爆料(当然,这肯定是基辅当局的自导自演),恰好指向了这些条款:该爆料称,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乌克兰军队从顿巴斯地区撤军问题,以及与俄罗斯在欧洲被冻结储备资产相关的问题,必须交由川普与泽连斯基亲自磋商,把俄罗斯排除在外。这一说法反映的是基辅当局及欧盟所期望的沟通模式,即试图将谈判重心转移至所谓的“正义联盟”与川普之间的政治博弈,俄罗斯不在其内。

遗憾的是,目前事态的发展正朝着这一方向推进:基辅当局已宣称他们愿意接受川普团队提出的要求,甚至愿意将“28点计划”作为后续和平谈判的基础性文件。但基辅当局所宣称的“红线”,恰恰是需要乌克兰做出实质性让步而非象征性妥协的领域。如果缺乏这些让步,协议将失去意义。

很显然,俄罗斯不会接受任何修改北约相关条款的企图,不会同意重写涉及冻结俄罗斯资产的条款,不会允许更改与乌克兰军队规模相关的条款,更不会同意重新审议乌克兰俄占区的地位或最终边界的划定问题。基辅当局所宣称的“红线”,是表面上展现出建设性态度,实则是拒绝接受计划草案中已列出的妥协条款。

因此,基辅当局实际上还是想要蓄意破坏谈判进程,就如同2025年的数次俄乌和平谈判一样。从日内瓦会议的结果可以看出,泽连斯基已就这个心照不宣的“共识”,与英国德国法国还有波兰、罗马尼亚等国达成了默契。与此同时,乌克兰当局很可能已做好承受美国减少甚至彻底断绝援助、国内反腐败事态升级、政治危机加剧等潜在代价的准备,并决定在那些对川普和俄罗斯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条款上强硬到底。

至于谈判进程中的其他一些细节:基辅当局试图通过人为炒作人道主义问题、俄语议题及宗教问题来提高要价,但在日内瓦会谈中,基辅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这些立场。这也是一种原始的谈判伎俩:先制造一些一看就无法调和的问题,再公开宣称让步以伪装自己的“友善”和灵活性。但在核心问题上,基辅当局表现的不会退让,这也是笔者认为下一轮谈判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这一战略的目的是将进程拖至极限,等待川普做出情绪化反应,迫使他向俄罗斯施压、要求俄方让步,随后指责俄罗斯破坏谈判、缺乏谈判诚意,这就是在复制今年8-9月他们“以拖待变”并将美俄安克雷奇会晤的成果拖过去的做法。

这条“以拖待变”的路线并非基辅当局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欧盟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为基辅当局提供了某种被泽连斯基认为相当可靠的保障,并推动基辅当局选择与美国进行对抗。因为乌克兰与美国的冲突能让欧洲继续掌控乌克兰问题的话语权,并将乌克兰打造成不仅对抗俄罗斯、同时也是制衡美国的工具。

这里笔者也想提一笔最近乌克兰内部的一些斗争,深陷“明迪奇门”的泽连斯基和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曾与安全部门官员发生激烈争执。泽连斯基等人要求乌克兰司法机关以“叛国罪”起诉大卫·阿拉哈米亚(此人是“人民公仆党”的议会党团主席,也是本次“明迪奇门”中要求泽连斯基、叶尔马克引咎辞职、严查腐败的领头人物)及其他一些反对人物,这实际上是试图清洗内部反对力量、打压政权内部所有潜在反对派的行为。

但乌克兰总检察长拒绝了这一要求,且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马柳克也拒绝提起诉讼,这对泽连斯基而言又是一次挫败。察觉到局势不妙后,泽连斯基决定死保叶尔马克免受压力与指控,并向就此次事件发难的美国方面坚称“参与谈判的人员不应成为刑事追究对象”,言语间一副丝毫不妥协的态度。




《乌克兰真理报》报道,11月10日上午,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突击搜查了泽连斯基的亲信及前商业伙伴蒂穆尔·明迪奇的住所。据消息人士透露,蒂穆尔·明迪奇在搜捕行动开始前几个小时,也就是当天凌晨逃离了乌克兰。

这个姿态,既荒谬又天真,就像小孩子顶撞家长、无理取闹的表现,但它确实发挥了作用。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很有可能是因为泽连斯基和叶尔马克已经从欧盟(确切地说,是英法德三国)获得了一些“特定保证”,正准备反击那些被其视为“内部生存威胁”的势力。在外部层面,他们十分清楚:若美国停止所有支持,乌东前线必将迅速出现系统性、不可逆的崩溃。

按照那个很有可能存在的、欧盟支持的“B计划”,泽连斯基及其圈子已经做好接受军事失败的准备。他们认为,当前线局势彻底崩盘时,俄罗斯将需要投入海量人力控制所占领土,而俄罗斯最终会因兵力不足无法扩大控制范围。泽连斯基或许早已考虑过“乌军退至第聂伯河防线”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实际放弃黑海沿岸地区。这一安排能缩小防御周长,让乌军以更少兵力控制剩余领土。

正因如此,基辅当局才敢鼓起胆量同时应对“军事崩盘”与内部斗争的双重威胁。其底气的很大一部分正是来源于欧洲,来源于亲民主党、亲欧的西方媒体,他们会将其内部镇压与清洗包装成“打击俄罗斯代理人和叛徒”,为其在乌克兰以武力维持政权营造有利舆论环境。泽连斯基坚信自己能够压制任何反对力量,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解散最高拉达,或干脆以“战时状态”“国家安全”为借口继续长期执政。

即便这个剧本失败了,泽连斯基也丝毫不在乎。笔者敢说,泽连斯基和叶尔马克甚至可能考虑过流亡欧盟。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推测:无论后续哪个、哪种倾向的乌克兰政府上台,都将面临崩溃的经济、严峻的社会危机,新政权将迅速失去民众信任,社会不满情绪将全面爆发。

而此时身处欧洲的泽连斯基,则会将自身失败归咎于“阴谋家”和川普的“背叛”,并借助民众的普遍失望情绪,以所谓的“真正的国家守护者”身份重返乌克兰政坛,利用被摧毁的乌克兰作为实现个人复辟的跳板。这一点甚至都不需要他们真正下台流亡,只用在媒体上塑造他们的受害者形象,并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川普和“内部阴谋家”就够了。

当前局势正迅速进入“无法掩盖真实动机”的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乌克兰危机的走向将慢慢清晰起来:要么是“为保住个人权力而放任国家崩溃”,要么是内部斗争无法掩盖而公开化。届时,任何口号与宣传都无法掩盖真相。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理性与和平的可能性似乎最为渺茫。

目前我们只能等待新的消息和内部爆料。但坦白说,笔者不是很乐观。我们眼前形成的格局很难有实质性突破,谈判进程也是如此,到最后如果还是“那就继续打仗吧”的经典结局,笔者也不会感到任何意外。

俄罗斯不必多说,战场局势对他们有利,继续战争也未必不是一个好想法。唯一的看点在于川普,若想摆脱这一困境,他就必须展现出意志力和决心,要以更强硬的姿态和更大的决心向基辅当局施压,才能打破欧洲和乌克兰的谋算及小心思。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更多...
    乌克兰和台湾有点像 但更多不一样 普京暗示 接受美国与乌克兰讨论的和平草案
    普丁坚持乌克兰割让土地 否则继续战争 BBC:激烈外交斡旋后,乌克兰离和平究竟还有多远?
    新旧和平方案对比:乌克兰在5点内容上取得进展 北约秘书长吕特:乌克兰冲突有望在年底前结束
    乌克兰远程无人机队 重创俄海军基地与石油码头 停战露曙光,乌克兰拿到利好最新版终战草案
    美国官员对外放风称乌克兰已同意19点和平协议草案 泽连斯基:俄军使用导弹及数百架无人机袭击乌克兰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