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存在感满满,却无所作为

上周在巴西贝伦举行的COP30会议中国馆。
若论中国在巴西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重要地位,只需看看会场就够了,中国在那里拥有大会规模最大的展位之一,占据着紧邻东道国展位的中心显要位置。
周四展馆部分区域发生火灾前,每天都有很多人涌向中国展位,领取熊猫主题手提袋、聆听能源专家演讲,同时驻足参观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成果展示,包括戈壁沙漠的太阳能电站、沙特阿拉伯的储能电池项目,以及埃及和巴西的输电线路工程。
中国正朝着全球首个电力主导型国家的目标稳步迈进,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向全球很多地方出口相关技术及电动汽车。
然而,在联合国气候大会闭门谈判室内,各国围绕如何摆脱化石燃料展开激烈博弈,中国却大多时候保持沉默。
特朗普政府决定让美国30年来首次退出气候谈判,留下了领导力真空,但中国并未选择填补这一空缺。它既未就阻止全球气候危险变暖这一关键议题表明强硬立场,也未承诺进一步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同时亦未敦促他国采取行动。此外,中国拒绝额外提供资金助力贫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或投入热带雨林保护工作。
随着这个全球大会进入最后阶段,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对接手全球气候领导者角色兴趣寥寥。
“这令人失望,”巴西气候研究机构塔拉诺瓦总裁娜塔莉·翁特斯特尔说,“我们原本期待看到一个雄心勃勃的中国。”
背后的一个原因似乎是自身利益考量。
尽管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联合国气候机构仍将其归类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决反对改变这一身份。若被划入富裕工业化国家阵营,届时需承担更大幅度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还需向受气候问题困扰的贫困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现实中,中国已向贫困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和无偿援助,助力其应对气候变化、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在贝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明确反对联合国任何可能强制(甚至只是建议)其提供此类援助的表述。
外交官透露,本次贝伦气候大会最具争议的议题是各国是否制定摆脱化石燃料的所谓路线图,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始终保持缄默。
尽管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污染排放国,但它“坚定认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造成的问题,理应由发达国家率先牵头解决”,追踪本次谈判的非营利组织气候与能源解决方案中心副总裁卡维·吉兰普尔表示。

南京长江沿岸的煤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存在感满满,却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