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 中国学生走私真菌案背后:中美学术合作与政治偏见

北京全球化智库研究员王子辰认为此案被“夸大”。他写道,简云晴未申报生物材料的行为确实不道德且违法,但并不构成潜在生物恐怖威胁。


华盛顿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表示,鉴于对公众构成的风险,即使研究人员只是想规避行政程序,携带受限材料也属于“国家安全问题”。https://t.co/1GLeJK9QaA—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November 21, 2025

当一名来自中国的密歇根大学研究生今年6月被指控将受限农业材料——如种子和一种可能具有危害性的真菌——走私到美国时,一位联邦检察官表示,她的行为引发了“最严重的国家安全关切”。



中国学生简云晴(音)对生物材料走私指控认罪。 SANILAC COUNTY SHERIFF’S OFFICE

一位国会委员会主席指责中国正在开展“针对全美高校的广泛协同行动”,并敦促该研究生所在的密歇根大学对其实验室展开调查。

但在本月早些时候,这位名叫简云晴(音)的学生认罪时表示,她只是想加快自己在作物保护领域的研究。检方承认无法证明她有恶意,但仍以“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为由,要求法官判处她两年监禁。

法官最终仅判处她已服刑期——5个月——并允许她返回中国。

尽管此案以相对平淡的方式结束,但一些国会议员和外交政策专家表示,该案以及其他几起针对在美中国研究人员的案件凸显了美国学术界与中国科学家密切联系所构成的国家安全威胁。

美国学校和科研机构正面临切断与中国同行联系的压力。国会正在考虑限制此类联系。在33岁的简云晴被起诉几周前,联邦政府曾宣称要“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不过特朗普总统后来收回了这一政策。

去年有超过27.5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就读,人数仅次于印度学生。关于某些外国学生可能构成危险的警告已持续数十年,但即使是看到风险的人也认为,对中国的关注有时带有恶意揣测和政治色彩。

简云晴的律师提到了针对中国学生的“政治歇斯底里”和偏见。


底特律临时联邦检察官杰罗姆·戈登二世在判决后发表声明,称简云晴被定罪是“对中国秘密生物威胁采取的一项虽小但重要的措施”。



在针对两名中国研究人员的刑事诉讼文件中包含了一张被鉴定为禾谷镰刀菌的病原体图片。 U.S. DISTRICT COURT

病原体与寄生虫

根据调查人员透露,简云晴的偷带行为发生在她作为密歇根大学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期间。此事因其伴侣、34岁的刘尊永(音)飞抵底特律时被发现携带该真菌而曝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萨默斯和金刻羽 淫魔档案炸出中美精英龌龊内幕 中美突发:川普要送习"大礼" 要求国会开绿灯
    《科学》:中美科研合作面临"全面封杀"? "休战"几周后,中美传来重大消息  (1条评论)
    中美贸易休战,但工厂"去中国化"已难逆转 中美暂停互征港口费,美国重振造船业努力遇挫
    中美贸易协议后 中国限制向北美出口药品前体 中美贸易战降温:中国暂停多项出口管制
    中美AI大战 真正战场在电力 巨头们已开启抢电大战 中美5型大火箭冲刺年底发射,谁能成为世界第二?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