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急剧攀升 中国金融系统正逼近临界点

2025年三季度的数据,给中国银行业敲响了一记真正意义上的警钟。


官方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终于止跌企稳在 1.42% ——但这个看似平稳的数字背后,却藏着一座正在悄悄裂开的火山。不良贷款余额已攀升至 3.5万亿元,不良率 1.52%,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全部恶化。

一句话:中国银行业正同时面对 “赚钱越来越难、坏账越来越多” 的双重困境,这种结构性压力正在快速积累,随时可能引爆系统性风险。

一、息差不降了,但这是“假稳”

净息差(NIM)是银行的命根子。1.42%的息差,已经接近中国银行体系的生存底线。

利息收入继续下滑,

存款利率难以大幅下降,

贷款利率被政策压到不能再低。

银行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到“骨头嵌进肉里”的程度。

但更糟糕的是,另一头的资产质量正在变坏。

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

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至2.20%

拨备覆盖率下降至207%

对银行来说,最怕利差不够大、坏账却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现实:

现在的息差,已经无法覆盖坏账风险。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直言:“银行所有经营都处在高度风险状态。”

二、贷款利率“贴地飞行”,银行正在给经济输血,却自己贫血

2025年10月:

企业贷款利率:3.1%

个人房贷利率:3.1%

而银行真正的经营成本(资金成本+信用成本+管理成本)也基本在3%左右。

意思是:

银行发出的很多贷款几乎不赚钱,有的甚至在亏钱。

兴业研究测算:

房贷利率曾降到 3.09%,已经出现“倒挂”

2025年9月的贷款利率也几乎贴着成本线运行

银行成了被迫“亏钱输血”的系统性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各地出现“银行取钱审查严格”“存款突然变理财”“取大额现金要写申请报告”等情况——

现金流紧张已经是行业共识。

三、真正的炸弹: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银行三条雷链缠在一起

中国银行业风险来自三条链条,而这三条链条此刻已经互相咬住,形成“金融死亡三角”:


1、房地产链:几乎所有银行都躺枪

过去十年,房地产是银行的最大敞口。

现在房价下跌、开发商暴雷,银行的抵押物价值和贷款安全统统受到冲击。

房企钱没了,房子卖不掉,银行坏账成倍增长。

2、地方债链:隐形债务规模惊人

官方承认的隐性债务:14万亿

专家测算:50—60万亿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崩塌(尤其是卖地收入),导致融资平台大量债务无法偿还。

最可怕的是:

平台债的大部分债券,被地方银行、中小银行和国有银行买走。

平台一倒,银行全倒。

3、中小银行危机:最薄弱的一环

资金来源弱、资产风险高、业务结构集中、受地方财政拖累最严重。

合并?重组?并表?

专家一针见血: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政府停摆与地方翻盘:美国政治的新临界点到来 脱钩已达极限!中美面临"核爆"临界点
    无法回头 地球气候突破首个"恐怖临界点" 伊朗核武接近临界点?聚焦以色列的轰炸理由
    美债日债都崩了 看准这个临界点 压力到达临界点 北京说谎被打脸
    传苗华戴头套被带走 习统治达"临界点" 巴菲特"清仓"逼近监管临界点:连抛三日,套现4.6亿
    中国的跋扈已到国际社会忍耐的临界点  (23条评论) 大麻烦来了,俄军即将到达耗尽的"临界点"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