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外交自焚!北京对日本六大战略误判

宋国诚评论分析文章:为什么我自创“外交自焚”的概念来形容中国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日本有事”所做出的反击?因为这是中国近年来最严重的战略误判之一。


什么叫“外交自焚”?

我把“外交自焚”(Diplomatic self-immolation)定义为:一国为压制他国的外交叙事,却反而让该叙事获得更高国际合法性的过程。另外,外交自焚也可指涉一种“逆反叙事”效应:一国因急于维护叙事控制权,却做出使自己在外交上更孤立、更被国际社会厌恶和提高警戒的行为,或称“适得其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台湾有事,日本有事”让北京跳脚。但中国骂得越大声,效果越像是在替高市“政治加码”,这不是反击,这叫外交自焚。换言之,中国越想让台湾议题降温,越把台海变成全球焦点,越想让日本噤声,越让日本的论述发挥“全球放大”效应。

理由之1:中国的强烈反应反而使高市的主张被“国际正当化”。

当中国强烈反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时,外界会产生一种效果:若中国的反应如此过度、激烈,那高市的警告可能是真的。结果就是:日本民意更支持警戒中国,日本安全官员与政界更把“台湾有事”视为真实威胁,国际媒体更关注台海风险,G7与美国更倾向支持日本说法。这种现象在外交上叫:“反效果”(backfire effect)。

理由2:中国反击恰恰强化日本保守派,而非削弱

中国习惯于攻击日本保守派政客、右派媒体、强化国防政策的“国防派”。但历史证明反而造成保守派民意支持度上升,减少“国防派”的反对声浪、让日本左派更趋于弱是,让高市的形象更具有“勇于面对中国”的象征力量。换句话说:中国本想削弱高市,结果反而替她“抬轿助选”。

理由 3:中国自毁“一中原则”,陷入自我矛盾。

中国的反击通常是:“台湾是中国内政,所以日本不能说三道四”。但问题是,若真是内政,日本何来“有事”?中国反击越激烈,越说明台湾问题已不是中国内政,而是国际安全议题。换言之,中国的激烈反应本身就证明高市的论述正确:台湾不是单纯岛内政治,而是区域秩序的一部分。这叫做“自毁长城”。

“外交自焚”虽是我创的名词,但符合国际政治的相关理论:1,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securitization):越否认威胁,越强化威胁;2,逆火外交(backfire diplomacy):越想打击对方,越反弹到自己身上;3,回旋外交:回力镖效应,自我暴露中国战略的脆弱性。

“外交自焚”一直视中国在国际上的“拙劣表演”。每当中国以大国口气、压迫式外交回应邻国政治言论时,自焚效应就开始产生。例如,反击澳洲,反而全面倒向美国;施压立陶宛,反而让欧盟集体支持立陶宛;最近的一次则是反击日本,反而激励日本强化国防。


中共的反击,恰恰证明了:台湾有事,真的会让日本陷入危机。让日本再次看到中国在区域外交上最致命的弱点;中国越想掌控叙事,越把自己逼到更不利的位置。

中国每骂一句,高市的支持度就往上跳半格。因为日本民众看到的是:“欸,中国这么生气?表示高市真的戳到痛点喔”。中国外交部的讲稿越激动,日本国防预算越好通过。北京根本不是打击保守派,是替他们散发“日本大外宣”。



中国每骂一句,高市的支持度就往上跳半格。(法新社)

外交自焚来自六大战略误判

“外交自焚”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战略误判”。综合来说,中国对日本总共有六大误判: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1879年大清北京什么样?古建筑配套泥土路... 像极了....北京正在重演历史一幕  (1条评论)
    全球欠中国2.2万亿,北京却越借越慌 今年5月,北京对全球撒下弥天大谎
    北京纪念胡耀邦冥诞 分析:难掩红二代分裂 北京施压日本升高,美方传递川普明确信息  (1条评论)
    中国公司曾收购CIA保险供应商 北京海外大并购引担忧 北京狠批日本之际,美国再烧一把猛火  (1条评论)
    北京施压!日本不向人民币"下跪" 日争取高市、李强G20见面 北京重申"不见"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