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 离了个大谱,这个骗子能拿奥斯卡小金人
郭伟就是戈培尔的信徒,他敢于撒弥天大谎。果然学校不敢不信,不得不信。越危险越安全,他成功了。
二是学校太功利。
大学学科评估非常残酷,以科研经费、论文引用、成果转化等硬指标为核心,量化为王,末位淘汰。
评估结果直接与资源分配、学校招生等挂钩,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科存续。一旦学科存续受影响,领导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罪人,倒逼学校“重指标、轻内涵”。
以这所科技大学来说,材料学科属于高端学科,为了冲刺学科评估指标,肯定优先考虑材料学科的人才头衔,这样评估打分才有保证。也就是必须挂的是好羊头,是否是狗肉不重要。
正在求而不得,寤寐思服,郭教授驾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对学校而言是不是天大的惊喜?而且郭教授诺贝尔级材料学大专家,居然不爱红装爱武装,偏偏喜欢二本学科,怎不叫人感激涕零?在这种情况下,看到郭教授提供的论文、专著和专利,其他审核就流于形式,不好意思纠缠了。
学校聘其为首席科学家、二级教授、博导,年薪14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科研经费超500万元。两年间,郭伟骗取经费总额近千万。
其实按郭伟虚构的这个履历,这个待遇肯定是白菜价。我们的评估就是这样,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学科,争取到博士点。从事实来看,郭伟对这个学校贡献不小。
据说郭教授还像老黄牛一样,吭哧吭哧地指导了8个博士,15个硕士。不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仅仅是地中海秃头有点像教授,平常如何指导这些博士?这个画面想想就可笑。
三是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马斯克真是牛人,他洞察一切底层逻辑,所以在他眼里,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自己没有成功的时候,对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茨惊为天人,但后来熟悉后,发现他们都是普通人,大家都差不多。
我们也是,以往认为学术界好多牛人,我们遥不可及,也许熟悉了,他们也是普通人,学术界也是草台班子。
其实我一点也不恨郭伟这个骗子,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他虽然是高中生,但绝对是人中豪杰。
他躬身入局,揭示了我们高校评估系统的荒诞,学术界捣浆糊,水得不了。一个高中生用最不擅长的学术,唬住了那么多的大教授,为什么?一个造假者畅行无阻,为什么?
问题出在评价体系上。大学太看重“帽子”了,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中学就是特级和正高,这些头衔成了硬通货,却很少追问甚至质疑这些头衔背后的含金量,或者更进一步讲,之所以不追问不质疑,是自己也禁不起质疑。
《让子弹飞》上的县长是假的,师爷是假的,只有土匪是真的。这里只有学生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
郭伟首席科学家已履职两年,表现非常优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7个科研项目,各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其成果先后被中国日报网、新华网、中国网、科学中国人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阅读量超百万人次。
郭伟在这些报道中晕头转向,搞不清是庄生梦蝶,还是蝶化庄生,逐渐产生了马保国式冲动。自己一直跟在院士屁股后面混,为何不冲刺一下,自己干脆弄个院士当当?
谁知道院士审核查得紧,郭伟送货上门,人赃俱获,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实在太搞笑了。
郭伟具有喜剧天才和黑色幽默,仅凭一己之力,把学术殿堂的遮羞布扯了,现在又以身献祭,院士一评不复还。奥斯卡不给他发座小金人,都对不起他这震古烁今的演技。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二是学校太功利。
大学学科评估非常残酷,以科研经费、论文引用、成果转化等硬指标为核心,量化为王,末位淘汰。
评估结果直接与资源分配、学校招生等挂钩,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科存续。一旦学科存续受影响,领导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罪人,倒逼学校“重指标、轻内涵”。
以这所科技大学来说,材料学科属于高端学科,为了冲刺学科评估指标,肯定优先考虑材料学科的人才头衔,这样评估打分才有保证。也就是必须挂的是好羊头,是否是狗肉不重要。
正在求而不得,寤寐思服,郭教授驾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对学校而言是不是天大的惊喜?而且郭教授诺贝尔级材料学大专家,居然不爱红装爱武装,偏偏喜欢二本学科,怎不叫人感激涕零?在这种情况下,看到郭教授提供的论文、专著和专利,其他审核就流于形式,不好意思纠缠了。
学校聘其为首席科学家、二级教授、博导,年薪140万元,安家费300万元,科研经费超500万元。两年间,郭伟骗取经费总额近千万。
其实按郭伟虚构的这个履历,这个待遇肯定是白菜价。我们的评估就是这样,一个人就能撑起一个学科,争取到博士点。从事实来看,郭伟对这个学校贡献不小。
据说郭教授还像老黄牛一样,吭哧吭哧地指导了8个博士,15个硕士。不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仅仅是地中海秃头有点像教授,平常如何指导这些博士?这个画面想想就可笑。
三是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马斯克真是牛人,他洞察一切底层逻辑,所以在他眼里,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自己没有成功的时候,对李嘉诚、巴菲特、比尔盖茨惊为天人,但后来熟悉后,发现他们都是普通人,大家都差不多。
我们也是,以往认为学术界好多牛人,我们遥不可及,也许熟悉了,他们也是普通人,学术界也是草台班子。
其实我一点也不恨郭伟这个骗子,我觉得他非常可爱,他虽然是高中生,但绝对是人中豪杰。
他躬身入局,揭示了我们高校评估系统的荒诞,学术界捣浆糊,水得不了。一个高中生用最不擅长的学术,唬住了那么多的大教授,为什么?一个造假者畅行无阻,为什么?
问题出在评价体系上。大学太看重“帽子”了,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中学就是特级和正高,这些头衔成了硬通货,却很少追问甚至质疑这些头衔背后的含金量,或者更进一步讲,之所以不追问不质疑,是自己也禁不起质疑。
《让子弹飞》上的县长是假的,师爷是假的,只有土匪是真的。这里只有学生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
郭伟首席科学家已履职两年,表现非常优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7个科研项目,各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其成果先后被中国日报网、新华网、中国网、科学中国人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阅读量超百万人次。
郭伟在这些报道中晕头转向,搞不清是庄生梦蝶,还是蝶化庄生,逐渐产生了马保国式冲动。自己一直跟在院士屁股后面混,为何不冲刺一下,自己干脆弄个院士当当?
谁知道院士审核查得紧,郭伟送货上门,人赃俱获,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实在太搞笑了。
郭伟具有喜剧天才和黑色幽默,仅凭一己之力,把学术殿堂的遮羞布扯了,现在又以身献祭,院士一评不复还。奥斯卡不给他发座小金人,都对不起他这震古烁今的演技。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