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靠国资兜底 最终 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所以,早在2018年秋季季度会时,郁亮就将“活下去”定为当时万科的口号。
那一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7%,碧桂园的销售额超过了7000亿,恒大5500亿,融创也卖了4600亿。万科以超6000亿的年销位居第二。

但论安全性,找不出比万科更好的房企:碧桂园负债规模超万亿,融创的净负债率约150%。而万科2018年的有息负债为2200亿,现金1800亿。生存危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轮不到万科。以至于有媒体诟病郁亮“危言耸听”。
郁亮的风险意识向来比较强,这样的事情他干过不止一次。
比如2012年,郁亮看到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房地产就将由高速发展进入平稳发展期;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时,房地产就将步入衰退期。
当时,中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增速为7.8%。郁亮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虽然还会有一段发展期,但快速增长的时期就快结束了,于是发出:“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白银时代即将到来”的言论。
2014年3月,郁亮又看了一本书:《门口的野蛮人》,书中记录了一例20世纪最着名的恶意收购案:全球最顶级投资机构KKR(被称为杠杆收购之王)用不到20亿美元撬动250亿美元资本,控制了当时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公司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
看完后,郁亮顺便算了一笔账,以万科当时的股价来看,只要200亿就能买下万科(而当时万科的总资产有5000亿,仅账面流动资金有600多亿)。如果成为大股东,就能获得绝对控制权,如果不能获得绝对控制权,也可以通过股东大会来捣乱,比如投反对票,利益要挟等。
对于这两次“先知”,万科都follow了行动:
为了应对白银时代,万科采取了降杠杆,去库存,回归一线和业务转型的保守路径。但楼市随即迎来量价暴涨,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一个最直接的数据是:2012年,千亿房企只有4家,但2018年,这个数据攀升到30家。
最终,迎来白银时代的似乎只有万科和它的拥趸们,友商们走进了“钻石时代”:万科保持多年的“行业第一”,先后被恒大和碧桂园拿走,融创的业绩也几乎快要追平万科,孙宏斌更是在几年后回怼“白银时代”:太扯了。
为了应对万科被恶意收购,万科将首批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全部经济利润奖委托给深圳盈安财务股份进行投资管理,此后,盈安合伙用大半年的时间不断买入股票,持股达到4.48%,成为彼时万科的单一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华润)。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A股正冲向5100点,地产股也一片斗志昂扬:恒大的股价最高涨幅超过了125%,碧桂园和融创中国涨幅也超过25%,只有万科这个行业老大,始终在低位徘徊。其背后原因不言而喻。
不巧的是,宝能的姚振华也看了《门口的野蛮人》,他没给万科管理层继续蓄能的时间,直接把郁亮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此后两年,一场中国资本的最大内斗——宝万之争开打了。直到最后深铁入局,接替华润成为万科的最大股东,这场股权之争才尘埃落定。
看起来,郁亮提前看到的“危机”以及针对危机进行的布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
但郁亮的危机感不是空穴来风,他切实嗅到了信号:
2018年,郁亮意识到“房住不炒”将会成为国家的长期基调,另一边,全国范围内住房全面短缺时代基本结束,城镇化已完成约60%,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甚至超过了80%,城市化进程在未来显然要进入缓慢增长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那一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7%,碧桂园的销售额超过了7000亿,恒大5500亿,融创也卖了4600亿。万科以超6000亿的年销位居第二。

但论安全性,找不出比万科更好的房企:碧桂园负债规模超万亿,融创的净负债率约150%。而万科2018年的有息负债为2200亿,现金1800亿。生存危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轮不到万科。以至于有媒体诟病郁亮“危言耸听”。
郁亮的风险意识向来比较强,这样的事情他干过不止一次。
比如2012年,郁亮看到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房地产就将由高速发展进入平稳发展期;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时,房地产就将步入衰退期。
当时,中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增速为7.8%。郁亮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虽然还会有一段发展期,但快速增长的时期就快结束了,于是发出:“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白银时代即将到来”的言论。
2014年3月,郁亮又看了一本书:《门口的野蛮人》,书中记录了一例20世纪最着名的恶意收购案:全球最顶级投资机构KKR(被称为杠杆收购之王)用不到20亿美元撬动250亿美元资本,控制了当时美国最大的食品和烟草公司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
看完后,郁亮顺便算了一笔账,以万科当时的股价来看,只要200亿就能买下万科(而当时万科的总资产有5000亿,仅账面流动资金有600多亿)。如果成为大股东,就能获得绝对控制权,如果不能获得绝对控制权,也可以通过股东大会来捣乱,比如投反对票,利益要挟等。
对于这两次“先知”,万科都follow了行动:
为了应对白银时代,万科采取了降杠杆,去库存,回归一线和业务转型的保守路径。但楼市随即迎来量价暴涨,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一个最直接的数据是:2012年,千亿房企只有4家,但2018年,这个数据攀升到30家。
最终,迎来白银时代的似乎只有万科和它的拥趸们,友商们走进了“钻石时代”:万科保持多年的“行业第一”,先后被恒大和碧桂园拿走,融创的业绩也几乎快要追平万科,孙宏斌更是在几年后回怼“白银时代”:太扯了。
为了应对万科被恶意收购,万科将首批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全部经济利润奖委托给深圳盈安财务股份进行投资管理,此后,盈安合伙用大半年的时间不断买入股票,持股达到4.48%,成为彼时万科的单一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华润)。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A股正冲向5100点,地产股也一片斗志昂扬:恒大的股价最高涨幅超过了125%,碧桂园和融创中国涨幅也超过25%,只有万科这个行业老大,始终在低位徘徊。其背后原因不言而喻。
不巧的是,宝能的姚振华也看了《门口的野蛮人》,他没给万科管理层继续蓄能的时间,直接把郁亮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此后两年,一场中国资本的最大内斗——宝万之争开打了。直到最后深铁入局,接替华润成为万科的最大股东,这场股权之争才尘埃落定。
看起来,郁亮提前看到的“危机”以及针对危机进行的布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
但郁亮的危机感不是空穴来风,他切实嗅到了信号:
2018年,郁亮意识到“房住不炒”将会成为国家的长期基调,另一边,全国范围内住房全面短缺时代基本结束,城镇化已完成约60%,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甚至超过了80%,城市化进程在未来显然要进入缓慢增长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又靠国资兜底 最终 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