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朝鲜攒了几十年的弹药 已经被俄罗斯"掏空"?
朝鲜(专题)援俄力度骤降,朝鲜兵工厂攒了几十年的家底,两年时间不到就被俄罗斯“掏空”?乌克兰情报部门日前宣布,他们对近期发生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一起铁路爆炸事件负责,并直言发动此次袭击是为了切断朝鲜到乌克兰前线的弹药运输线。

【乌克兰试图切断俄朝之间的铁路运输】
同时,乌克兰情报部门透露称,朝鲜国内的弹药库存可能已经消耗殆尽,在今年前10个月,朝鲜向俄罗斯供应的炮弹数量不到去年同期的50%。
尤其是在9月,没有看到有朝鲜炮弹进入俄罗斯的记录,10月能够确定的供应量也相对有限。
乌情报部门现在对外透露这一信息,无疑是为了提振国内士气,同时向西方盟友证明,俄罗斯持续战争的能力有所下降,以便争取更多军援,但外界不能就此认定,朝鲜弹药库存耗尽是一个假消息。
根据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今年4月给出的数据,俄军在俄乌前线每天发射的152毫米等口径的炮弹数量,一度达到约4万枚。
尽管在乌军对俄罗斯后方目标展开空袭,导致部分弹药工厂减产后,俄军的火力密度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旧能够发射2.7万到2.8万枚炮弹,一个月的炮弹消耗量便在80万枚以上。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朝鲜援俄弹药数量至少减半】
仅靠俄罗斯自己的军工产能,很难满足如此高的弹药消耗,西方此前估算俄罗斯的炮弹月产量为25万枚。
即便普京政府一直在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俄罗斯仍旧需要动用弹药库存并从朝鲜获得弹药援助,其中朝鲜援助占到了前线俄军消耗的40%。
乌克兰情报部门推测,迄今为止,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650万发炮弹,韩国情报部门给出的数据则更夸张——达到了1200万枚炮弹。
出现这种差别可能是因为,乌克兰主要计算的是152毫米榴弹炮炮弹等较大口径的炮弹,没有将口径较小的迫击炮等炮弹计算在内,韩国则有可能计算了这些炮弹。
但无论是650万还是1200万,对于朝鲜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朝鲜必然是动用了自己积攒数十年的家底,才得以在这2年左右的时间里,向俄罗斯提供如此多的炮弹。

【俄乌双方都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弹药】
反过来说,到现在才耗尽弹药库存,恰恰说明了在朝鲜半岛的军事高压态势之下,朝鲜之前到底积攒了多厚的家底。
多说一句,朝鲜应该不是完全耗尽了其弹药库存。
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朝鲜是一面拉出库存弹药援助俄罗斯,一面生产新的弹药来填补消耗,只是在半岛局势紧张,朝鲜拒绝与美韩重启沟通的背景下,朝鲜需要自己留一部分弹药,来满足自身的国防需求,这部分新生产出来的库存弹药不可能交给俄罗斯。
此外,朝鲜使用苏/俄系武器的历史有将近80年,相关的弹药生产也进行了数十年时间,朝鲜现在耗尽的是仓库里性能相对先进、保养情况较好的弹药。
剩下的一些生产年份较早,可靠性下降的老旧弹药需要先运到工厂进行翻新,才能够运往前线。

【朝鲜使用苏/俄系武器的历史有将近80年】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已经有一批老旧弹药运到了俄罗斯的工厂。
基于这些情况,朝鲜应该还能够维持对俄的武器弹药供应,只是供应量会有所下降。
受此影响,前线俄军应该会降低火力密度,而在乌东地区的交战基本都是城市争夺战的情况下,火力密度的下降可能导致俄军的整体进攻速度放缓,俄军需要重新积攒弹药后才能发起反击。
但这不代表乌克兰就能够抓住机会反败为胜,乌军的武器弹药供应也十分紧张,乌克兰境内武器弹药生产早就在俄军的打击下陷入停滞,相比俄罗斯,乌克兰更加需要外部的武器弹药供应。
可美欧现在一方面不想继续花费大笔资金去援助乌克兰,一方面也与朝鲜一样,几乎耗尽了自己的弹药库存,继续大力援乌,很多国家的军队战备就会出问题。
而没有足够的弹药,乌军也很难发起有足够威胁的反击。

【没有足够的弹药,俄乌双方都无法发起大规模进攻】
因此,朝鲜弹药供应减少对俄罗斯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战略层面,俄军在前线的推进速度放缓,必然会导致战争时间被拉长,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与政府的财政收支带来更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现代战争比拼的已不再是短期的作战能力,而是国家在漫长消耗中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综合实力。
俄乌前线可能迎来一个火力相对减弱的冬天,但这并非和平的曙光,而是双方在困境中重新积蓄力量、准备下一轮较量的喘息之机。
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正悄然进入一个由武器装备库存厚度、军事生产韧性和整体后勤、经济耐力决定胜负的阶段。
北约与朝鲜的相继下场,则让这场冲突成为俄朝同盟和北约集团军事后勤能力的一次大考。只是从战场的情况反馈来看,双方这次都没有拿到满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乌克兰试图切断俄朝之间的铁路运输】
同时,乌克兰情报部门透露称,朝鲜国内的弹药库存可能已经消耗殆尽,在今年前10个月,朝鲜向俄罗斯供应的炮弹数量不到去年同期的50%。
尤其是在9月,没有看到有朝鲜炮弹进入俄罗斯的记录,10月能够确定的供应量也相对有限。
乌情报部门现在对外透露这一信息,无疑是为了提振国内士气,同时向西方盟友证明,俄罗斯持续战争的能力有所下降,以便争取更多军援,但外界不能就此认定,朝鲜弹药库存耗尽是一个假消息。
根据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今年4月给出的数据,俄军在俄乌前线每天发射的152毫米等口径的炮弹数量,一度达到约4万枚。
尽管在乌军对俄罗斯后方目标展开空袭,导致部分弹药工厂减产后,俄军的火力密度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旧能够发射2.7万到2.8万枚炮弹,一个月的炮弹消耗量便在80万枚以上。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朝鲜援俄弹药数量至少减半】
仅靠俄罗斯自己的军工产能,很难满足如此高的弹药消耗,西方此前估算俄罗斯的炮弹月产量为25万枚。
即便普京政府一直在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俄罗斯仍旧需要动用弹药库存并从朝鲜获得弹药援助,其中朝鲜援助占到了前线俄军消耗的40%。
乌克兰情报部门推测,迄今为止,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650万发炮弹,韩国情报部门给出的数据则更夸张——达到了1200万枚炮弹。
出现这种差别可能是因为,乌克兰主要计算的是152毫米榴弹炮炮弹等较大口径的炮弹,没有将口径较小的迫击炮等炮弹计算在内,韩国则有可能计算了这些炮弹。
但无论是650万还是1200万,对于朝鲜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朝鲜必然是动用了自己积攒数十年的家底,才得以在这2年左右的时间里,向俄罗斯提供如此多的炮弹。

【俄乌双方都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弹药】
反过来说,到现在才耗尽弹药库存,恰恰说明了在朝鲜半岛的军事高压态势之下,朝鲜之前到底积攒了多厚的家底。
多说一句,朝鲜应该不是完全耗尽了其弹药库存。
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朝鲜是一面拉出库存弹药援助俄罗斯,一面生产新的弹药来填补消耗,只是在半岛局势紧张,朝鲜拒绝与美韩重启沟通的背景下,朝鲜需要自己留一部分弹药,来满足自身的国防需求,这部分新生产出来的库存弹药不可能交给俄罗斯。
此外,朝鲜使用苏/俄系武器的历史有将近80年,相关的弹药生产也进行了数十年时间,朝鲜现在耗尽的是仓库里性能相对先进、保养情况较好的弹药。
剩下的一些生产年份较早,可靠性下降的老旧弹药需要先运到工厂进行翻新,才能够运往前线。

【朝鲜使用苏/俄系武器的历史有将近80年】
乌克兰情报部门称,已经有一批老旧弹药运到了俄罗斯的工厂。
基于这些情况,朝鲜应该还能够维持对俄的武器弹药供应,只是供应量会有所下降。
受此影响,前线俄军应该会降低火力密度,而在乌东地区的交战基本都是城市争夺战的情况下,火力密度的下降可能导致俄军的整体进攻速度放缓,俄军需要重新积攒弹药后才能发起反击。
但这不代表乌克兰就能够抓住机会反败为胜,乌军的武器弹药供应也十分紧张,乌克兰境内武器弹药生产早就在俄军的打击下陷入停滞,相比俄罗斯,乌克兰更加需要外部的武器弹药供应。
可美欧现在一方面不想继续花费大笔资金去援助乌克兰,一方面也与朝鲜一样,几乎耗尽了自己的弹药库存,继续大力援乌,很多国家的军队战备就会出问题。
而没有足够的弹药,乌军也很难发起有足够威胁的反击。

【没有足够的弹药,俄乌双方都无法发起大规模进攻】
因此,朝鲜弹药供应减少对俄罗斯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战略层面,俄军在前线的推进速度放缓,必然会导致战争时间被拉长,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与政府的财政收支带来更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现代战争比拼的已不再是短期的作战能力,而是国家在漫长消耗中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综合实力。
俄乌前线可能迎来一个火力相对减弱的冬天,但这并非和平的曙光,而是双方在困境中重新积蓄力量、准备下一轮较量的喘息之机。
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正悄然进入一个由武器装备库存厚度、军事生产韧性和整体后勤、经济耐力决定胜负的阶段。
北约与朝鲜的相继下场,则让这场冲突成为俄朝同盟和北约集团军事后勤能力的一次大考。只是从战场的情况反馈来看,双方这次都没有拿到满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