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义"缠身的亚马逊,开始被多面夹击
不到半个月,跨境卖家小陈已经接到几次亚马逊招商团队对接人员的变更通知了。他们或转岗,或离职,这背后,是亚马逊202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员优化行动。
近日,亚马逊宣布要净裁1.4万个企业白领岗位,掀起大地震。调整主要覆盖人力资源、云计算、ESM(卖家管理团队)等核心部门。据称,部分团队甚至整建制解散,其中ESM部门更是明确将裁员50%作为目标。
裁员的影响也迅速传导到中国区。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区裁员比例更高,有部门直接减员一半且管理权限上移美国。
中国招商团队也受到冲击,多位卖家表示,许多与他们沟通的客户经理已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失联。
“组织设定下,亚马逊中国招商团队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源调动能力,对中国卖家的客服服务也相对较少。”业内人士告诉虎嗅。此番裁撤,是否会加重这些情况,引发业内担忧。
近两年,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吸引力本就出现松动。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涌入Temu、速卖通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成了中国卖家的新流量来源。
据We Are Social数据显示,Temu、速卖通曾一度登至全球访问量的第二、三名,两家总访问量也已占到亚马逊的八成。而Temu仅用两年就占据美国电商市场17%的份额,几乎是亚马逊40.4%市场份额的一半。
另一方面,多位卖家反馈,亚马逊的高成本,已令他们感到压力不断增加。
“亚马逊虽然净利润率基本也能在10%以上,但其在中国区的红利期已过。”有跨境卖家曾告诉虎嗅。
头部卖家可以依靠爆款产品支撑整体利润,并用约5%的利润评测新品和处理存货,且平台会优先将流量分给大卖。但对于新入门的商家来说,较难拿到更多增量,且随着流量成本、物流成本日渐增高,中小型卖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有跨境卖家告诉虎嗅:在2022年下半年,他们就曾尝试过亚马逊自营店,但发现广告预算至少要投入30万元才能取得效果,投放ROI基本在1:1,这种情况较难带来实际盈利,只能收回成本或者亏损。

此外,各大平台早已对亚马逊的供给侧虎视眈眈,今年的竞争烈度更是明显升级。
比如同为美国企业的沃尔玛,近两年电商业务快速增长,招募中国卖家的力度明显增大。
数据显示,沃尔玛2025 年新卖家中近60%来自中国,中国卖家占比从2021年的不到 1%飙升至34%,仅用 4 年就达到了亚马逊十年的水平。
又比如,速卖通提出了一个“超级品牌出海计划”,直接开始叫板亚马逊,称要让商家用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的成交
多重因素加持之下,中国卖家的布局重心也悄然出现变化。比如安克等知名出海品牌已开始将新品首发放到其他平台上,又比如今年海外双11前,一批曾长期稳居“亚马逊类目王”的头部品牌,如骑行品牌ROCKBROS、车载冰箱品牌冰虎 Alpicool 等,在其他平台如速卖通海外仓的备货量也开始翻倍。
供给侧的竞争很可能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隐藏危机。
毕竟,据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已占亚马逊全球活跃卖家的50.03%,首次突破半数;而在年销售额超100万美元的约5.1万名卖家中,57%是中国卖家。
内部危机:官僚主义与决策缓慢
“其实不少人认为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服务不够到位。”某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虎嗅。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近日,亚马逊宣布要净裁1.4万个企业白领岗位,掀起大地震。调整主要覆盖人力资源、云计算、ESM(卖家管理团队)等核心部门。据称,部分团队甚至整建制解散,其中ESM部门更是明确将裁员50%作为目标。
裁员的影响也迅速传导到中国区。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区裁员比例更高,有部门直接减员一半且管理权限上移美国。
中国招商团队也受到冲击,多位卖家表示,许多与他们沟通的客户经理已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失联。
“组织设定下,亚马逊中国招商团队本就没有足够的资源调动能力,对中国卖家的客服服务也相对较少。”业内人士告诉虎嗅。此番裁撤,是否会加重这些情况,引发业内担忧。
近两年,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吸引力本就出现松动。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涌入Temu、速卖通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成了中国卖家的新流量来源。
据We Are Social数据显示,Temu、速卖通曾一度登至全球访问量的第二、三名,两家总访问量也已占到亚马逊的八成。而Temu仅用两年就占据美国电商市场17%的份额,几乎是亚马逊40.4%市场份额的一半。
另一方面,多位卖家反馈,亚马逊的高成本,已令他们感到压力不断增加。
“亚马逊虽然净利润率基本也能在10%以上,但其在中国区的红利期已过。”有跨境卖家曾告诉虎嗅。
头部卖家可以依靠爆款产品支撑整体利润,并用约5%的利润评测新品和处理存货,且平台会优先将流量分给大卖。但对于新入门的商家来说,较难拿到更多增量,且随着流量成本、物流成本日渐增高,中小型卖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有跨境卖家告诉虎嗅:在2022年下半年,他们就曾尝试过亚马逊自营店,但发现广告预算至少要投入30万元才能取得效果,投放ROI基本在1:1,这种情况较难带来实际盈利,只能收回成本或者亏损。
此外,各大平台早已对亚马逊的供给侧虎视眈眈,今年的竞争烈度更是明显升级。
比如同为美国企业的沃尔玛,近两年电商业务快速增长,招募中国卖家的力度明显增大。
数据显示,沃尔玛2025 年新卖家中近60%来自中国,中国卖家占比从2021年的不到 1%飙升至34%,仅用 4 年就达到了亚马逊十年的水平。
又比如,速卖通提出了一个“超级品牌出海计划”,直接开始叫板亚马逊,称要让商家用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的成交
多重因素加持之下,中国卖家的布局重心也悄然出现变化。比如安克等知名出海品牌已开始将新品首发放到其他平台上,又比如今年海外双11前,一批曾长期稳居“亚马逊类目王”的头部品牌,如骑行品牌ROCKBROS、车载冰箱品牌冰虎 Alpicool 等,在其他平台如速卖通海外仓的备货量也开始翻倍。
供给侧的竞争很可能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隐藏危机。
毕竟,据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已占亚马逊全球活跃卖家的50.03%,首次突破半数;而在年销售额超100万美元的约5.1万名卖家中,57%是中国卖家。
内部危机:官僚主义与决策缓慢
“其实不少人认为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服务不够到位。”某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虎嗅。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为基层减负 中国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节省至少2万亿?3名商人要拿美国"官僚主义"开刀 |
基层干部,正在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 |
中学生写出的微信热文 斥官僚主义 |
加国官僚主义?花1万建没用人行道 (1条评论) |
李克强简政放权难 显官僚主义痼疾 |
对抗官僚主义 习近平向保守派宣战 |
联合国难民署被曝官僚主义严重 |
从女官员骂死保安看官僚主义 图 |
毛泽东:官僚主义很低级(图) (1条评论) |
推荐:
"官僚主义"缠身的亚马逊,开始被多面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