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經濟學家的財富自由秘籍:不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副院長朱寧

“很多散戶之所以會面對30%、50%乃至70%的虧損,是因為在虧損20%的時候不願意及時止損。”

在知名經濟學家朱寧看來,過度自信、追漲殺跌、盲聽消息、未多元化投資、不願止損,基本解釋了大部分散戶投資者收益不佳的原因。

朱寧現任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副院長。他曾任雷曼兄弟和野村證券高管,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深耕行為金融、資本市場及中國金融改革。

早在2016年出版的《剛性泡沫》中,朱寧就曾警示,中國經濟存在剛性兌付和隱形擔保,亟需化解資產泡沫和系統性風險,房地產市場泡沫不可持續。他因而被稱為“泡沫先生”。

近日,在深圳舉辦的壹場投資策略會期間,朱寧分享了他對當前市場的投資觀點及投資者行為研究。

朱寧提到,華爾街拾分青睞招聘物理學背景出身的畢業生,因為物理專業需要的建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特質與量化投資的需求高度契合。現實中的投資卻難得多,因為物理學充滿了各種假設的理想條件,而人性是復雜和不可捉摸的。

這正是朱寧的重點研究領域——行為金融學,通過分析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偏差為金融投資提供支持。

壹夜暴富從來是極少數人的幸運,交流中朱寧反復強調,投資者要多元化投資,在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適當冒險,“投資最大的風險恰恰是不冒任何風險。”

我們為何總和財富自由擦身而過?普通人該如何守衛財富?朱寧給出了他的答案。

(以下為主要交流內容,有刪節)

利率時代如何投資?

Q: 您參與了《資管新規》的文件撰寫。《資管新規》的核心在於打破剛兌,風險和收益水平相匹配。市場預期,當收益水平下降後,居民財富自然會流入資本市場。但過去兩叁年間,出現了利率哪怕壹降再降,居民存款還是持續增加。你怎麼看待這壹現象?

朱寧:過去幾年出現了超額儲蓄現象,大家期待的存款搬家有壹定苗頭,但並未大規模發生。

房地產和股票可能是過去居民家庭最重要的資產配置領域。但對居民家庭來講,從金融學看,是在風險資產和安全資產之間的配置。

這壹現象反映了居民家庭在經歷疫情、房地產市場調整和經濟增速放緩的變化後,對風險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配置在風險資產的額度在下降。

Q: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下降。低利率時代,您對於居民家庭理財有什麼建議?

朱寧:2008年後,全球進入了相對持續的低利率時代,不只家庭理財,乃至國家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叁點建議可以分享:

第壹點,要堅持長期和多元化的投資。我們必須看到,復利的力量超過很多投資者想象。

巴菲特95%的財富是65歲之後創造的。巴菲特從15歲開始炒股,可能65歲之後的投資收益未必比之前的收益更高,但他的財富規模大了很多。我們在討論投資收益時,必須考慮本金的規模有多大。因此希望大家投資要從年輕抓起,從走向社會開始有收入就做好長期投資規劃。

很多人說,我不知道這時候能不能炒股、能不能買黃金。但金融資產的好處是,你不壹定非要選擇0或1,也可以選擇0.5或0.8,可以是漸進的過程,把壹部分財富用於投資。

我常講,壹定不要All In(全倉買入),也壹定不要All Out(指置身事外)。擇時很難,但多元化的投資壹直持有下去,意味著對未來的美好事物都有壹定的配置,同時也規避了任壹資產極端大跌可能導致的滅頂之災。

第贰點,在低利率環境中,投資者必須將投資組合偏向高風險類資產。對年輕朋友可能就是股票,權益類投資中又要偏向成長類股票。

從長期的全球經驗來看,權益類資產跑贏通脹、跑贏房地產是大概率情況。投資中最大的風險恰恰是不冒任何風險。

第叁點,壹定要對風險有敬畏之心。我們進入了壹個地緣政治風險、技術變革和氣候變化疊加的高度變化的時代。所以必須給自己留壹些安全邊際。從長期投資來講,不要太激進,不要加杠杆,不要把杠杆加得太滿,因為我們處在壹個充滿風險和不確定的時代。

Q:當前經濟處於換擋提質階段。你怎麼看待中國經濟增長目標?

朱寧:我對中國經濟的韌性非常有信心。中國已經是全球第贰大經濟體,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大於美國印度之和。雖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中國經濟體量仍然在逐漸增加。

如果我們能維持在5%左右的經濟增速,對於這麼大規模的經濟體來講,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保持這壹速度,到2035年我們就能完成向高收入國家的飛躍。

中國絕不會是另壹個日本。壹個很大的不同在於,我們看到了日本的經驗和教訓,相應地較早采取了壹些預案。中國這樣的超級經濟體,在國內市場孕育了很多機會,帶來更多的騰挪空間。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後錯失了信息化轉型和互聯網轉型,反觀中國,不但在新能源領域站在全球前列,在芯片、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方面也在快速追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任何壹個經濟體,只要還有新興產業在發展,就壹定有很多機會和潛力。

Q:當前各地重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對於促進消費,你有什麼建議?

朱寧:宏觀經濟改善後,大家自然願意進行消費。近期股市好轉肯定也很有幫助。我們的研究發現,資產價格改善後,在邊際上對消費有特別直接的幫助。因為很多時候大家覺得,股市裡、樓市裡賺的錢是白來的,這種錢花起來特別開心,心理學上叫作“賭場效應”。

贰是提高可支配收入。如何能減稅讓利,讓老百姓有更多落到口袋裡的錢。近期的壹些嘗試如消費貸財政貼息、房貸利息減免,減輕了居民的支出壓力,也有助於消費。

此外,我們應該在社會公共福利領域加大投入,讓大家不用擔心養老、看病、子女教育等,這可以夯實社會安全網和社會保障體系。

超額儲蓄表明,居民家庭是有錢的,但這些更多是預防性儲蓄。如果社會保障體系能給人們提供信心和保障,大家就願意把這些錢拿來消費。

叁是找到合適的消費方向。隨著收入增加和社會的整體富足,年輕壹代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

當前年輕人更在乎情緒消費,比如Labubu這種盲盒,更在乎體驗性消費、個性化消費。這裡面還有大量機會未得到很好的滿足,我覺得還需要壹段時間,商家們能更好地理解年輕壹代消費者的需求改變。

任何時候,都應該配置壹點黃金

Q:我們好奇,壹位經濟學家的資產配置會是怎樣的?

朱寧:我個人的資產配置僅供參考。首先,我的金融資產遠遠超過房地產,這和我壹貫宣揚的理念比較壹致。第贰,我主要是通過ETF(指數型基金)和被動型資產進行配置。第叁,我的全球資產配置非常多元化。

過去兩年間,我處在相對降低風險偏好的過程。我在逐漸降低在美股中的敞口,逐步增加美元大額存單的配置。此外,我也在美國增加了房地產的配置,因為低利率環境會持續較長時間,隨著社會靈活就業,大家對住宅的舒適度有更強的需求。最後,我在過去壹年多裡,壹直比較看好黃金和A股。

看好A股,因為距離A股2015年的波動已經有拾年左右,通常講熊市平均時間在7~9年。此外,周圍很多朋友都對A股興味索然,如果把散戶看作反向指標的話,這可能是壹個入市信號。維持股市的健康上漲,有助於經濟企穩回升,政策層面對長牛、慢牛有期許。

我個人看好黃金已經很長時間,也配置了不少。

壹個重要原因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的法幣體系在拾幾年裡印出了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天量的錢,任何有限資產在這壹環境下壹定會升值,無論是黃金、加密貨幣、藝術品,在過去壹段時間都走出了大牛市。黃金在對沖通脹之外,還可以對沖壹切可能的風險,包括可能發生的全球秩序變革風險。

還有中國和印度兩個超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中國和印度的傳統都對黃金青睞有加,對黃金的需求也在增加。綜合來看,我對黃金比較看好。

Q:你有做出什麼失誤的投資決策嗎?盡管你是這方面的專家。

朱寧:我也犯過很多錯誤。但我常講,年輕最寶貴的資產就是可以去犯錯,也應該去犯錯,從這個過程中學習和成長。

我個人覺得,過去伍年最大的錯誤,就是在2020年初美股V型見底時抄底太過猶豫。我當時加了不少倉,但事後看遠遠沒加夠。回看過去叁伍年間納斯達克的巨大漲幅,我覺得我當時的風險偏好太低了。


所以我也常和年輕的朋友們分享,希望大家在年輕時壹定要冒風險。

我們常說,股市裡只需要克服兩件事:貪婪和恐懼。但這恰恰是人生最難克服的問題。投資固然是為了擴大我們的財富,但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性,理解這個世界。

Q:你看好黃金。但近期市場分歧也在加大,覺得短期漲太快了。很多投資者在糾結,該觀望等待還是追高?

朱寧:對投資來講,最重要有兩個任務:壹是必須清楚投資目標,可以持有這個資產多長時間。

贰是,能不能或者願不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風險。

回到黃金,包括最近被問很多的股市,我會講,黃金當然應該買,A股也應該買,但最好的時間可能是去年。

我們當然不能穿越回去。其實是想說,在任何壹個時點,你的投資組合裡都應該有黃金、A股、納斯達克、有壹定和房地產相關的資產。

你的投資組合應該是多元的,隨著市場變化和對市場的研判,動態調整某壹資產所占的權重。壹般來講,某壹資產漲得越多,越應該降低壹點配置。但如果長期特別看好它,也可以增加配置。

贰是不要簡單地追漲殺跌,這也是我給散戶朋友最多的建議。不要簡單地用過去兩年的市場表現去預測今後兩年,這是散戶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人性使然。

長期來講,我仍然看好黃金,但是壹定不要把過去兩年的漲幅作為購買黃金的最重要的原因。

是否要投資黃金,可以問自己:我准備持有這個資產多長時間?如果金價出現20%~30%的下跌,我能不能承受?這是私人銀行家經常問客戶的問題,每個投資者也應該問自己同樣的問題。

我們為何總與財富自由擦身而過

Q:很多投資者會感慨,這些年,有太多財富自由的機會曾經擺在我們面前,無論是黃金、比特幣,還是壹些個股如寒武紀、泡泡瑪特等,為什麼我們卻都沒能抓住?

朱寧:巴菲特曾說,每天都會有人通過炒可可豆期貨賺錢,但是我不懂可可豆期貨,我也不會通過可可豆期貨去賺錢。意思就是,天下的錢是賺不完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得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道。

為什麼會和這些機會擦肩而過?壹是,你的資產配置不夠多元化。你的資產組合裡沒有配置黃金、A股、加密貨幣,事後看到它們上漲了,你才意識到我沒有配置這些資產。

贰是,未來壹定會超越我們的想象。未來壹定不是簡單的歷史重復。

在2000年左右,沒有人會預料到比特幣誕生,沒有人會預料到阿裡、騰訊會成為這麼偉大的企業,也不會有人預料到中國經濟會成長到如此龐大的體量。

很多未來不是線性演進的,而是指數型發展。所以我們必須承認世界的復雜和偉大,和我們認知的有限。我們之所以會錯過很多機會,恰恰是因為我們對未來的想象所限制。

獨立思考的能力特別重要,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大量的投資者很難逃避羊群效應和追漲殺跌。很多人投資不是去思考未來會怎樣,而是聽到了別人講什麼。過去幾年壹些朋友都通過自己的“能力”,把過去拾幾年通過運氣賺的錢賠了回去。所以到投資裡,特別是拉長時間來看,最後都是個人認知水平的反映。

Q:大部分投資者都會認為,自己炒股能力很強。這也是人性使然。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可以克服這些弱點嗎?

朱寧:能意識到會犯錯誤的傾向很好,但這種意識並不能消除錯誤的行為,因為人性是根深蒂固的。

過度自信、追漲殺跌、盲聽消息、未能多元化投資、不願止損,基本解釋了散戶投資者收益不佳的大部分原因。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類都不願意止損,尤其是散戶。很多散戶之所以會面對30%、50%乃至70%的虧損,是因為在虧損20%的時候不願意及時止損。這也和人性的損失規避心理緊密相關。

希望大家能有意識地調整投資行為,盡可能規避這些錯誤行為的影響。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頂級經濟學家警告:它將取代黃金寶座 經濟學家:中國的危害,遠大於川普關稅
    伯南克、耶倫等近50位經濟學家聯手 敦促推翻關稅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這才是美國的真正威脅
    頂級經濟學家警告:下次經濟危機將比08年更嚴重 經濟學家對未來伍年金價預測驚人
    頂尖經濟學家稱公益媒體面臨崩潰 吁政府加大支持 WSJ:經濟學家預測的美國經濟衰退為何沒有出現?
    非農年度下修幅度驚人!彭博首席經濟學家解讀 諾貝爾經濟學家諷川普關稅"自找麻煩的經濟災難"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