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毛泽东最好用的"工具人"为何倒台?
彭真被批斗。(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四、吴晗案与《二月提纲》 毛挑明要拿彭真开刀
1.四人帮成员姚文元发表《海瑞罢官》
1965年11月,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柯庆施、张春桥在毛授意下,从文化口打北京。文章矛头虽指向吴晗,吴晗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民盟北京市委负责人,与彭真私人关系密切,这等于借文化批判刺穿北京市委。
毛很快定调:“这不是学术问题,是阶级斗争的大问题。”这句话,把一个文艺争论升级为“路线斗争前哨”。彭真则按“正常党务逻辑”处理,并要求北京市内部讨论,不扩大、不上纲,希望用“学术讨论”方式化解,事实上彭真是与毛这次“点火”的意图正面冲突。
2.1966年2月《二月提纲》出炉
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在彭真主持下形成《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几点意见(草案)》,即所谓《二月提纲》,核心精神是批评文艺可以,但不得上纲到反党反社会主义,不得牵涉党内“两条路线”问题,不要扩大化,不要冲击北京市委与党政机关,用一句话概括:“要讨论可以,但别搞成大运动。”
毛一看就明白:这份文件若被广泛执行,文革根本没法发动。所以他在3月的政治局会议上,直接砸锅:“这个提纲大方向反党!五人小组阻挡文化革命!”从此,《二月提纲》成了打彭真的“政治证据”,而“文化革命”三字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以运动名义被提出。
五、彭真“政治死亡”
1.撤销五人小组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彭真原五人小组组长,隶属于书记处,1966年4月1日新设中央文革小组,改由陈伯达领衔,江青、康生等入内,直接对毛负责。这一步的意义是:把文化口与意识形态斗争从“书记处/刘少奇—邓小平体系”中抽离,变成毛的直接指挥工具。书记处等于被掏空一大块权力,彭真也失去了重要权力平台。
2.政治局会议集中批判
1966年4月中下旬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指控彭真是“北京大党阀”、康生说北京是“独立王国”、江青指责他“保护吴晗,反对毛主席”,彭真开始被正式贴上“大党阀”、“法权主义”、“反文革黑帮头目”几个标签。
3.毛在韶山遥控 彭真被定罪
1966年5月“五月工作会议”时,毛在湖南韶山写信回中央,提出:“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此时政治局内部已心知肚明:首先倒下的一个,就是这位长期在副国级实权位置、代表建制秩序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自此“政治死亡”,职务被撤、名誉被毁,也不再参与任何中央决策。
六、彭真“软杀”完成 彻底掏空与消失
文革中,彭真后来确实遭到监禁、批斗,但最关键的是1966年这一波“软杀”:彭真被拔掉所有职务与平台,在党内定性为“大党阀”、“黑帮头目”,媒体文献中彻底抹去其正面角色和直接被关押、被迫害致死的老帅或政要相比,彭真这种长期沉默、历史抹除式的处置,不必公开审判,也足以让一个副国级实权人物在政治与历史上彻底消失。
彭真倒台如何为文革铺路 三条“通路”被打通
1.打通“首都混乱通路”——北京市委瓦解彭真倒台后,北京市委全线崩溃:高校、报社、文化单位没有党委能有效约束,造反派在中央文革庇护下,直接冲击市级党政机关。首都秩序瓦解,让文革有了最抢眼的舞台
2.打通“无法无天通路”——政法系统瘫痪,政法系统本来是彭真长期掌控的领域。他被打倒后公安、法院、检察院迅速被军代表与造反派架空,法律被定性为“走资派专政工具”,拿人、抄家、游街、批斗等暴力行为失去一切制度约束,文革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以“群众运动”方式展开,政法系统的瓦解是必要条件之一。
3.打通“夺权通路”——书记处与刘少奇体系失能。作为书记处第二书记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原本是刘少奇——邓小平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
他倒台之后书记处的决策能力严重受损,刘少奇、邓小平在中央日常运作中失去一位核心助手,毛、林、中央文革小组得以使用非常规程序,直接干预各部门,也就是说彭真的倒台,是刘少奇被孤立、毛重建个人独裁的关键一步。
结语:彭真没有变 变的是毛的权力需求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四、吴晗案与《二月提纲》 毛挑明要拿彭真开刀
1.四人帮成员姚文元发表《海瑞罢官》
1965年11月,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柯庆施、张春桥在毛授意下,从文化口打北京。文章矛头虽指向吴晗,吴晗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民盟北京市委负责人,与彭真私人关系密切,这等于借文化批判刺穿北京市委。
毛很快定调:“这不是学术问题,是阶级斗争的大问题。”这句话,把一个文艺争论升级为“路线斗争前哨”。彭真则按“正常党务逻辑”处理,并要求北京市内部讨论,不扩大、不上纲,希望用“学术讨论”方式化解,事实上彭真是与毛这次“点火”的意图正面冲突。
2.1966年2月《二月提纲》出炉
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在彭真主持下形成《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几点意见(草案)》,即所谓《二月提纲》,核心精神是批评文艺可以,但不得上纲到反党反社会主义,不得牵涉党内“两条路线”问题,不要扩大化,不要冲击北京市委与党政机关,用一句话概括:“要讨论可以,但别搞成大运动。”
毛一看就明白:这份文件若被广泛执行,文革根本没法发动。所以他在3月的政治局会议上,直接砸锅:“这个提纲大方向反党!五人小组阻挡文化革命!”从此,《二月提纲》成了打彭真的“政治证据”,而“文化革命”三字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以运动名义被提出。
五、彭真“政治死亡”
1.撤销五人小组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彭真原五人小组组长,隶属于书记处,1966年4月1日新设中央文革小组,改由陈伯达领衔,江青、康生等入内,直接对毛负责。这一步的意义是:把文化口与意识形态斗争从“书记处/刘少奇—邓小平体系”中抽离,变成毛的直接指挥工具。书记处等于被掏空一大块权力,彭真也失去了重要权力平台。
2.政治局会议集中批判
1966年4月中下旬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指控彭真是“北京大党阀”、康生说北京是“独立王国”、江青指责他“保护吴晗,反对毛主席”,彭真开始被正式贴上“大党阀”、“法权主义”、“反文革黑帮头目”几个标签。
3.毛在韶山遥控 彭真被定罪
1966年5月“五月工作会议”时,毛在湖南韶山写信回中央,提出:“要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此时政治局内部已心知肚明:首先倒下的一个,就是这位长期在副国级实权位置、代表建制秩序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自此“政治死亡”,职务被撤、名誉被毁,也不再参与任何中央决策。
六、彭真“软杀”完成 彻底掏空与消失
文革中,彭真后来确实遭到监禁、批斗,但最关键的是1966年这一波“软杀”:彭真被拔掉所有职务与平台,在党内定性为“大党阀”、“黑帮头目”,媒体文献中彻底抹去其正面角色和直接被关押、被迫害致死的老帅或政要相比,彭真这种长期沉默、历史抹除式的处置,不必公开审判,也足以让一个副国级实权人物在政治与历史上彻底消失。
彭真倒台如何为文革铺路 三条“通路”被打通
1.打通“首都混乱通路”——北京市委瓦解彭真倒台后,北京市委全线崩溃:高校、报社、文化单位没有党委能有效约束,造反派在中央文革庇护下,直接冲击市级党政机关。首都秩序瓦解,让文革有了最抢眼的舞台
2.打通“无法无天通路”——政法系统瘫痪,政法系统本来是彭真长期掌控的领域。他被打倒后公安、法院、检察院迅速被军代表与造反派架空,法律被定性为“走资派专政工具”,拿人、抄家、游街、批斗等暴力行为失去一切制度约束,文革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以“群众运动”方式展开,政法系统的瓦解是必要条件之一。
3.打通“夺权通路”——书记处与刘少奇体系失能。作为书记处第二书记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原本是刘少奇——邓小平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
他倒台之后书记处的决策能力严重受损,刘少奇、邓小平在中央日常运作中失去一位核心助手,毛、林、中央文革小组得以使用非常规程序,直接干预各部门,也就是说彭真的倒台,是刘少奇被孤立、毛重建个人独裁的关键一步。
结语:彭真没有变 变的是毛的权力需求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