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毛泽东最好用的"工具人"为何倒台?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49~1966文革前夕阶段,彭真在文革前实际是副国级实权派领导人,彭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第二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等副国级职务。1979年后,彭真才担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1988)正国级职务。


彭真的一生,是中共权力斗争的真实写照。他早年在延安成为毛泽东信任的运动执行者,中共篡政后长期在党和国家领导层处副国级实权位置:既是北京市委“京官之王”,又是政法系统与全国人大工作实际操盘手。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被毛亲手抬起来的“亲密战友”,在1966年文革前夕,被毛以一套标准的“软杀工程”彻底打倒。在1940~60年代,彭真仍属副国级实权层级时,为何会被毛泽东“先用后弃”呢?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造就”彭真——从审干工具到政治骨干

1941~45年的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需要的是那种能掌握组织、敢于审干、“反奸”,敢在军队与党内高层“动刀”的干部,彭真完全符合。

1941年:延安整风启动,彭真参与高层整风与审干工作。

1942~43年:“审干反奸”与“抢救运动”扩大化,彭真是主要执行者之一。

1943年后:参与军中“实力派”整风,牵连不少军方干部。

在这段时间里,彭真能理解毛的政治语言,能把“路线斗争”转成具体的人身审查、清洗与组织调整。毛看中的正是彭真可控、可靠、肯下手特点。

二、在“法制”与“运动”之间替毛擦边球的实权者

篡政后,彭真很快进入党和国家领导层核心,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法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小组负责人,兼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长(首都最高党政负责人),1954年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实际主持人大日常工作,身份上属于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核心成员,在当时是标准的副国级实权领导人,事实彭真也是在“法制”与“运动”之间替毛擦边球的实权者。

1.镇反:把“运动”包装成法律行动

1950~52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彭真参与中央政法委决策,协助制定“处理反革命分子规定”等规范,在北京推动大规模公审与枪决,既满足毛的政治需求,又为运动加上一层“法律程序”的外衣。因此,彭真既是一手推动群众运动,又是一手设计“法律形式”的人。


2.反右:在人大会场上主导政治批斗

1957年整风—反右期间,彭真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身份,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实际充当反右“现场总指挥”,把会议演变为批斗大会,还向毛汇报北京“反右”成效,并鼓励用人大平台批斗党外人士;从政法到人大,彭真是毛“运动工具箱”里最好用的工具之一。

三、大饥荒后彭真站到了毛的反击路线之前

大跃进失败与大饥荒后,中共转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务实路线,主导者是刘少奇邓小平。1962年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会上总结“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批评政策错误,毛的威望受到明显冲击。

之后几年,党内行政系统、经济调整、法制与制度建设,都更接近“刘——邓模式”而非毛的“运动模式”。在这个氛围下,彭真作为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政法系统重要领导、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其日常工作自然偏向维持秩序、强调程序、重视建制,“局势逼他往治理型路线走”。问题在于毛要反击这个趋势时,第一个要砍的就是这种“秩序型副国级领导人”。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毛泽东晚年渴求邓小平 虽然嘴上不承认 喊出"打倒毛泽东" 红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变
    1969年苏联曾考虑对中国核打击 是他救了毛泽东 "林彪出逃前留给毛泽东这样一封信"用意何在?
    毛泽东对知识份子的"深仇大恨"从哪来的? 专题纪录片惊曝"周恩来大骂毛泽东"  (1条评论)
    《翻云覆雨毛泽东》:独特视角看毛泽东的人品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血溅井冈山 毛泽东结拜弟兄惨遭灭顶之灾 林彪出逃前的最后乞求 一封致毛泽东的未发之信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