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 照护失智妻子11年的哈佛教授:生活没有胜利可言

在深圳一个阳光如瀑的房间里,他眯着眼睛俯瞰着落地窗外奇迹般崛起的城市,山脉如同绿色潮水滚滚而来,山边的公路上,蚂蚁般大小的人们沉默地奔忙着。他用手指轻敲玻璃窗,说我们关心宏大的事物,这是自然。然而,是那些普通的个人给予我们最多的启示。一直都是如此。当初,帮助他走出退避的职业倦怠和危险的虚无主义的,是一个叫帕迪的年轻人。


相识时,帕迪30岁,高个子,极瘦,气质沉静,善于言辞。他在医院做临终顾问,开导临终的病人及其家属。帕迪有严重的心肌炎,这最终导致他33岁去世。生病前,帕迪过度地关注着他的自我,他的野心,他的个人感受。一次,他患有癫痫的姐姐疾病发作,很多路人围着她看,而帕迪以她为耻,当作没看见,丢下在地上抽搐的姐姐,默默走开了。等到这一生时日无多,帕迪经常想起当时的情景,可见这件事一直是他道德上的困扰。他的行为看似是维护他自己,实则是对人性本身包含的悲悯心、责任感和勇气的一次破坏和打压。这实际上伤害了他自身,也在无形中损害了他的自我认同感。

二十岁确诊重疾后,帕迪被迫中断了学业,去印度待了三年。他不确定还能活多久,但确定了生活的目标是为他人操劳,给恐惧绝望中的人分享他找到的安宁和智慧。尽管他的身体持续恶化,但他说:“我变得更好了。”这话对阿瑟来说,是一句振聋发聩的妙语,给了他苦苦寻觅的东西一个恰如其分的回应。说到青少年团体治疗会的事,阿瑟请问帕迪,一方面,这些人遭受无常,落入毁灭性的困境,这就是他们身上的事实;另一方面,他该怎样面对他们的咆哮、诘问和人生的意义问题,帕迪听了,发出朗朗的笑声,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有时恰恰是面临绝望和大限的境遇,才是创造真实意义的关键。然而,这就是美国的文化——人们拒绝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死亡。那些孩子还太年轻,不谙世事。如果能教给他们一些人性的知识就好了。这样,即使他们摆脱不了身体的痛苦,也能避免一败涂地。人性本身携带着上行的力量,人如果不幸落到下沉的境遇,依然可以信任人性中美好上行的一面,力图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正是在作为之中,人会变成一个比过去更好的人,而这,会有效地改善人的境况、人的感受。

帕迪临终时,阿瑟和他有过一次长谈。当时没有录音,阿瑟只能转述帕迪留下的话。也许承载着思想救赎的意味,阿瑟把这番话分享给了很多的人:

你知道,康拉德写的《吉姆老爷》和《胜利》是关于普通人身陷困境,个人勇气面临考验的故事。两个主人公都和我一样,一开始就败下阵来。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看透对能力的肤浅恐惧,以及对自我认同的不足。这些问题总是困扰着年轻人。他们过分专注于自己,只看重自己对事物的反应。他们在重大考验中不及格,结果逃跑了,从此,他们为自己的懦弱深感羞耻。他们逃跑,是为了躲避那些将他们与别人绑在一起的责任。但这无法躲避,即使逃到南海。在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一旦不可避免地与别人建立某种人际纽带时,考验就会重复出现。这些纽带,这些新关系会受到威胁,于是他们起来面对挑战。这就是对每个人的重大考验:为别人操劳,由此使自己变得更好。这,也就是我所经历的。我因自我中心而可耻地惨败过。但我也得到了第二次接受挑战的机会,一次把我的人生转向胜利的机会。也许这不是美国式的伟大胜利,称之为小小的胜利吧。嗯,不管你信不信,就是这该死的疾痛给了我第二次机会。


度过精神危机的阿瑟,重新拥抱了有目标、有热情的生活。从他接触第一个病人七岁的安妮算起,六十多年来,他照护、操劳、研究过的人难计其数。与此同时,也因为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他深入理解过的人们,跨越了极大的社会阶层。譬如,学生保罗·法默,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先驱,因为拯救了无数感染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穷人,有“圣徒保罗”的美誉和感召力。另一学生金墉,被奥巴马总统任命为世界银行行长。阿瑟一共指导过60多位博士生和200位博士后,教授过数百名医学院学生和本科生。另一方面,他也深刻地关怀着普通人。拿中国社会的研究来说,他为之操劳的人群和议题,包括台湾山区的麻风病人、宁夏的癫痫病人、湖南的抑郁症患者,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健康问题和农村女性的自杀问题。

因为定期的门诊和私人会诊,他在美国接触了不同族裔的病人,以中产阶层居多。他极其重视医患关系的质量,总是为病人留出充足的时间,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史,家访了解病人蒙受的苦难郁结与生理疾病之间的关系。很多病人长久地萦绕在他的脑子里,成为他深入琢磨和理解的人。在一本讲慢性病的书中,他写了艾丽斯、豪伊、鲁道夫,等等几十个病人。他如同为普通人立传,常以万字篇幅细致叙述一个人的疾痛体验、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每个故事最后有他的“诠释”,表现出他对琢磨人的境况和人性的维度怀着难以释怀的兴趣。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3I/ATLAS掠日后未解体 哈佛科学家再抛震撼弹 中国唯一富过17代的家族 子孙大都上哈佛
    哈佛医学院发生爆炸 警局公布2人照片 哈佛女生AI电商创业:19岁华人刚获投百万美元
    华裔"哈佛天才音乐人"离奇身亡 母亲怒告医院 哈佛新生数据出炉 大学格局彻底变了 亚裔创新高
    哈佛博士招生名额腰斩 更多美国院校减招博士 哈佛研究:每周这一个动作 真可以"延年益寿"
    哈佛医学生一个月吃下720颗鸡蛋,胆固醇下降了 他送哈佛女儿3000尺极简屋 从不催婚:财富为你赚好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