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48亿的"无人"超市,被同行打回原形

在当时,这个概念因为太过新奇,不少人都慕名前来体验,仿佛没体验过就是被时代out。
在国内,市场更是空前的疯狂。
一时之间,从大厂到草根创业者,都把无人零售当成下一个赚钱宠儿,阿里推出“淘咖啡”,京东果断开出无人便利店,娃哈哈也宣布计划十年内开设百万家Take Go无人店。

玩家疯狂涌入背后,谁也不是做慈善或者纯科技发烧友,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哪里有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首先,能直接砍掉人工成本,相比自动收银台,无人超市更狠,直接连所有员工都砍掉了,被视为“降低传统线下便利店人工成本的新思路”。
曾有创业者当时算过一笔账:一个15平方米的无人超市,可提供800个SKU,相当于40平方米传统便利店的容量,而传统便利店需要4人运营,无人超市只需4人就能维持40家店。这种效率对比让投资者眼前一亮。
其次,是智能风口意味着新故事,而新故事又意味着新增长。当时,无论互联网大厂还是传统超市,当主业越来越逼近天花板,都想给自己找到下一个增长曲线,而代表着未来趋势的无人超市则正中下怀。
甚至只要前缀带着“无人”二字的生意都是一夜崛起。比如沙拉食刻通过无人餐柜,在写字楼一摆,直接解决传统餐饮不卫生、不便捷问题,巅峰时期还请来了周杰伦代言。

然而谁也想不到,一落到现实中,各种“无人”生意的美好蓝图很快遭遇赤裸裸的挑战。
最早暴露的是技术不成熟问题。当无人超市真正开业以后,最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因为空调故障导致室内温度过高,又没人及时看管调整,导致巧克力类商品融化,不得不关门大吉。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烧光48亿的"无人"超市,被同行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