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名员工被裁,这家国际巨头为何突然宣布裁员?

又一家国际巨头,卷入裁员风暴。


近日,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宣布,计划裁减约1.4万名公司职员,占其公司职员总数的4%。

消息传出,引发舆论热议。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亚马逊净销售额达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营运利润192亿美元,同比激增31%。如此亮眼的业绩,为何突然要启动大规模裁员?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称,裁员主因是“重塑企业文化及应对AI技术变革,而非财务压力或直接AI替代”。此外,人力体验与技术高级副总裁贝丝·加莱蒂在致员工信中表示裁员是必要的,因为“世界正在快速变化”。

不止亚马逊,今年以来,多家大型跨国企业相继公布了裁员计划,涉及传统制造业、快消品、零售、IT/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各行业。头部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宣布,在过去三个月中已裁员超过1.1万名员工,并警告称如果员工无法适应人工智能的需求,未来还将有更多裁员。



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趋势:AI对就业的冲击,远不只是岗位替代,更是一场涉及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与核心文化的系统性重塑。

然而,当“适应AI”成为比“利润下滑”更具说服力的裁员理由时,一种普遍的焦虑感也随之蔓延——是否有人能在这场关于AI的变革中幸免?

在这片普遍的忧虑中,中国的情况尤为特殊且复杂:

我们拥有世界最大的就业规模,位列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却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尚未完成的城镇化,以及深刻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着名经济学家蔡昉在其新作《中国就业新趋势: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劳动力市场》中指出:

鉴于人工智能革命的性质,其造成的就业冲击和就业破坏的程度将史无前例,因此我们说情况变了,“这次真的不一样”。

AI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其就业影响兼具“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效应,但两者在节奏和数量上并不对称——岗位破坏往往先于并大于岗位创造。


而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市场出现“一老一小”结构性矛盾的背景下,AI的渗透将进一步加剧技能错配与收入不平等。

我们,该怎么办?



“这次真的不一样”在哪儿?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19世纪,汽车发明后,英国不少马车夫担心汽车的普及会取代他们的工作,便联合起来到处抗议,甚至砸毁汽车,迫使政府出台了“红旗法案”,要求每辆汽车必须要由3个人来驾驶,同时车速不得超过马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巴菲特"退休"前伯克希尔调整巨头押注:加速抛苹果 哥伦比亚宣布订购16架瑞典"鹰狮"战机
    突然爆雷 总部解散 5000人近10亿被套 076两栖攻击舰为何叫"四川舰"?作战效能怎么样?
    超市员工:这5种食物 内部人都不买 毛泽东最好用的"工具人"为何倒台?
    "今年双11为何不火了"上热搜 网友热烈讨论 她怼上川普!MAGA议员格林宣布法案废除H-1B
    BC渡轮公司的员工在船上举行婚礼 中共丢脸:国际刑警组织和德国扇了北京一巴掌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