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重磅报道,信息量非常大

01


新华社今日一篇重磅报道,藏着区域发展的关键信号。

最高领导人赴海南、广东考察期间,一场汇报会的细节耐人寻味。

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介绍,全省前三季度经济增长 4.1%,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好于去年同期与全年。

最高领导人回应道:“你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稳居首位。块头这么大,这样的增速下也是很大一块增量了,广东要和自己比。要注重研究解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

“广东要和自己比” 这七个字,信息量非常大。

近两年,广东经济增速话题始终牵动舆论。

一旦增速低于全国平均,“经济第一大省是不是不行了” 的焦虑声就会冒出来。

“浮见” 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得说句实在的:这种解读实在大可不必。

原因很简单,广东的经济体量早已超出常规省份的参照维度。

2024 年广东 GDP 达14.16万亿元,对照世界银行数据,可以跻身全球前十经济体行列——排在加拿大之后、巴西俄罗斯之前,妥妥的 “中等强国级” 经济规模。

这般体量下,增速的 “含金量” 早已不能用常规标准衡量。

前三季度广东GDP 突破10.5万亿元,每1个百分点的增速,相当于10年前 2.1个百分点的增量。

就像举重运动员,举起200公斤的难度远非100公斤可比。

02

“广东要和自己比”,既是对广东的激励,更卸下了不必要的精神包袱。

让这片经济热土能沉下心聚焦高质量发展,不为一时的数字波动乱了阵脚。

这背后,是国家层面的鲜明导向:比起表面的增速快慢,高质量发展才是核心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远比排名先后更有意义。


03

不妨再多说一层。

此前一些省份公布经济数据时,总习惯把本省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对标,仿佛增速超全国就是 “优等生”,略低就成了 “掉队者”。

部分地区看似增速领先,实则藏着高端产业比重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新质生产力发展冷热不均等隐忧。

现在来看,是不是该更加重视增速的 “含金量” 呢?!

04

经济大省的转型,从来没有现成模板可循。

广东要走的,是一条 “难而正确” 的路:不必纠结于短期排名的起伏,只专注于自身的产业升级、创新突破和民生改善。

这不仅是广东的转型方向,更应成为所有省份的发展共识——毕竟,区域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争当 “速度冠军”。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延伸阅读
    新华社:高市要突破和平宪法 将战争怪兽释放出来 新华社记者悲痛自曝被列"上访者" 外出屡遭警方盘查
    冯骥又要轻哼?新华社女记者黑神话专访获中国新闻奖 新华社发文 川习会要给中美和世界一颗定心丸
    台海很快出事?!新华社罕见发布(图 新华社发四中社评 关键词曝习正为台海战争铺路  (1条评论)
    新华社推出重磅"八股文"社评 习下台无望? 新华社:球迷为孙颖莎创作的单曲《孙.颖.莎》悄然走红
    新华社千笔楼:热搜榜单,不能成为炒作明星琐事的"专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