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做过调查记者,你将用一生去怀念它
当时,已经有好几家媒体报道过婴儿患肾病的新闻,但直接点名“三鹿”并指出肾病与奶粉有关系的,简光洲和《东方早报》是第一个。
你现在回头看那篇引发了行业地震,导致了官员落马甚至加速了《食品安全法》立法的报道,从写法上和调查手法上,其实是调查报道的常规操作。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选题和勇气。
简光洲说,他是从武汉媒体的一篇报道里发现了这个选题,然后跟进采访,之后甘肃的媒体又报道了类似的事情,他再度跟进采访。采访接近完成的时候,他又联系了三鹿方面。整篇报道,其实是靠电话采访完成的。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篇报道,将在2008年的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
简光洲一直都知道这篇报道巨大的危险性,当年9月10日晚交稿后,他就做好了离开新闻行业的准备。从报社回家的路上,他还是反复在想那篇稿子,后来又转头回去,让编辑宁希巍加上了一句:“目前尚不知患儿所使用的奶粉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
他说,确实不排除患儿喝的是假三鹿,因为这样的事儿也发生过。加上这句话,会让稿子更严谨,也能规避很多风险。
这篇稿子引爆了当年震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他也因为这篇报道,在当年力压张艺谋,被《新周刊》评为“年度人物”。
我想念一下他的颁奖词:
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他打破媒体“某”规则,直接说出了“三鹿”两个字,引发了中国奶制品行业地震,间接挽救了无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在蝼蚁撼大象的背后,他和他所供职的《东方早报》的诚实和勇气,还原了传媒的公共价值和监督角色。他只是一个记者,但他代言了2008中国传媒的良心。
这样的荣誉,既是简光洲个人的荣耀,也是以百年大报自许的《东方早报》声誉的顶峰,更是那个黄金时代的见证。

简光洲
04
三鹿报道刊发之后的四年,简光洲离开了新闻业,转型进了公关行业。
他离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报道的空间日渐逼仄,二是生活的压力。他当时有了女儿,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
又过了三年,人称“康少”的康少见也辞任《京华时报》末代深度部主任,转身去了腾讯。深度部在京华内部屡建屡撤,但这次再也没有恢复。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正式休刊。那一天,同时休刊的,还有简光洲的《东方早报》。
一南一北两家曾经辉煌无比的报纸成为历史,标志着那个黄金时代一去不返。
从此,新闻业的车轮开始滚滚驶向流量和短视频的时代,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记者开始兵荒马乱地转型。
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杨万国也作别《新京报》,南下杭州,投身阿里的公关事业。此前,他曾在报社内部执掌一个事业部,并创办《新食品》周刊,背广告任务,尝试为报社挣钱。做了一年多,他负责的事业部在十几个事业部中名列前茅,但他依然觉得他够呛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于是转身离开。
再后来,他在阿里系统多次辗转,最终去一个上市企业做助理副总裁,成了公共事务的一号位。再后来,他在四十多岁的高龄裸辞,搬去了香港,然后就听到了他开始卖保险的消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你现在回头看那篇引发了行业地震,导致了官员落马甚至加速了《食品安全法》立法的报道,从写法上和调查手法上,其实是调查报道的常规操作。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选题和勇气。
简光洲说,他是从武汉媒体的一篇报道里发现了这个选题,然后跟进采访,之后甘肃的媒体又报道了类似的事情,他再度跟进采访。采访接近完成的时候,他又联系了三鹿方面。整篇报道,其实是靠电话采访完成的。
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篇报道,将在2008年的舆论场,掀起滔天巨浪。
简光洲一直都知道这篇报道巨大的危险性,当年9月10日晚交稿后,他就做好了离开新闻行业的准备。从报社回家的路上,他还是反复在想那篇稿子,后来又转头回去,让编辑宁希巍加上了一句:“目前尚不知患儿所使用的奶粉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
他说,确实不排除患儿喝的是假三鹿,因为这样的事儿也发生过。加上这句话,会让稿子更严谨,也能规避很多风险。
这篇稿子引爆了当年震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他也因为这篇报道,在当年力压张艺谋,被《新周刊》评为“年度人物”。
我想念一下他的颁奖词:
真相因良知而显露,黑幕因勇气而洞开。他打破媒体“某”规则,直接说出了“三鹿”两个字,引发了中国奶制品行业地震,间接挽救了无数婴幼儿的生命健康。在蝼蚁撼大象的背后,他和他所供职的《东方早报》的诚实和勇气,还原了传媒的公共价值和监督角色。他只是一个记者,但他代言了2008中国传媒的良心。
这样的荣誉,既是简光洲个人的荣耀,也是以百年大报自许的《东方早报》声誉的顶峰,更是那个黄金时代的见证。

简光洲
04
三鹿报道刊发之后的四年,简光洲离开了新闻业,转型进了公关行业。
他离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报道的空间日渐逼仄,二是生活的压力。他当时有了女儿,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
又过了三年,人称“康少”的康少见也辞任《京华时报》末代深度部主任,转身去了腾讯。深度部在京华内部屡建屡撤,但这次再也没有恢复。2017年1月1日,《京华时报》正式休刊。那一天,同时休刊的,还有简光洲的《东方早报》。
一南一北两家曾经辉煌无比的报纸成为历史,标志着那个黄金时代一去不返。
从此,新闻业的车轮开始滚滚驶向流量和短视频的时代,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记者开始兵荒马乱地转型。
在时代的剧烈变化中,杨万国也作别《新京报》,南下杭州,投身阿里的公关事业。此前,他曾在报社内部执掌一个事业部,并创办《新食品》周刊,背广告任务,尝试为报社挣钱。做了一年多,他负责的事业部在十几个事业部中名列前茅,但他依然觉得他够呛能改变潮水的方向,于是转身离开。
再后来,他在阿里系统多次辗转,最终去一个上市企业做助理副总裁,成了公共事务的一号位。再后来,他在四十多岁的高龄裸辞,搬去了香港,然后就听到了他开始卖保险的消息。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如果你曾经做过调查记者,你将用一生去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