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俄罗斯下狠手,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政策 “枷锁”:报废税暴涨85%,车企遭遇“税费暴击”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官网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中国汽车出口商都受到了冲击。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了70%~85%。尤其在二手车领域,发动机排量2~3升、车龄超过3年的汽车的报废税从13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1.4万元)飙升至237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0.8万元),涨幅近83%。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又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37元)。

图片来源:哈尔滨海关网站
“俄罗斯经济结构性衰退,其战时经济依赖军工投入,通胀率达10%,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购买力持续萎缩;俄罗斯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等,都是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市场出口下滑的原因。”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
根据中汽数研近日公布的9月俄罗斯汽车品牌销量榜单,在前十阵营中,中国自主品牌仍占据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
具体来看,9月,俄罗斯市场的销冠仍是本土品牌拉达;第二名为中国品牌哈弗,当月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第三名吉利,9月销量为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分列第五、六名,两家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均有50%左右的跌幅。
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注意到这一风险。据媒体报道,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达到78%。
头部车企也在收缩战线。奇瑞汽车在其招股书中明确披露:“2025年,我们开始缩减俄罗斯的营运规模,并订立协议以出售部分当地资产及经销渠道。”要知道,奇瑞汽车近两年是俄罗斯市场最畅销的中国品牌之一,旗下EXEED品牌还一度成为高端市场黑马。
“自从报废税提高后,我们就暂停了俄罗斯业务。”一位汽车出口商坦言。

2021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汽车月度出口量走势(图片来源:崔东树公众号)
刘雷则向记者分析了另外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俄罗斯客户对丰田、宝马等品牌重返俄罗斯市场是非常有期待的,他们会有观望的态度,这对当地的销售产生了一些影响。”刘雷认为,尽管短时间内外资品牌在俄罗斯恢复生产并不容易,但俄罗斯消费者还是愿意“持币待购”。
回归到中国汽车品牌本身,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早期,俄罗斯市场消费者没有接触过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他们十分新奇。但是他们购买以后,会发现售后还跟不上。比如,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维修,那么对品牌和口碑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应该逐渐搭建起售后服务体系。”刘雷认为,双方应该更多地交流,让俄罗斯消费者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汽车。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官网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中国汽车出口商都受到了冲击。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进口汽车的报废税率提高了70%~85%。尤其在二手车领域,发动机排量2~3升、车龄超过3年的汽车的报废税从13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1.4万元)飙升至237万卢布(约合人民币20.8万元),涨幅近83%。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又将进口汽车关税系数调整为20%~38%,中国汽车清关费用最高增加30000卢布(约合人民币2637元)。

图片来源:哈尔滨海关网站
“俄罗斯经济结构性衰退,其战时经济依赖军工投入,通胀率达10%,卢布汇率波动加剧,购买力持续萎缩;俄罗斯基准利率长期维持21%,汽车贷款年化利率飙升至30%,购车成本攀升抑制需求等,都是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市场出口下滑的原因。”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
根据中汽数研近日公布的9月俄罗斯汽车品牌销量榜单,在前十阵营中,中国自主品牌仍占据六席,但集体销量下滑。
具体来看,9月,俄罗斯市场的销冠仍是本土品牌拉达;第二名为中国品牌哈弗,当月销量约1.7万辆,同比下滑15.5%;第三名吉利,9月销量为9741辆,同比下滑39.3%;奇瑞与长安分列第五、六名,两家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均有50%左右的跌幅。
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注意到这一风险。据媒体报道,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关闭的274家汽车展厅中,约213家为中国汽车展厅,占比达到78%。
头部车企也在收缩战线。奇瑞汽车在其招股书中明确披露:“2025年,我们开始缩减俄罗斯的营运规模,并订立协议以出售部分当地资产及经销渠道。”要知道,奇瑞汽车近两年是俄罗斯市场最畅销的中国品牌之一,旗下EXEED品牌还一度成为高端市场黑马。
“自从报废税提高后,我们就暂停了俄罗斯业务。”一位汽车出口商坦言。

2021年以来中国对俄罗斯汽车月度出口量走势(图片来源:崔东树公众号)
刘雷则向记者分析了另外一个原因。“现在很多俄罗斯客户对丰田、宝马等品牌重返俄罗斯市场是非常有期待的,他们会有观望的态度,这对当地的销售产生了一些影响。”刘雷认为,尽管短时间内外资品牌在俄罗斯恢复生产并不容易,但俄罗斯消费者还是愿意“持币待购”。
回归到中国汽车品牌本身,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售后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早期,俄罗斯市场消费者没有接触过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他们十分新奇。但是他们购买以后,会发现售后还跟不上。比如,出口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维修,那么对品牌和口碑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应该逐渐搭建起售后服务体系。”刘雷认为,双方应该更多地交流,让俄罗斯消费者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汽车。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